牧区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和行为调查与剖析*
2016-11-27毛建民刘茂昌姚健梅河西学院体育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毛建民 刘茂昌 姚健梅(河西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牧区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和行为调查与剖析*
毛建民刘茂昌姚健梅
(河西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肃南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和参与行为进行抽样调查,探析社会结构变迁对传统体育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体育人口呈“多元性”,仍以男性为主,女性比例相对较低,其中在校学生参与比例增加,参与者以文化程度中等为主,年龄呈“驼峰型”分布特征。活动时间具有较强的节日性,活动内容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紧密相连,活动场所的选择具有多样性。政府已成为传统体育比赛主要发起者、组织者,传统体育活动处于低层次实物消费阶段。
关键词:牧区;传统体育;人口;裕固族;肃南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少数民族体育全面发展,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最高政策指导。传统体育是了解裕固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文化另一窗口,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裕固族群众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动态。因此,课题组深入肃南裕固族,以散居裕固族为研究对象,抽样调查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深入探究生活结构变迁对传统体育的影响,对促进少数民族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质,构建小康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18个村生活在牧区裕固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课题组于2014年5月首次深入牧区定居村、散居点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再次于2014年7月对皇城镇第10届传统体育运动会进行跟踪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07份,其中有效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 92.73%。为了保证问卷的可靠性,采用同一份问卷,在不同时间,前后测试两次,对问卷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求出前后两次的相关系数 R=0.90,说明可靠性非常显著(p<0.01),两次调查存在高度相关。
2 结果剖析与讨论
2.1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统计学变量
2.1.1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总体特征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际大环境、大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及相关行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卢元镇,2006)[2]。传统体育人口有别于体育人口,笔者认为,传统体育人口是指在一定地域里,参与传统体育有关的竞赛、身体活动的社会群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裕固族社会人口结构发生变迁,表现为长期驻留的“留守牧民”和在外务工的“流动牧民”以及在外读书的学生,导致传统体育人口逐渐呈现出“多元性”,还有一部分在传统节日返回原籍、参加传统体育活动的当地或外地工作人员。根据调查结果,83.33%的裕固族民众每年参加过1次或1次以上的本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比赛,其中男性占 70.59%,女性占12.74%;而未参与者占16.67%,其中男性占9.36%,女性占7.31%,整体上男性多于女性,这与裕固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征有关。
2.1.2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年龄分布
因男女性别不同,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男女年龄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对男性民众调查发现,总体上呈中间低两头高 “驼峰型”分布,在16-60岁以上9个年龄段中,21-25岁、26-30岁、31-35岁年龄段参与率分别占13.62%、15.15%、14.27%,中青年男子是传统体育人口的主力军。主要原因是赛马中奔马、摔跤、拔棍、拉力、甩石头、背垛子、拉爬牛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需要年轻力壮的中青年男牧民。其中46-50岁、51-55岁、56-60岁之间参与人口有所升高反弹趋势,原因是裕固族牧民在祭鄂博、喜庆时节、篝火晚会中参与者较多。譬如,英那刀古拉、查玛舞、护法舞、集体舞等传统体育舞蹈更受到此年龄段的青睐。因忙于放牧或家庭生活收入等重任,导致36-40、41-45岁的两个年龄段中,参与人口最低。女性在16-20岁、50岁以后出现两次参与人口的高峰期,究其原因,16-20岁年龄段刚从学校或艺校毕业的学生多参与赛马,身着华丽民族服饰,以过人的胆识、精湛的骑技与男骑手们同场奔马和走马。而46岁以上女性多以参与与宗教有关的各种传统体育舞蹈为主。而在21-49几个年龄段,成家立业、抚养孩子、饮食、衣着、起居、陪读等比较繁重家庭内外劳动和教育子女等是造成参与人口较低的主要原因。
2.1.3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受教育程度
根据中国经济百科解释,教育程度是指某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修读达到的最高教育水平。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受教育程度男女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总体上而言,传统体育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中等学历(初中和高中)为主,占总人数的 72.74%,大学学历没有,大专以上学历占14.68%,文盲或不识字的达到12.58%。总体上说明中等教育程度的裕固族仍是当前参与传统体育的主力军,大专学历的参与者有所增加,这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有关。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参与传统体育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
