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出来的“产假式”缺员
2016-11-26张衍水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43期
张衍水
上述新闻报道内容符合我的观察。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后,有人拍手叫好,有人为“生还是不生”纠结,最担心扎堆生第二个孩子的,除了妇产和儿科医生,恐怕就是中小学校校长。
除了重构家庭结构和成员关系,两孩新政也给社会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人口增加的压力难免摊薄教育资源,首当其冲的是幼儿教育,其次是中小学。学校可能出现“产假式”缺员。
在大多数中小学校里,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多是年轻妈妈。她们没有过重的家庭负担,孩子也已经进入幼儿园,她们富有青春活力,会教书、能管理、懂教研。可是,她们也正处于生第二个孩子的最佳年华。政策一落地,这些适龄妈妈心中多少都开始憧憬两个孩子的生活。
对于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校方当然无权阻挡。学校要做的,只能是积极应对。首先要以调查为基础进行分类引导,在鼓励年轻教师响应国策的同时,要对学校的基本情况排摸清楚。符合两孩条件的有多少?近期有两孩计划的有多少?女教师们计划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时间、身体状况等情况,校方人事管理部门应该清楚掌握。学校要让女教师感受到关心,只有彼此相互理解,才能相互包容。
然后要统筹计划。学校当然不可以硬性规定每年教师可以怀孕、请假的人数,但可以柔性统筹,对适龄女教师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适当引导女教师分散请假。
此外,积极培养低年级阶段的全科教师也是应对结构性缺员的好办法。江苏等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试点,全科教师的出现可以让学校的教学安排更为从容,应该鼓励更多地区开展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