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016-11-26余兴华
余兴华
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余兴华
【摘 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即培养专业性技能型的一线应用人才,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本文从分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构建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 模块式 实践教学体系
一、前言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为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适应新经济人才需求而开设的专业教学。它区别于以前以产品经济为主体的工业经济的人才需求,更加重视商品知识、商品品牌、商品权益、企业、社会资源组合等作为商品新经济形态的营销与管理,新经济形态呼唤新的商业模式,连锁经营正是其中最主要的发展模式之一,连锁经营管理是一个朝阳学科,是一个复合型、实践性的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从业人员应具备连锁经营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是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专门人才[1]。培养该类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还需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高职教学中,实践教学应该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着办学的历史较短、办学的资源缺乏、生源的质量较低等现实问题。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门槛较低,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开设有该专业。[3]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也正是在这一特定社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其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课堂教学一直是习惯的做法,实践教学属于从属地位。而在我国,高职类学校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很多都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教材的选择也延续过去的传统,或者说就是本科教学的简化版,这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短,基础理论研究还不成熟,开设的课程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课程衔接不合理,各课程间重复现象严重,重理论轻实践等方面。
(二)师资力量匮乏
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处于教学一线的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一直是制约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开展的一个瓶颈。在我国,连锁业的发展仅仅只有30年,很多理论的研究都是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从业人员,特别是高学历的人员较少,对于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则少之又少。这成为制约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实践基地缺乏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重点之一,这也意味着需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实践当中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院校采用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加以解决。特别是校企合作成为现今采用最广泛的模式。但在具体操作中,有很多问题,比如牵涉到企业的机密,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企业规模导致顶岗实习的人数限制问题,学生的安全问题,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于是顶岗实习就成了“放羊”。学生很难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三、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指的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课程、制度、评价体系等组成整体。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目标体系、保障体系及评价体系这四个子系统[4]。
(1)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把教学内容融于具体的工作任务中,任务的制定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由校内专家、企业高管、校外专家参与制定,包含实验实训、专业技能、综合设计、实践实习和创新创业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完成课程知识、教材资料的开发。
(2)目标体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用型技术性一线人才。根据这一目标,开展实践教学,并反馈、指导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3)保障体系。通过建立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来保障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的运作,主要包括: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执行,是实践教学能否够顺利的开展前提。
(4)评价体系。包括实践的过程评价、实训场地(场所)条件评价、实践效果评价等方面。通过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考评、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作出调整。通过这种过程控制,达到实现模块式实践教学最终目标的目的。
四、模块式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
模块式实践教学把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管理技术和经营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根据教学实践的目标,本着“必须”和“够用”原则,注重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因此,基础理论课应遵循“适度、够用”为原则,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服务。[4]也就是说,必须改变普通高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格局,以市场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为核心,针对具体工作岗位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五、模块式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模块式任务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主体。模块的制定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据工作岗位设定。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应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相适应,主要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
(1)一般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的能力、适应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在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
(2)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连锁经营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在连锁经营管理实际工作中的基本操作、技术应用能力,还包括工作中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专业模拟方案设计、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毕业设计、门店运营设计与管理等。
(3)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四个方面:个人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四种能力中,专业能力是高职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最直接体现,是学生求职、就业时最有力的竞争手段。建设内容包括:各类的资格证书获取。
六、模块式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首先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杜绝发生“放羊”的现象,以此推动实践教学开展;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的环境,完善实践教学支持体系的构建。[2]
(1)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保证,包括:实践教学规划、实践教学设计规定、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实践教学工作的职责分工和管理规定、实践教学评价和奖惩制度等。
(2)建设实习、实训场所。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训是现今高职学生培养动手能力的主要形式。校内实训场所主要指的是校内的实训室和实验室等,校外实习场所主要是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必须加大校内校外实践、培训场所建设,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服务。
(3)建设一只过硬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是高校引进企事业专家特别是连锁管理方面的企业人才任教;二是聘请校外实践基地的业务骨干,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三是校内教师培养,鼓励骨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四是派遣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岗位技能培训,掌握实验技术和方法。
(4)经费保障。加大经费的投入是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物质保障,积极筹集社会资金参与实践教学,如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共建等。在保证经费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践教学经费支出管理进行规范,建立与教改、项目、评价等评价体系相挂钩的经费管理使用办法。
七、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判断实践教学成功与否的基础。通过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评定,促进学生实习、实训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实习、实训的成绩严格要求,确定考评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实习、实训成绩在学生总课程成绩中的比例,以口试、笔试、实操及实践心得等形式的考核代替传统的试卷考试,考评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要建立、健全教师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确定实践指导教师的岗位职责,明确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鼓励实践指导教师改革创新,提高实践教学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张春颖,乔梅.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1(12).
[2]郑恒斌.地方性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1).
[3]张云,张丕强.财经类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08(08).
[4]司凯.徐州工程学院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余兴华(1975-),男,汉族,安徽霍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