2.1.4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的职业分布
古代职业是指官事和士农工商四民之常业。杨倞注:“职业,谓官职及四人之业也”。 今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从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的职业来看,牧民参与率高达 52.71%,真正凸显牧民是裕固族传统体育体育人口的基石。实地访谈中发现牧民把赛马、摔跤、拔棍、拉力、甩石头、背垛子、大象拔河以及传统体育舞蹈定格于本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主心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脊梁,既是裕固族体内流淌的本民族血液,也是裕固族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非文字符号。牧民普遍认为,只要有牛羊奶、马匹以及传统体育,就可以过着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原生态生活。在校学生是参与传统体育的另一主力军,占23.76%,特别是男性学生认为,传统体育是展示勇猛强悍、豪迈粗狂、食肉饮乳真正草原男子汉本色,既是获得异性青睐,也是散居草原牧民之间感情交流的平台。而从事管理人员参与者占到10.45%,其它参与者占13.08%。可以看出牧民参与传统体育不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而是为了本民族文化血液在后代的延续流淌而参与传统体育活动。
2.2裕固族传统体育参与行为调查
2.2.1裕固族传统体育参与形式
裕固族传统体育参与形式主要以政府组织的活动与赛马协会为主,频度比分别是 38.36%、31.68%。可以看出,当地政府部门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东风,历年组织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暨传统体育运动会,拉动当地旅游经济。而皇城镇夏日塔拉赛马协会组织“同心矿业杯”赛马大会进一步扩大夏日塔拉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游客参与度。同时,也可以看出,政府管理部门及协会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有利于裕固族牧民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再认和重现。与牧民结伙参与(占18.15%),个人单独参加(占9.32%),与家人一起(占10.01%)。但同时看到,裕固族自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但也看到,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逐步落实,政府和体育协会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2裕固族参与传统体育活动场所选择
肃南裕固族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裕固族赛马场、宗教圣地、草原牧场、学校、冬季集居地等,中选频率分别是31.89%、26.22%、12.34%、16.71%、9.52%。其中裕固族赛马场是政府管理的裕固族民众集体参与传统体育的比赛场所,主要配合政府组织的文化旅游节进行竞速类(赛马中奔马)、制胜类(摔跤)、角力类(拉爬牛、拔棍、拉力)、投掷类(甩石头、浩尔畏)等传统体育比赛;在宗教圣地主要是传统体育舞蹈的选择场所;特别在夏季聚集放牧的草场(如:百花掌山谷)成为当地牧民放牧之余,进行传统体育活动(浩尔畏、叼羊羔、打蚂蚱、赛骆驼)和娱乐的主要场所;学校成为裕固族参与传统体育的第3场所,与近几年地方校本课程开发和阳光体育开展有很大关系。
2.2.3裕固族参与传统体育项目
裕固族在漫长迁徙中,既保持了本民族传统文化,也融合了蒙、藏、汉、回、哈萨克等民族文化精华[3],逐渐形成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但“逐水草而居”的马背文化、游牧文化始终是传统体育文化的主线和灵魂。据不完全统计,裕固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如裕固族式赛马、摔跤、打撂抛、拉爬牛、叼羊羔、射箭、打蚂蚱、骑雪马、顶杠子、赛骆驼、拔棍等以及体育健身性质的集体舞、双人舞、男女独舞、马上舞等。但在裕固族田野实证中发现,牧民参与传统体育主要集中在传统体育舞蹈、奔马、摔跤、拔棍、拉力、甩石头、背垛子、拉爬牛以及走马,中选频数分别是35.89%、20.39%、16.25%、17.87%、8.26%、10.11%、7.43%、14.56%、4.06%。从项目中选频数分布可以窥视出那些传统体育项目传承较好,那些濒临失忆。譬如,英那刀古拉、护法舞、集体舞参与牧民基数最多,但查玛舞、马上舞因受仪式、职业、年龄、场地限制参与牧民相对较少,急需进一步挖掘、保护和传承。再如,打撂抛,裕固族称为浩尔畏,其融合多民族元素,因放牧工具而很难在传统体育运动会登大雅之堂,但浩尔畏是裕固族两源多流的共同体见证体,是民族记忆,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反而成为主流传统体育文化的边缘文化。“骑上我烈性的骏马,奔驰在金色的草原上……”,裕固族儿女都是唱着这样的牧歌纵马奔驰着,尽管赛马中奔马在裕固族各种传统文化赛事受热捧,但技术含量更高、煞是养眼的走马受冷落,从另一侧面折射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现实。
2.2.4裕固族参与传统体育时间节点分布
肃南裕固族草原海拔在2500~5254m,属于高原气候,积雪长时间覆盖草原。冬季定居区居住时间相对较长。随着积雪融化,牧民散居在夏季牧场,这种生存环境决定了裕固族参与传统体育的时间。当地牧民集中参与传统体育活动时间主要是每年政府组织的五一赛马大会以及七月份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暨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专门的体育比赛占38.77%;分散参与传统体育主要是宗教活动、喜庆节日等分别占36.42%、19.51%,而其它时间(如剪鬃毛、欢庆丰收)占6.19%。冬季的裕固族草原,虽没有夏季牛羊成群碧草连天,牛羊赶回冬季牧场,牧民回到冬季定居点,相对比较集中,人口密度大,有利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但实地考察发现,当地管理、体育部门没有抓住冬季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各种传统体育活动。
2.2.5裕固族参与传统体育消费行为
裕固族参与传统体育消费意味着当地牧民经济状况及重视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程度。通过调查裕固族群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消费情况,在6个体育消费段人群中,选择≦100元、101-200元、201-300元、301-400元、≧401元,频度比分别是21.33%、32.19%、28.45%、10.68%、7.35%。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牧民参与传统体育的消费认可范围是300元以下,主要用于交通、吃宿、民族体育服装的消费,属于实物性消费,消费水平较低。存在着消费认知偏差,在实地访谈中发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暨传统体育运动会和赛马大会上服装五花八门。这种消费认知既不利于凸显裕固族特色,也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交流与传播,也减缓特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化进程。
