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时代逻辑、国际经验与路径选择

2016-11-26朱国华吴兆雪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际经验路径选择

朱国华?吴兆雪

摘 要 在新一轮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应用型本科建设是国家对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三种类型高等学校发展的共同定位,折射出全球经济危机后经济转型升级重大压力的外在动因,也反映出分类实施双向并立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迫切需求的内在动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产业化后时代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建设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重点借鉴德国FH模式和日本双元制串行模式等成功经验,彰显出高校的能动作用,在培养体系中自选学科链与产业链、在课程模块中自设校企合作与产业协作、在培养方式上自定学习时限与实践界限,加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代逻辑;国际经验;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2-0008-06

1998年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新建本科院校一直困囿于发展定位的陷阱:追赶研究型大学则基础薄弱而压力巨大、保留高职特色则层次降低且饱受偏见。在当时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产业化大背景下,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985”“211”院校,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则逐渐走向近似的目标定位与实践模式。2014年3月,教育部进一步明确,1200余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将有600余所向应用型本科方向转型,一部分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少部分参与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从外部环境看,经济转型升级压力迫切需要部分本科高校积极参与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从内部环境看,理顺研究型与应用型两大高等教育体系势必要求将地方行业企业需求积极融入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发展规划中,这是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时代逻辑。

一、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时代逻辑

(一)外部动因: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

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持续乏力,倒逼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升级,中国经济也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新常态。截至2016年,中国仅有17%左右的企业参与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中,因而中国肩负着更加艰巨的转型升级任务。同时,中国有一大批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面临发展定位陷阱,因而国家层面打通应用型本科培养通道,理顺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外部动因。

1.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彻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的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瓶颈问题,对内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创新驱动,培育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对外以“一带一路”战略深化改革开放与区域融合,培育世界经济复苏新增长极。

人类历史数千年发展规律和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表明,自然经济时代更多依赖自然要素驱动、市场经济时代更多依赖资本驱动、知识经济时代更多依赖创新要素驱动。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互联网+”的极速发展,科技创新要素的世界流动、配置、凝聚助推了全球产业链和全球创新链的产生发展,网络创新范式逐渐代替传统的线性创新范式,演化出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新模式,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近年来,时代主题由“和平与发展”逐渐转向“改革与创新”,中国一直持续增加R&D;经费投入,力推创新型国家建设,顺应和紧紧把握时代主题更替的历史潮流;以引领创新要素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中国R&D;经费投入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遥遥领先,R&D;经费投入绝对数量持续攀升,见表1,专家预计2025年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R&D;经费投入国与效益产出国。

表1 2011-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R&D;经费对比表(当年价)(单位:百万美元)

国家 2011 2012 2013 2014 年均增长速度(%)

中国 134443 163148 191205 211826 16.4

美国 429143 453544 456977 465000 2.1

日本 199795 199066 170910 164925 -6.2

德国 104956 101993 109515 109941 0.16

法国 62594 59809 62616 63826 0.1

韩国 45016 49225 54163 60528 10.4

英国 43868 42607 43528 50832 0.5

全球 1325026 1368363 1395802 5.2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4年我国R&D;经费特征分析》。

在稳步大幅增加R&D;经费投入时,中国也高度重视R&D;经费投入产出比及其使用效益,近十年来,国外尖端科技购买与引进支出稳步增长,基本维持在200~400亿元,而配套技术改造支出则逐渐增长并维持在4000亿左右。在创新要素方面,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人员近十年增加四倍左右,攀升至260余万人,创新产品经费投入翻番,突破万亿大关;产品创新项目数、创新产品收益均表现出连续稳定增长态势。见表2。

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表现在创新要素的培育与聚集,其中尤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创新人才为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普通本科院校必然需要更加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人才培养功能,助推地方行业企业探寻创新驱动路径,破解经济转型升级难题。

