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与保护

2016-11-27张妙弟

北京观察 2016年7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北京

文 张妙弟

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与保护

文 张妙弟

北京是首都,整个大运河为首都服务,可以说是题中之义。沿途的种种努力是为首都,北京段更是如此,由此衍生的北京段文化便具有了更加鲜明的首都个性。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指出:“经过新中国60多年建设,北京成为一个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北京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保护利用。挖掘区域文化遗产整体价值,制定实施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运河文化带、西部西山文化带保护利用规划。”这既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履行好首都职责的需要,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良好文化形象的需要。

在以上背景下,提出对北京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几点思考。

文化带中不仅仅有文物

201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大运河的北端城市和漕运终点,中国大运河北京段共有两处河道、两处遗产点入选申遗名单,分别是通惠河北京旧城段(包括什刹海和玉河故道)和通惠河通州段以及西城区澄清上闸(万宁桥)和东城区澄清中闸(东不压桥)。在此之前,已有高粱闸、什刹海等10处点、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上工作,作为行政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以文物系统为主完成的。一方面,它是必要的,只有确定为遗产和文保单位,将它们保护住,让它们能长期遗存下去,才有睹物思史,进一步挖掘整理文化内涵和提炼精华的可能。可以认为,它们是历史留给今人的窗口,是今人进入历史的立脚石,是文化带中的基点。另一方面,它们也是有局限的,比如其职责所在,比较容易局限在文物保护上,而缺乏更大和更综合的文化视野。又如,对于大运河、长城、古道这样的线性文化遗产,同样由于职责所在,每个遗产单位或者文保单位会以完成各自的保护任务为目标,很有可能,线性文化会断裂成散在的点状文化。目前出现的新的转机是,“文化带建设”概念的提出,标志了它是以大运河为依托,多类型、全方位、充分关注历史,深刻关怀当下和未来的大文化综合体,非常值得期待。

文化以历史为载体

要讲清楚大运河北京段的文化,首先要讲清楚大运河北京段的历史。这方面,已有不少有水平的研究成果,比如,侯仁之的《北京都市发展中的水源问题》、蔡蕃《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吴文涛《北京水利史》等。北京市水务系统也做了大量很好的相关工作。现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成果基本上是属于涉及我们的讨论目标而不是专门论述我们的工作对象。北京作为首都,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理应拿出专门的、系统的、更适于干部群众使用的北京段大运河史。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干部、群众中谈论到大运河北京段时,史实不清、概念混淆的现象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固然与宣传普及工作不到位以及史学界对某些具体问题尚无定论有关,但也可以确认与缺乏“标准教科书”有关。为此,建议组织力量解决这个问题。

抓住北京段大运河文化的基本点

大运河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合的象征。北京段除了具有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共性之处,还具有鲜明的个性。在北京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尤需凸显其特点。在自然科学范畴内,大运河北京段最主要的基础性特点是水源不足,它构成了北京段大运河漕运的限制因素。在社会、人文科学范畴内,保持漕运畅通、为首都服务、保障首都对全国行政的正常运作,是大运河的基本职责,更是北京段的主导因素。诚如专家断言,运河的目的地是国都,“即使漕运不能直达,也要创造条件,直通都城中心”。

在将北京水资源赋存(关键是其中的有效供给能力)与需求也就是供求关系作出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历史进程中,北京城由富水城市变成了缺水城市,至少对于漕运所需的水源是这样。这才有了金、元对卢沟河(今永定河)的“开金口”,更催生了郭守敬规划开凿通惠河过程中的种种成功举措。这些举措围绕着如何找水、集水、管水以保障漕运。在前人基础上,郭守敬巧妙地进一步开发起自昌平白浮的西山诸泉之水,设计出科学控制走向和坡降的集水渠道,并以瓮山泊(今昆明湖)为调节,入大都和义门(今西直门)汇入积水潭,下至通州李二寺(今里二泗)河口,全程以11组24闸为节制,全长164里。这才有了通惠河积水潭以上为水源段、积水潭以下为通航段的说法。正是由于水源是大运河北京段的制约因素,而通惠河通过种种努力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北京讲大运河的时候,一定要将水源段包含在内,讲大运河北端点的时候,一定要讲整个北京,而不要只讲北京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在北京段中确实非常重要,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但是笼统地把这个地方称作大运河的北端点是不妥当的。

北京是首都,整个大运河为首都服务,可以说是题中之义。沿途的种种努力是为首都,北京段更是如此,由此衍生的北京段文化便具有了更加鲜明的首都个性。举几个例子:忽必烈亲自命名“通惠河”;北京城商业中心格局与运河有关;明朝将通惠河的一段圈入皇城之中以致漕船不能进入积水潭;人多粮多,加上漕运通达性多变,故北京粮仓尤多;京城建设任务多,通过运河运来大量建筑材料,光皇木厂就有两个,以致有了“飘来的北京城”之说;通州至积水潭有不通行的时候,赶上明朝“北京保卫战”这样的生死存亡之际,民族英雄、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下令“所有受召军队进京时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运送至京”,一举解决了急需的粮食,稳定了军心、民心,保障了保卫战的胜利等。至于官员进出、使节来往、文人活动、学术扩散更是别的地方不可比拟。还有那京味儿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演艺文化……不胜枚举。首都城市特质决定文化特质,京味儿文化特点支撑首都功能。为首都服务这个大运河北京段文化的主导因素是文化带建设的重心。

大力加强建设的整体性

既然已经提出“文化带”概念,显然是作为整体来建设了,为什么还要强调整体性?

一是凝聚专业力量的需要。诚如专家所言,“大运河是综合水科学、水利技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集成性工程”。中国大运河的兴衰史,就是一部这些要素综合的历史,需要众多专业的力量。大运河又是适应社会和自然变化不断进行更新改造的动态性工程,“运道有迹可循,而通变则本乎时势”,尤其需要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把它讲清楚。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更要关怀民众的需求。诸如此类,多专业、多领域的力量需要统筹和协调。

二是整合各区行政资源的需要。大运河是具有超广时空尺度的连续性工程,北京运河文化带涉及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个区。多年来,各区各有工作亮点,有的还比较突出(比如通州)。但是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的情况明显存在,需要有新的工作机制加以整合。

三是创建北京市运河文化品牌的需要。北京作为大运河的北端点和漕运终点,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理应拿出运河文化的品牌。毫无疑问,这个品牌的建设应该是市的层级而不是区的层级,必须举全市之力甚至依靠国家的力量才能成就。这个品牌应该可以引领中国大运河文化建设,可以成为世界文化名城的金名片,可以成为世界文脉的标志。

下大力量动员民众

与杭州、扬州、淮安、宁波等很多沿岸城市相比,北京在发动群众工作上是有一定差距的。2001年,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举办了北京通州区首届运河文化研讨会,起到了较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对外也有一定影响。这些年来,尤其是在申遗的过程中,北京市和相关各区做了不少工作,但没有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没有更多地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没有从上到下,形成主管部门、各区以及广大市民的整体合力,品牌建设、对外影响有点无从谈起。这与首都地位以及运河端点、漕运终点明显不符。这次建设三大文化带目标的确立,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强劲动力。总之,抓住时机,千方百计,尽最大努力将广大民众发动起来,是当务之急。

作者系北京市文史馆馆员、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顾问

责任编辑 徐飞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北京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银河哪比运河乡——《诗咏运河》读后感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