3 结论
3.1肃南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呈“多元性”,仍以男性为主,女性相对较少,牧民仍是参与传统体育的主力军,其中在校学生参与人口比例增加。参与者以文化程度中等为主,高学历者参与较少、小学文化程度及不识字者参与率下降,年龄呈“驼峰型”分布特征。
3.2通过对裕固族传统体育参与行为的调查,当地政府是传统体育比赛主要发起者、组织者,对传统体育人口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已成为每年民众聚会的大派对、大交流主要平台,但参与范围有限,特别是个人参与率较低;赛马场和宗教圣地是参与场所的主要选择,学校主要是学生参与的场所;活动内容以传统体育舞蹈、赛马中的奔马、摔跤为主。传统体育消费仍以低层次的实物消费为主。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五一赛马大会、七月份的艺术节及宗教活动时节是牧民参与传统体育的主要时间分布点。
4 建议
4.1加强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指导,更好的营造传统体育氛围
鉴于目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状况,要开展好裕固族传统体育活动,应该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体育部门协调村委会及定居点居委会,实现聚居点组织各种传统体育活动。简化比赛活动形式,淡化锦标,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健身。遵循“因人、因地、因季制宜、小型、灵活多样、就地就近”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主题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4.2尊重裕固族信仰,保持原生态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因散居裕固族不同于其他定居或大杂居少数民族,禁忌繁多、信仰虔诚,很难接受外来力量对融入本民族基因的传统体育构成元素进行改造和创新。譬如,传统体育舞蹈中护法舞的某些角色不允许普通牧民扮演,我们只能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结合全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针对裕固族传统体育构成成分尽可能的保持原生态发展态势。
4.3大力发展学校体育活动,并以此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开展
裕固族传统体育在走向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使命重大,发挥其政治、经济、生态、社会及教育价值,敢于有“亮剑”的干事作风去开发与利用。如把传统体育项目中的“英那刀古拉”、“面具舞”、“浩尔畏”、“摔跤”、“拉爬牛”、“拔棍”、“顶杠子”等引入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并制作成教科书,作为学校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和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走进课堂与大课间活动,使裕固族儿童和青少年自小接受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加深中小学生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记忆和族群认同。
参考文献
[1]田自成.肃南裕固族来历考[J].甘泉,1999,03:22.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9-90.
[3]刘茂昌等.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探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29(2):33-35.
[4]刘茂昌,香成福等.裕固族传统体育舞蹈文化探析[J].体育科技,2014,35(2):14-15.
[5]高林俊.中国裕固族传统文化图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08.
[6]才让丹珍.裕固族风俗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7]郝永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8]钟进文.裕固族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5.
*基金项目:河西学院科研创新与应用校长基金项目(XZ2012-13).
作者简介:毛建民(1961-),甘肃张掖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体质与健康。
Investigation to the Population and Activities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Pastoral Areas of Yugur
MAO Jian-min, etal.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734000, Gansu, China)
Abstract: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 nnaire and f ield stud y, th is pap er condu cts ran dom sampling of people taking traditional sports activities in pastoral areas of Yugur and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changes on traditional sports in pastor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ditional sports pastoral population was "diversity", men is still dominated, women are relatively low,which increases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par ticipants with moderate-based education, the age was "hump". Time has a stro ng festive, activitie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religion, choose activities have diversity. Government has become the main sponsor sporting pastoral tradition, organizers and traditional sports activities at a low level of physical consumption stage.
Keywords:pastoral areas; traditional sports; population; Yugur; southern Gan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