2.创业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产能、高污染、粗放式发展方式濒临环境、资源、人才等要素临界点,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效用日渐式微,创新创业驱动彰显出经济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深入推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是外部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方式突破瓶颈的重要方式,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和催生社会制度性创新的必然选择。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就是通过顶层设计、结构性制度改革,打破制度束缚和体制藩篱,释放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成立新型企业以代替传统企业,研发新产品以更新传统产品,拓展新市场以扩大开放格局,培育新兴产业以替换增长动力。地方政府、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企业恰好构成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三大要素来源方,共同肩负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更新制度要素、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因素、创新资本资源要素的重任,因而必然要求三方深度融合、密切配合,共同打造产教学研与创新创业双向联系的创新基地。

(二)内部动因:双向并立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要求迫切

新建本科院校成长历程一方面彰显出高等教育体系对研究型大学的高度重视和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认知误区;另一方面体现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双向并立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紧迫性与艰巨性。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必然要求打通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起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应用型本科、应用型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通道,实现研究型、应用型培养通道的横向流动与纵向培育的无缝链接。

1.认识功能:纠正高等教育体系偏见

高等教育体系偏见源于对职业教育体系认知偏见,表现在立法、投入、出路等重要方面。在“四个全面”战略实施之前,国内法律基本上将高等职业教育限定在专科层次,将硕士博士培养权限限定在研究型大学;与此同时,教育经费则重点倾向研究型大学尤其是“985”“211”院校,生源投入上则将职业教育划定在最后批次,进而导致优质生源远离职业教育、优秀人才逃离职业教育体系的恶性循环;职业教育体系顶层的缺失,导致大多数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则失去了继续教育的延续性。

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认知理念上确立了职业教育体系与研究型高等教育的并立地位;从顶层设计上打通了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了发展定位、人才、经费、社会资源;尤其是2017年部分省份将试行的以专业为导向的取消批次录取方式[1],将开启了优质生源校内调剂转向强势专业流向的新趋势,为应用型本科发展甚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奠定了认知基础、发展基础和生源基础。

2.发挥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赋予高等院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以往更加强调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存在欠缺。尤其是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改革更加自主自觉地明确部分高校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2014年6月,国务院组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进一步强化地方特色、增强专业应用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完善性能:分类分层特色发展

国际高等教育学界惯用职业带理论阐释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的非对称对应关系,其中应用型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三种类型教育通常对应技术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三种类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建设侧重于职业带理论的CF区域,即对应培养技术员与工程师人才的重叠区域,反映在教育上则是本科层次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的交叉,反映在人才上则是培养智能化控制与高效化管理的技术工程师[2]。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就是打通职业教育体系,形成高职专科、本科、研究生贯通衔接的层次结构,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培养通道;与研究型高等教育构成两大并立的体系。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分类实施、分层建设、特色发展,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资料来源:《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修订版。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分类和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有益经验,建立起纵向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学历学位教育,横向分为技能型、应用型、理论型、研究型的教育体系。第五层次的A1类对应中国的985、211院校,A2类对应部分211院校和部分普通高等院校;B类则对应中国的高职高专,今后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通过应用型本科建设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上升通道彻底打通,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国际教育在第四层次还存在一个非学历教育的过渡阶段,专门安排第三层次C类人才的后续深造,并转入5B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中国在高中阶段分为普通类和职业类,而国际通常增加了可以自主选择的3B类,可以随3A一起升入5A类,也可以随3C进入4A过渡后升入5B。这种起点在相当于中国的初中教育阶段就开始区分,进而构成了纵向严密、横向变通的培养体系,见图1。

二、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国际经验

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德国和日本都是第一代生产国,决定了其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产业的目标定位,在实践中分别形成了FH模式和双元制串行模式,见图2对中国应用型本科建设有较强的针对性借鉴意义。

(一)德国FH模式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相当于中国的应用型本科,其突出特点在于:从办学理念到培养目标都有详细分类评价,从课程设置到考核方式都有规范的样本模板,进而培养出2/3左右的专业性工程技术人员,保障了德国工业标准的严格执行,造就了德国工业的优良品质。德国FH模式主要表现在如下[3]。

