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设计,给力“化学”课堂

2016-11-26陈志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作业设计初中化学

陈志芳

【摘要】化学作业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能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优化化学作业设计尤为重要。设计分层作业,培养学生自信心;设计调查和实践型作业,从课堂走向实践;设计趣味性作业,使学生保持饱满的热情;设计探究性作业,建构化学基本观念;设计合作性作业,关注团队交流协作;设计体现三维目标的作业,正确引导学生。

【关键词】初中化学 作业设计 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88-01

化学作业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在认识上存有偏差,有些教师布置的化学作业内容简单重复,形式机械呆板,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如何能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在设计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优化作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设计分层作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针对性的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教学中,我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练习题,重在“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拓展提高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能力创新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学生选择性地完成。按照这样的作业设计思路,学困生可以完成基础作业,有成功的喜悦;学优生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动力;中等生则在“前后夹击”中奋起直追,达到新的目标。

二、设计调查和实践型作业,从课堂走向实践设计

有效的化学作业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化学作业的重要方式。这要求化学教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化学活动经验。

1.调查式作业

调查式作业,主要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同时提出自己对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见解。我们老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出能够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并把这些实践调查的情况写下来,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出发设计化学教学。

2.实践型作业

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如在学习完酸碱盐之后,布置了“小组作业”:利用厨房中可以找到的物质去鉴别食盐和纯碱,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找出除去热水瓶中水垢的方法。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后,找出相应物质并在家中实验所选物质,最后写出实验报告。此类作业要求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获得超出个人思维所能得到的新知识。

三、设计趣味性作业,使学生保持饱满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司空见惯、因循守旧的习惯性教学设计是不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的。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积累大量的化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化学史实、人文资料、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等情境素材;(2)化学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动画、录像视频、图片等素材;(3)有关化学实验素材。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使学生产生好奇。让学生从好奇心中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分析,去解决。

四、设计探究性作业,建构化学基本观念

在化学总复习阶段,学生往往会对学习感到枯燥,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可事先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能不能设计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经过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选出有效方案,然后根据这些方案进行实验,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设计合作性作业,关注团队交流协作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提高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应包括具备现代社会公民所应有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创新精神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通过协作性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当把交流协作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予以关注。

六、设计体现三维目标的作业,正确引导学生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落实和技能的培养,更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作业设计也应该关注习题的时代性、科学性和习题中承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导引作用。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但有利于学生达到知识与技能方面以及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同时有利于他们的情感向着积极方面发展,有利于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直接观、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

面对课程改革,教师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应对作业设计的改革和优化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业改革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观念的更新,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树立面向全体、新颖多样、重视学以致用、培养能力的作业观和新的化学作业设计理念。通过完成作业,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体验,能力得到提升,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2]刘振奎.谈谈对初中化学作业的几种看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63

[3]卢晓平.初高中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特点.《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年第3期:8-9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作业设计初中化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