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样化下的《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实施

2016-11-26唐靖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化工原理多元化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招生模式的改革,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元化越趋明显,研究《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及实施方案,有利于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课程更加的符合多元化、多层次高职学生的知识需求。

【关键词】生源结构 多元化 化工原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064-01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的招生模式的深入改革[1],我院出现了普招生、单招生和三职生这样一个多样化生源的生源结构。经过近几年的调研和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结构复杂多样,他们的层次差异明显和理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自律能力差等[2]。这给《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加大了教学难度。针对这些情况,结合《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和在专业学生培养的地位[3],需要创新《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加强《化工原理》教学方法的探索,培养合格的化工人才。

本文结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生源结构变化以来的教学体会,就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进行阐述。

1.生源结构特点

近几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生源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总体来看,呈现出普招学生比例逐年下降的趋势。他们单纯、独立,期望自己能在大学的时光里有所收获学得一技之长,可是,他们的学习成功的体会较少,学习的能力有限,从而导致他们不愿意学习。这几年的学生又都是90后,他们热情,性格外向独立,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做中学[4]。

传统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的推演,强调知识的逻辑性,这种教学方法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受用,但是目前的高职在校生基础较差,学得有些吃力,更是感觉课程很枯燥,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结果,学生在上课期间玩手机,睡觉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2.针对生源多元化情况下《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

2.1 从源头出发,制定多层次的课程标准

学生生源结构多元化,但教师仍然用同一套手段和标准来完成教学,显然不能很好的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在多元化生源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制定梯级课程标准[5],使之更加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

2.2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做中学,学中做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前、中、后都要充分利用实训设备,在理论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参观认识实习,对所要学的内容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要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训对所学内容进行讲解,也可以制作教学模具带到教室,一边讲理论,一边展示。教学后,带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做实验,学习操作方法,验证理论,体会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与区别。通过教学前、中、后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始终坚持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课堂专教知识,轻课堂氛围的营造这样的课堂情况,探索改革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6]。《化工原理》的课堂上,可以从生活、生产中提炼案例,从案例出发,通过老师对案例的表述或者借助媒体技术展示,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案例场景和问题自我建构知识内容。然后老师再给予点评,让学生对自我建构的知识进行验证和加深理解。比如讲解伯努利方程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水自发的从高处向低处流,农民用抽水机抽水浇灌庄稼等场景,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外加工,位置关系等,最后得出结论位能可以转化为动能,机械外加工也可以转化成位能等。通过这样的体悟,学生对流体流动过程中能力的转化和能量守恒会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4 丰富评价体系,过程考核,分层评价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评价系统也应该相应的改革,按照同一套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显然不尽合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课程教学标准不一样,相应的评价体系也该不一样,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案、考核内容和手段,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侧重于鼓励他们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因材施教的同时要有因材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突出特长教育。

小结

总之,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元化情况下,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转变思维,改革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寻求一个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黄志辉,陈洪梅. 高职院校多元化生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6,12:10-12

[2]刘洁.生源结构多元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方法与模式探讨[J].班级管理, 2014,11:170

[3]李敏,陈火平,陈喜蓉.抛锚式教学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网络出版时间:2016-06-29.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289.TF.20160629.1457.002.html.

[4]陶霞, 代俊艳. 高职生源结构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5,12:67-71

[5]周辉, 钟凯. 高校生源多元化评价改革刍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13,12(3):248-250

[6]温彭年,贾国英.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5):17-22

[7]刘姣姣.化工原理教学方法的探索[J]. 科技展望,2015(05)

[8]宫莉萍,刘佰猛.高职《化工原理》课程改革新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9]王振芳,陆维玮,任晓红,张长桥.化工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几点经验和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06(01)

作者简介:

唐靖(1985-),男,甘肃兰州人,助教,研究方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猜你喜欢

化工原理多元化教学改革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数学定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