一是生源的双元制通道设计。为保障应用科学大学的生源,德国建立起严密的职业教育体系,纵向上表现在应用科学大学、高级专业学校、中级职业学校的体系,从相当于中国初中教育起设定专业方向且发展通道固定,保证后续职业教育的生源。与此对应的是,普通类型学生在横向上较容易转向职业教育体系,但这需要在职业培训或实习之后。这种双元制设计保证了职业教育体系优质生源的稳定和延续性。

二是人才培养的专业规范化设定。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以严格的专业规范限定培养工业企业和市场实际应用的专门技术人才,一般采用3+1学制,严格设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企业实习。理论课程一般由教授或相当高级职称教师主讲,主要讲解经典理论知识;助理教授配合教学,协助教授开展课程设计、实验筹备、实践指导;企业主导制定实习方案、实习过程和实习管理。这种规范设定利于技术员与技术师的培养质量,同时为今后硕士或博士职业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校企结合的实习性设置。德国FH模式强调学生源头、重视培养过程,当然更重视人才出口,以校企结合的方式设置实习环节,以企业为主导开展实习。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采用校企紧密合作,突出实习性设置,让企业把培养过程延伸到大学,让大学把培养进程跟进到企业,即部分应用科学大学校区在集团公司内,部分应用型大学与公司建在一起,部分企业建在应用型大学内,这种融为一体的程度是任何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实习环节都无法模仿和比拟的。学生的实习实践是严格按照培养计划,理论学习与参观学习、职业指导与亲手操作、校内实训与参与生产同时进行的,这源于德国政府对应用科学大学和企业双重限定的政策,保证了双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也保障了企业用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中国应用型本科建设应充分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经验,在生源通道设计上更倾向于职业技术教育,打通研究型与应用型两大体系的流通途径。在理论培养上,大幅削减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个性培养方案;在实践培养上,将主要精力由第二课堂实践转移到更加注重与专业相结合的第三课堂实践,甚至由第一课堂中理论教学延伸出实践环节,以增强专业的应用型;在实习培养上,大力推行由现行实习基地模拟性实习转向企业主导的真实性实习,并延长至一年,以确保实习的真实效果。

(二)日本式双元制串行模式

21世纪以来,日本文部科学省强力推行日本式双元制串行模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中的应用型大学对我国的应用型本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在四维职业教育模型中,横向是以特殊资格导向、基础资格导向和职务导向的职业目标维度,纵向是以理论导向、混合导向和技能导向的课程体系维度,上向以市场导向、合作导向和官僚制导向的行政财政维度构成了四维九宫格,用以描述各国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倾向[4]。见图3。日本应用型大学突出特点表现如下方面。

一是市场主导的职业技能培训,即应用型大学与市场互补的关系。日本应用型大学以理论教育为主,也定期组织广泛的见习教育,同时肩负职业指导的职能,但是职业技能培训往往以市场主导的形式体现。应用型大学的课程设置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要方向、培养特定职业人群的职业教育,职业技能的认定往往以特殊行业资质为准,无形之中就把职业技能培训从应用型大学转移到行业协会或市场培训机构之中。

二是剥离至企业的后续实践培训,即应用型大学与企业保持着较为松散的协作关系。应用型大学不但介入就业指导,而且参与就业安置,但只是在学生完成理论课程且进入职业过渡学期后才与企业维系职业实践合作关系。这种协作关系在职业教育中往往以学生由学校转移到企业为止,职业教育的责任由学校转移到企业身上。企业则肩负起高等职业教育最后一个阶段即企业后续培训的职责,这种培训往往以职业专业化技能提升为主,不断增强职业素养。

中国应用型本科建设也应当借鉴日本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有益经验,由国家清理规范行业技能证书,并赋予行业协会由市场主导的职业技能培训权力,应用型大学做好与市场的互补衔接,在课程设计上既保证专业素养的训练,又与时俱进地与职业技能培训衔接和区分;在见习教育上,注重拓展职业视野、强化对行业产业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分析;在企业内后续培训上,更加注重长期职业发展平台信息反馈,并不断修订理论教学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应用型本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教育部初步框定600余所高校转向应用型本科,包括100余所普通本科院校、全部260余所独立学院和全部24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发展程度、学科特色、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度、对其他高校的依存度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应用型本科建设路径选择上应该倾向于在顶层设计上完善与研究型高等教育体系并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研究型大学中接转职业教育序列的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鼓励应用型本科院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设置特色专业。

