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五产地干姜的质量评价

2016-11-26何晶晶姚文丽刘绍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药学质量评价干姜

何晶晶+姚文丽+刘绍欢

【摘 要】目的:对贵州五个产地的干姜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参照生药学方法,对其进行性状、显微鉴别,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方法对其水分、挥发油、浸出物、灰分与酸不溶灰分进行测定。结果:五产地干姜药材除三批药材总灰分超标外,其它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各项要求。结论:为黔产干姜后续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干姜;生药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5-0021-0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quality evaluation research for dried ginger which from Five origin,and makes a base for later research. Methods With reference to pharmacognosy method,the methods were used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the determination about Water 、Extract、 Volatile oil、Ash and Acid insoluble ash with reference to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edition. Results In addition to the total ash content exceeds standards in three herbs, other all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edition.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the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studies.

Keywords: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Pharmacognosy; Quality Evaluation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1]。其气香,特异,味辛辣,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主要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1]。干姜含有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α-姜烯(α-zingiberene)、牻牛儿醇(geraniol)等[2]。干姜以质坚实、断面色黄白、粉性足、气味浓者为佳[3]。在贵州有着广泛种植面积,研究发现贵州所产干姜质量较好[4]。实验主要对2015年采购于贵州省内市场上五个产地的干姜药材进行鉴别研究和质量评价,为下一步实验提供数据参考。

1 仪器与材料

1.1 材料 样品分购于不同产地(见表1),经贵阳中医学院王世清教授鉴定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1.2 仪器 Nikon MODELYS100显微镜;X-4-10箱式电阻炉(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GZX-9070 MBE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AUY102电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

1.3 试剂 甲苯(AR,批号:20131225,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合氯醛试液(AR,20141001,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间苯三酚试液(AR,20150127,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硝酸银(AR,批号:20011019,北京北化精细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定 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气香,特异,味辛辣。见图1~3。

2.2 粉末显微 粉末呈淡黄棕色。①淀粉粒众多,长卵圆形、三角状卵形、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脐点点状,未予以较小端;也有呈裂缝状者,层纹有的明显。②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内含淡黄色至红棕色油滴。③梯纹,螺纹和环纹导管多见。④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一边呈微波状或略呈锯齿状,有的另一边突出,先端钝圆、短尖或分叉。见图4~9。

3.3 水分测定 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X H中甲苯法进行操作。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干姜中含水量最高的gj1,为11.53%;最低的是gj5,为6.72%。

3.4 挥发油测定 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甲法进行操作。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干姜中挥发油值最高的gj5,为3.38%;最低的是gj1,为0.99%。

3.5 浸出物测定 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A中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方法进行操作。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水溶性浸出物中值最高的是gj4,为24.09%;最低的是gj3,为22.31%。

3.6 总灰分与酸不溶灰分测定 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X K灰分与酸不溶灰分测定法进行操作。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总灰分最高为gj5(10.80%),最低为gj2(4.27%),酸不溶灰分最高为gj3(3.12%);最低为gj4(0.03%)。

3 讨论

在总灰分测定中有三批药材(gj3, gj4 ,gj5)的总灰分值均高于药典规定的6.0%的标准。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药材中所含泥沙等杂质未去除干净,而且超标三批药材均为未去除外皮药材,所存外皮是否是导致其总灰分分超标的影响因素之一,将在后面的实验中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3-1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304-2308.

[3]唐永红,潘忠记,麻春恒.微波炮制干姜的工艺研究[J].中药材,2006,29(8):773-774.

[4]刘绍欢,王世清,杨卫平.贵州道地药材干姜的鉴定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3):701-702.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生药学质量评价干姜
从《神农本草经》论述干姜在经方中的应用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民族药柳兰的生药学鉴别
浅谈干姜在热证中的运用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
长花忍冬生药学初步研究
生药学教学中关于“主动学习”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