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视角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
2016-11-27张成胜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张成胜(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体育运动视角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
张成胜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研究。主要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对其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和人格道德产生巨大的危害;网络成瘾的发生机制与生物学、心理学和环境学等因素有关;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具有可行性;在干预过程中应建立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家庭体育健康发展和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为主的体育干预模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干预体系,保障青少年走出网络成瘾的困境,投入到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中。
体育运动;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
我国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网络用户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其中青少年群体表现出的网络成瘾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和不稳定性极易导致过度迷恋网络甚至产生网络成瘾。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各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2014年互联网第32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民呈持续上涨趋势,数量已达到6亿,其中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占总数量的23.3%,这就意味着有1.4亿青少年参与网络,这些巨大的数字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本研究从体育运动视角出发,探索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新方法,为克服网络成瘾行为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关理论的解读
1.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内涵
当今社会发展到今天,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专业的学术概念,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成瘾”一词最初来源于医学,是指化学物质滥用而形成的药物成瘾,如毒品成瘾、酒精成瘾,后来这一概念被引用到其他类似问题上(如赌博、游戏、吸烟、酗酒和购物等方面)。美国精神病学家Goldberg博士首次将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为:由于过度依赖互联网而引发的沮丧,从而导致生理、心理和人际关系的损害[1]。我国学者对网络成瘾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林绚辉将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为:在没有使用成瘾药物的条件下,个体过度使用网络而产生上网行为失控,从而导致社会、心理功能损害[2]。据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青少年网络成瘾是长时间沉溺于互联网,影响自身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并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巨大危害的一种心理疾病。
1.2青少年网络成瘾类型
陈侠、黄希庭等将网络成瘾分为以下5种类型:(1)网络游戏成瘾;(2)网络色情成瘾;(3)网络信息成瘾;(4)网络交际成瘾;(5)网络满足成瘾[3]。根据网络成瘾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网络成瘾、中度网络成瘾和重度网络成瘾。我国青少年最主要的网络成瘾类型为网络交际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
1.3青少年网络成瘾危害
青少年一旦沉迷网络,如不能及时纠正并从中脱离,就会产生强烈的网络依赖心理,进而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学习生活和人格道德造成极大的危害。生理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高度兴奋、失眠头痛、腰酸背痛、食欲不佳、视力下降、体重减轻、身体机能显著下降、神经紊乱等症状。心理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人际关系冷漠、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孤僻等症状。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沉迷于网络,学习动机倦怠,学习成绩下降,从而形成学习障碍,最后导致学业荒废甚至辍学。长期沉浸虚拟网络环境中可能会产生对现实社会的不认同,容易造成性格孤僻、行为偏激、愤世嫉俗等特点,甚至引发自闭症。受暴力事件和黄色信息的影响,可能会导致青少年道德认知模糊,人格扭曲,引发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2 青少年生网络成瘾发生机制分析
2.1生物学因素
台湾学者Chih-Hung ko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发现,物质成瘾和网络成瘾具有一样的神经生物学机制[4]。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可以使人产生快感和高度兴奋,网络游戏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这种刺激如果经常发生,大脑便会强化这种反应,久而久之就导致成瘾行为。Shapira选取了20名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60%网络成瘾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中都存有物质滥用的现象,95%的网络成瘾者有精神疾病家族史[5]。这些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网络成瘾的生物学发生机制与神经生物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这为今后网络成瘾的干预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2.2心理学因素
心理因素一直被研究者认为是网络成瘾主导因素,与人格、情绪、认知和需要等多种因素有关。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三者之间时常产生矛盾冲突,网络使用者便会采用各种精神防御机制来抵制上网引起的负疚感和焦虑来协调这种矛盾和冲突,不良防御机制长时间被强化,从而导致了网络成瘾的形成。耿耀国、李飞等学者对初一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有11.34%的学生病理性地使用网络,与对照组相比,网络成瘾学生存在明显的人格和焦虑情绪问题,而且显露出更加孤僻、掩饰和神经质等特征[6]。网络成瘾者很容易产生认知歪曲,他们把网络世界视为“家”,认为只有在网络世界里才是安全的、舒适的,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高等级是自我实现需要,网络就是在以一种虚拟而快速的方式满足使用者的最高需要。
2.3环境学因素
随着人们对网络成瘾的深入研究,研究者意识到网络成瘾和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有关学者对网络成瘾家庭和非网络成瘾家庭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家庭紧张气氛和单亲家庭等因素等比例明显高于非网络成瘾家庭组[7]。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学的风气、课程设置、单一的评价机制等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都会产生影响。社会对网吧的监管力度不够,网吧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给未成年的青少年提供了上网空间。就网络内容而言,适合青少年上网的绿色网络很少,一些带有暴力和色情元素等不健康的网站和网络游戏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甚至还会使学生形成依赖。
3 体育运动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理性思考
3.1体育运动干预的生物及心理学作用机制
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认知能力、人格特征和情绪控制能力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心理状态起伏不定,当产生失落、空虚和自卑感等负面情绪时,就很有可能借助网络工具去寻求心理上的刺激、满足和解脱,将网络作为一种减轻焦虑、沮丧、逃避现实压力、获取成就与满足的出口。近几年随着神经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干预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研究发现,人们参与体育运动时,促使体内分泌的脑啡肽和内啡肽水平升高,这两种化学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将与成瘾物质进行竞争,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和情绪高涨,可以替代网络成瘾者所追求的心理满足感,从而有效地抑制网络成瘾[8]。与虚拟的网络世界相比体育运动更加真实健康,体育运动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机能,还具有愉悦身心、缓解压力、宣泄情绪等心理调节功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概念,塑造正确的行为方式,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给人带来极大的愉快感和幸福感,使人的心理得到彻底的释放和满足。
3.2体育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有效性
近年来国内有专家学者对网络成瘾的体育运动干预治疗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预防和戒除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苏家文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前者网络成瘾几率明显低于后者,提出体育运动和网络具有娱乐、交往等相似功能和特点,并建议采用体育运动作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手段[9]。周学荣和朱莉把体育运动作为网络成瘾干预手段对青少年进行干预,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明显改善,网络成瘾症状和行为显著减轻[10]。张海灵针对36名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不同致因,采用不同的运动处方进行干预,实验证明体育运动处方干预对预防和戒除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而且不易反弹[11]。刘映海、丹豫晋等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效果显著,其中拓展训练、网球、轮滑、游泳等体育项目干预效果最佳[12]。