(一)在培养体系中自选学科链与产业链,实施学科链与地方产业链紧密对接

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政策性开放阶段、制度性开放阶段、发展性开放阶段后,目前正处于全球治理开放性阶段,中国对外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正顺应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连接起亚洲、中东、欧洲和非洲,建立起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对内则实行“四个全面”战略,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推进粗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到集约型经济,加速要素、资本驱动型经济转向创新创业驱动型经济,其中最关键的是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升级。

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最大意义和最优路径必然是实施学科链与地方产业链无缝对接,在培养体系中自选学科链与产业链,加速提升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水平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均需要在应用型本科建设的主题框定下重新修订办学定位,紧密结合地方支柱产业谋划专业布局,把地方支柱产业引入专业培养体系中,将专业培养方案延伸到支柱产业实际生产中,共同打造教学实践平台、实践实训基地,协同培养地方特色和专业优势的专门性人才。例如部分工程类、财经类等院校应用性定位明确,需要更加紧密对接地方产业;而综合类、基础性文理类院校以及部分重复开设而过度饱和的专业调整设置则任重道远。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重点以学科链对接地方支柱行业产业链,学科群对接产业群,专业匹配岗位;与此同时,要根据市场波动,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自选学科链与产业链,维持适度规模和承受冲击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研判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需求,保证应用型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前瞻性[5]。

(二)在课程模块中自设校企合作与产业协作,实现实习实训基地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模块设计上应摆脱统一固定的课程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与产业协作,实现实习实训基地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

一是构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倡导行业企业参与到课程体系方案设计中,进一步区分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围绕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设置课程,更加注重引导教育的层次性、阶段性和科学性;保障实践课与理论课的衔接,保障基础知识对实践技能培训的基本支撑。进一步把基础知识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融为一体,注重操作性实务,运用实践知识掌握技术应用,目标导向学生具备基本的岗位能力。

二是搭建以职业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在课程体系中应突出学生后续适应能力的培养,搭建起以职业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模块或课程群,以保障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宽厚基础。应用型本科的突出特点在于比专科具备宽厚口径的职业素养教育,进而保证技术师有基本的研究能力、更强的分析能力、较快的适应能力及更准的判断能力。职业素养课程模块应放宽视野,以区域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地方产业发展动态为基准,辅以通识教育课程。职业素养模块更强调问题式实务,表明问题是职业学习、职业选择的起点和依据,职业培训与专业发展必须与行业企业工作实际对接,在实践能力运用基础上突出分析解决生产实际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三是创建以创新能力为重点的课程见习。在课程体系中保障了技术师的职业素养后,应该突出学生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要求,也是部分学生深造或保持创新力的重要选择。创新课程见习更强调创新性实务,以深入创新平台实践或见习为手段,以集成创新、协同创新或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方式,通过创新环节模拟、创新产品再现,训练并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见图4。

(三)在培养方式上自定学习时限与实践界限,实施全员差异化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对接

应用型本科与研究型院校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办学定位上,更表现为两种培养体系的独立性上,这种差异最直观的体现是培养方式不同。

一是突出特色,积极探索联合培养灵活实用的培养方式。当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加强校企合作时,其最大的竞争力和生存优势就表现为专业优势与培养方式特色,应结合不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差异,突破固定课堂和学习时限,让学生根据自我学习进度调整学习计划,根据实践偏好和实践需求调整实践界限,真正实现全员差异化学习。同时,根据行业企业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连续性对接,自主确定实践训练有效性对接。

二是打好基础,做好承接研究型高校专业学位剥离的准备。为了稳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教育部在研究型院校中试点了专业学位培养,后来又在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进行了扩大试点。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对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两种并立的教育体系已经明确,研究型高校专业学位剥离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加速培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硕士博士层次人才成为首选,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抓紧推进专业学科群升级,更加突出专业培养特色,提升承接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的能力。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际经验路径选择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角色重塑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研究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中高职计算机类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国际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效应对北京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国际经验及启示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