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途径的探究①

2016-11-27张辉许万林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培养

张辉 许万林(西安思源学院 陕西西安 710038)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途径的探究①

张辉 许万林
(西安思源学院 陕西西安 710038)

摘 要:该文在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和体育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及培养原则的基础上,探索体育教育与学生校园生活的融合途径,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途径的探究,提出了大学生体育生活培养的具体途径。培养途径融入了主体、个性、生活、和谐、发展等现代教育理念,实现了高校终身体育思想和生活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大学生在自觉、稳定的体育行为中形成个性化体育生活方式,并使这种个性化体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育生活方式 培养 体育教育途径

“体育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个人或群体依据一定的客观条件,把体育作为生活的需要和内容,并自觉地、有规律参与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及行为特征”[1]。体育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一个分支系统,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人们的体育行为和生活方式已经密不可分,体育行为生活化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该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途径的探究,探索体育教育与学生校园生活的融合途径,促进大学生在自觉、稳定的体育行为中形成个性化体育生活方式,这种个性化的体育生活方式,有机地融合了终身教育、主体教育和生活教育,它在尊重大学生群体特征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遵循了生活方式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1 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

一个群体的特点离不开时代背景,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4G移动终端、OTO电子商业模式、云技术、大数据等各种技术和理念,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变,速度之快,风驰电掣。大学生群体除了受到时代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外,它还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大学阶段,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基本形成,这一阶段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具有:“依赖电脑,热衷网络;自信,不在乎他人眼光;有理想,但更讲求实际;富于创新,善于接受新事物;有强烈的表现欲,但实践中承受挫折能力不足”。[2]等特点。

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

2.1体育生活方式的行为主体

“任何行为的发生都有意图和目的”[3],体育行为的发生和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都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得到发展,所以体育价值观的培养对体育行为构成了决定性影响,体育价值观在体育生活方式培养中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生是体育生活方式的主体,通过学习和锻炼,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形成正确、科学的体育价值观是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前提。

2.2体育生活方式的支撑条件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建立离不开客观条件的支撑,客观条件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实践具有制约和调节作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支撑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场地器材、体育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等。学校场地器材的数量能否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场地设施能否满足项目特点的需要,比如羽毛球项目是否有室内场地,从而避开风雨冰雪天气,场地的规划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到体育生活。大学体育教育是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体育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和对体育价值的判断。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创造了良好的体育氛围,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能带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2.3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式

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式包括参与体育的类型、方式、手段、持续时间、体育消费等因素。体育生活方式的类型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直接参与体育锻炼是体育生活最重要的内容,间接参与包括体育欣赏和体育关注。锻炼的方式可以是个人锻炼或者群体活动,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个人需求都有不同之处,不同运动项目除了有着其共同的功能价值以外,还包括了其自身的项目特点,所以运动项目的选择非常关键,正确的选择使我们能获得更好的运动体验。

2.4体育生活方式的评价

体育运动是社交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通过调节人们的生理和生活方式,使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在追求体态的完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4]。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后,会通过获得的运动体验对体育行为做出评价,积极的评价对体育的需求和动机会产生正面影响,所以,积极的评价对持续的体育行为起到了推进作用。

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途径的原则

3.1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5]。人需要的多样性构成了人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原初动力,人自由个性的发展、形成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6]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的全面需求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的起点和原初动力,培养方式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发展健全人格为培养的最高目标,使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过程成为和谐的教育成长过程。

3.2遵循教育规律

大学体育生活方式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一个分支内容,应该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在大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要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做到因材施教。

3.3遵循体育生活方式形成规律

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首先是主体行为意识的建立,其次在良好的体育生活环境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引导和教育,并对体育生活方式的效果与形成进行评价。在体育生活的形成中,应遵循体育的学习认知、运动技能形成、运动负荷控制、运动乐趣体验等方面的规律[7]。

3.4可持续性原则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要顺应终身学习的时代发展趋势。大学生步入社会后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变化,体育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变化,体育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那么大学生是否有这种调整的能力来顺应变化,这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运动的原理和规律、运动伤病的预防、裁判能力的培养、组织比赛能力的培养、不同运动处方的掌握等方面的培养,都影响着体育生活方式的持续发展。