3.3体育运动是一种健康、经济和持久的干预措施
目前国内外网络成瘾干预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网络成瘾者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干预过程极其复杂且价格昂贵,因此大部分网络成瘾者不愿意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服用心境稳定药和抗抑郁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无副作用尚无定论,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和网络成瘾者及家长的担忧。体育运动干预有益于青少年的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矫正不良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完善自身的人格,而且成本低、操作性和实施性强,在缓解网络成瘾者心理压力和优化外界环境等方面提供了健康而持久的平台,实施环节容易被青少年接受,是一种相对健康、经济和便捷的干预手段。
4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
4.1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新时期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体育主管部门要大力宣传健康理念,提高青少年对自身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把阳光体育运动推到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上。引导网络成瘾青少年走出网吧,走进运动场,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兴趣,使阳光体育运动成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的另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把一些趣味性强、易操控的、易普及的、有延续性的、便捷的、有利于青少年长期坚持锻炼的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活动内容。淘汰一些陈旧、枯燥、乏味的体育项目,加入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拓展运动、定向运动、轮滑、攀岩等项目。
4.2构建和谐家庭,促进家庭体育健康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类型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家庭教育方式、家庭和谐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不无影响。家庭不和谐是青少年网络成瘾主要诱因,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尊重、信任和情感沟通,节假日在一起参体育类活动的机会太少,彼此的兴趣爱好很少被分享等等。家庭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促进健康,还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家庭和谐。国外举办了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活动,譬如埃及举办的“家庭马拉松”,芬兰举办的“家庭滑雪运动”,俄罗斯举办的“爸爸、妈妈和我——体育之家”活动,这些活动深受父母和孩子的欢迎。家庭体育是青少年接受人生体育的起点,父母的体育引领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结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选择健康的体育内容和形式,激发孩子的体育参与热情,培养孩子的体育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运动意识,促进家庭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3优化社区体育环境,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动
良好的社区体育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动机的一个重要外部环境因素,将对他们的体育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相当落后。目前我国社区体育设施严重匮乏,不能满足青少年的体育需求,在加上现代社区居民呈现异质性特点,邻里交往和沟通机会很少,青少年也很难和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和体育活动。迫于学习的压力,网络很容易把有各种心理需要的青少年吸引到虚拟的网络世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加大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社区要针对青少年的个性心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视,结合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情况开展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社区体育项目。通过黑板报、条幅、海报、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青少年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健康理念,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如定期举办体育健康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社区运动会等活动,形成良好的社区体育环境,满足青少年体育运动的需要,从而大大降低青少年上网时间。
5 结语
体育作为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增强体质、缓解压力、宣泄情绪、展现活力、促进社会化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可以作为一种健康、经济和持久的干预方法。参加体育运动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对预防和戒除网络成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教师要注重网络成瘾青少年体育态度、动机、兴趣和习惯的培养,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些趣味性、健身性、娱乐性强的终身体育项目,并联合家庭和社会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体育进行齐抓共管,引导青少年早日走出网络成瘾的阴霾。
[1]Young.K.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n new clinical disorder.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6,19 (3):237-244.
[2] 林绚辉.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74-76.
[3] 陈侠,黄希庭,白纲.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
[4] Chih-Hung Ko,Gin-Chung Liu.Brain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gaming urge of online gaming addiction[J].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2009:739-749.
[5]Shapira NA,Goldsmith TD,Keck PE Jr,et al.Psychiatyic features of individuals with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J]. Affect Disorder,200,57:267-272.
[6] 耿耀国,李飞,苏林雁,等.初一网络成瘾学生情绪与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 153-156.
[7] 陈美荣.浅析中学生网络成稳的危害、成因及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7(1):109-112.
[8] 张军.从人类本能视角初探运动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及其机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06.
[9] 苏家文.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4)126-128.
[10]朱莉,周学荣.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108-110.
[11]张海灵.体育运动处方对青少年网瘾干预的实证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30)4:119-112.
[12]刘映海,丹豫晋.网络成瘾青少年体育干预之行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9,32(8):57-61.
The Intervention Strategy of teenagers'Internet Addi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ZHANG Cheng-sheng
(Sports institute,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Kunming 650031,Yunnan,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eenagers'internet addiction by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expert interview.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teenagers'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study,life,personality and morality can be harmed seriously by internet addiction;the mechanism of internet addiction is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the biology,psychology,and the environment;it is feasible to intervene in teenagers'internet addiction with the help of sports,which is a healthy social practice;in the process of intervention,a model of sports interven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which is based on the promotion of PE teaching reform,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amily spor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activities.Moreover,the sports interven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trinity of family,school and society should be built so that teenagers could get out of the plight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lunge into a healthy learning and living condition.
sports;teenagers;internet addiction;intervention
张成胜(1982-),湖北随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