4 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途径

4.1体育意识的培养

稳定的体育意识是形成体育生活方式的前提,学校的体育工作应该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形成体育生活方式为主线,努力提高体育价值观教育水平,通过各种途径树立学生积极的体育价值观,让体育意识通过学校各种有益活动自然的渗透到每位大学生的言论和行为中,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体育功能和价值,并结合自身实际的需求,产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

4.2体育教学的改革

体育课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和基本途径,“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及锻炼技能”[8]。通过体育课教学改革,使体育教育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体育教育的特色,更加积极、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获得体育生活的能力。

4.2.1教育理念的革新

2002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了重视,作为主体的学生,个性得到了释放,但是在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解放。教学实践中必须不断研究创新,适应时代发展,应该将新的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学校的体育教育应更多地加入生活元素,使体育与生活很好地融合,从而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9]。

4.2.2体育课程建设

体育课程建设应满足大学生的多元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应体现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娱乐性、差异性等时代特点,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除了开设大学生喜欢的、极易普及的、更具生命力的运动项目外,应开发更多项目的、不同类型的运动处方,使学生在执行运动处方的过程中体验体育的功能和价值,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课程建设应该注重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注重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注重运动组织能力的培养,使体育生活具有可持续能力。

4.2.3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过程的组织、设计和实施是教学模式的核心,新的理念使师生处于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展学生自学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由接受性学习方式向自主性学习方式转变。

4.2.4学习评价的改进

学习的考核和评价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目前体育考核集中于体能和技能的评定,这样的评定不能客观的反应学习的全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不利于学习态度与行为、合作精神、情感表现等方面的改变和进步。教师可以在每一堂教学实践课中,对学生综合评价,这些评价将构成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学习过程评价达到促进和鼓励学生学习,修正和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作用。

4.3丰富的阳光体育运动

丰富的课外体育生活是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环节,是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又一重要途径。大学生课外体育生活的组织方式有体育社团活动、俱乐部活动、体育文化艺术节、运动休闲活动、体育关注和体育欣赏等。高校应该为大学生课外体育生活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体育社团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要求组建的项目团队,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体育教育的有效补充手段。学校应鼓励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丰富体育社团项目,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增强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具有规范管理和专业指导的特点,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可以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锻炼意识,通过专业的指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终身锻炼的方法和能力。俱乐部丰富的项目,使学生在课堂之余对单项项目有更深入的学习和提高[10],这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还提高了学生体育生活的能力。

体育文化艺术节集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一体,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把学校的锻炼氛围推向高潮。这种活动的组织形式满足了不同运动层次和能力的学生的需求,提高了广大师生锻炼热情和参与度,使学生体育活动更具趣味性和更加生活化。

运动休闲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追求和享受体育快乐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11]。高校不仅要重视校内课外体育活动,还要突破课堂的局限,开展多样的运动休闲活动,使运动与生活、生活与自然更好地融合,通过丰富的休闲活动,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使运动休闲贯穿终身。

4.4现代科技对体育生活管理和组织的促进

科技改变生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新技术及新材料的革新,生活方式的管理方法正在发生变化,通过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可以做到:打破时间界限,突破空间地域界限,跨越不同运动形式的界限,完成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同时把线下的运动和线上的数据进行很好的融合,这种贴近生活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使运动在更大的空间内被关注和分享。

参考文献

[1]李文川,肖焕禹.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及其范畴结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5):33-36.

[2]高媛.分析当代大学生特点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1(2):2-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3.

[4]徐芝芳,曾锡银.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10):42-45.

[5]顾相伟.开放大学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30-34.

[6]牟文谦,路聪.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逻辑理路[J].湖北社会科学,2010(7):5-8.

[7]葛春林,唐建军,黄勇潮,等.教育规律与体育规律及其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4.

[8]熊强.江西省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调查与分析[J].华章,2011(15):171-173.

[9]王林.高校终身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重构[J].江苏高教,2011(4):110-111.

[10]王冰.论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11):120-124.

[11]苗秀丽.运动休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及校园文化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1):39-41.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c)-0100-0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5.100

课题来源:①西安思源学院校级课题,编号XASY-A1428。

作者简介:张辉(1978,1—),男,陕西勉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探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