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新形势

黄 艳



新形势下加强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黄艳

【摘 要】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工学矛盾突出、日常管理松散、毕业质量不高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严格招考管理、加强学习管理、发挥单位作用、发挥导师作用、加强论文写作、严把毕业关等六个方面探索了加强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几个路径。

【关键词】新形势 在职研究生 招考 教育管理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通知要求,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学术型硕士保留,应用型硕士取消)。除高管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都将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管理。从国务院的这一改革举措上来看,表明国家开始从大方向上调整在职研究生的招考方式,是国家层面对在职研究生培养管理日益重视的表现,在职研究生的培养管理都将日益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职研究生的招考培养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客观形势对在职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迫切要求在职人员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在职研究生招考培养应运而生。1998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开始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有学位、无学历。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已引发《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自2016年起,所有在职研究生均作为非全日制的分类纳入到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取消在职研究生联考,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一、在职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观这些年来的在职研究生招考,培养教育在职研究生极大地补充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为在职人员的能力提升提供了路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在虽然从招考方式上已经有了较大的改革,但为了更好地提高在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质量,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质量提高仍将面临着以下几大困难。

(一)在职研究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一方面,在职人员申请攻读在职研究生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提升个人水平,有的是为了工作中的职称评定,有的只是为了“混”张文凭,给这些因为各种原因考研进来的研究生们制定一个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学习计划显然具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在职人员之前所读本科专业各不相同,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工作经历也不尽相同,现在进入同一专业学习,都提高了课程授课、专业知识讲解等方面的难度。

(二)在职研究生“进校不离岗”,学习实践时间不能得到保证

在职研究生单位往往要么是技术骨干,要么是年轻干事,要么是领导岗位,一般都承担着较多较重的工作任务。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又需要完成较多的课程学习和技术实践,而人在某一时间段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当工作和学习二者有冲突时,很多在职研究生都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优先完成工作任务,能分配给学习实践的时间就变得有限,或者只能勉强应付,学习实践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职研究生工学矛盾十分突出。

(三)在职研究生结构松散,日常管理难以及时有效

因为在职研究生组成结构复杂,许多研究生们在外居住,居住分散,校方及时将开课信息、学校要求、管理通知等传达到每个学生较为不易。又因在职研究生们之间也较难建立起一个比较稳固经常联系的交流体系,因此,不论是对学校管理方还是对学生的自管理而言,都难以保证到有效及时的日常管理效果。

(四)不论是培养单位还是在职研究生本人对毕业要求普遍不高,是以在职研究生“出口”质量长期难以得到提高

这不仅体现在许多在职研究生本人一定程度上不重视其研究生生涯的学习实践,认为读在职研究生只需要“混日子”就能拿到文凭,课程学习不够认真,学位论文应付了事等。而且体现在培养单位往往更加重视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在职研究生的培养上则不会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给在职研究生的导师配备上也不够完善等。

二、加强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本路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社会、高校、学生等要素的影响,在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仍将面临着一些具体的困难。随着各个主体的日益重视,在职研究生招考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将越来越规范化、完善化。从提高在职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角度考虑,我们应充分借鉴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广泛吸收科学规范有效的教育管理办法,从而让在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1)加强招考管理,严把在职研究生的招考关。从生源角度控制在职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是保证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的基础。要加强招生信息公开,严格按照学校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及各特殊类型招生优惠范围和分值录取考生,建立完善录取工作制度,严格计划使用管理,规范网上录取程序,切实维护招考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另一方面,根据各招考学科门类的不同积极探索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让本身综合素质高、学习意愿强烈的在职人员得到进一步的深造和培养。

(2)严格日常管理,规范在职研究生的学习管理。在职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和选修课程学习等方面应与全日制研究生同一要求,严格按照课程设置的标准来要求在职研究生。强化课堂管理,严格考勤制度,严把课程考试考核关,不论是课程考试、论文写作,应做到如实打分,试卷留存。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定时对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实践情况进行考核。对在职生比例较高的全日制博士生和所有非全日制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各培养单位应当充分创造有利条件,根据他们的具体工作实际尽量选择大多数学生相对较空闲的时间进行课堂教学,例如晚上课堂、小长假课堂等。

(3)与在职研究生所在单位积极沟通,充分发挥所在单位的积极作用。首先,在职研究生的报考和入学都应得到其所在单位的同意,将单位纳入到对在职研究生的管理责任体系中,让单位参与进其在校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其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不仅是单位员工个人的提升,对单位的整体提升也有一定的助益,所以单位应当积极鼓励、帮助员工们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适当减少其工作内容、出差时间、加班内容等,配合学校的学习活动。再次,在一些专业可以实行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形成与现代科技社会同步的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4)导师是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点之一,学校应严格导师遴选机制,选拔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师德师风好的教师进入导师队伍。从在职研究生一入学开始,导师指导学生制定培养计划,到课程论文的写作,到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期间的多次修改等都需要导师与学生之间紧密联系。培养单位应通过实施研究生导师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导师责任感。也可设立导师工作团队,营造“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紧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学生也应抓紧与导师之间的联系,积极努力提升个人的科研及学术水平。

(5)加强在职研究生的论文管理。学位论文应该是评价在职研究生在其研究生学习阶段学习成效的最好工具。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应从各方面反映出该生学习情况和科研工作状况,是展示研究生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新见解及表明学术水平高低的载体,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要严格按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进行。从学位论文开题开始,各高校培养单位就应严把质量关,如有选题不符合专业要求、开题报告撰写不符合规范、开题报告学术水平太低等问题,均应在开题阶段及时予以改正,为后续的论文写作打下较好的基础。在学位论文评阅方面,学校应按比例随机抽取一部分在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送至校外同行进行盲审,盲审不通过者一律不予进行论文答辩。在学位论文答辩方面,培养单位可结合具体实际,组织导师进行预答辨,论文写作不符合培养要求的论文在正式答辩前能得到及时修改。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应按全日制研究生的有关规定办理,与在校相同学科专业全日制研究生一起公开答辩,做到不偏不倚,学术公开,公平竞争。

(6)严把在职研究生的毕业关。在职研究生培养不仅要严格其准入门槛、培养质量,其“准出机制”也必须完善。在职研究生毕业前,必须逐步完成毕业资格审查,对其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论文、参加学术活动、学术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考核都应达到培养标准才准许其毕业,对不符合毕业资格条件的学生不能“得过且过”,营造“严进严出”的氛围,保证学校能够真正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总而言之,在当前整个社会普遍提高准入门槛和准出要求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提高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质量已经成为目前各大高校应该思考和解决的一大问题。认识在职研究生的特点,理清在职研究生在教育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难点,提出操作性强的一系列解决办法并将之付诸于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乃是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缑占杰.对高校在职研究生管理问题的思考[J].河南教育(中旬)2011,6:20~21.

[2]范玉辉,周先进.对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00~202.

[3]卢虎胜.论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及创新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31~32.

[4]李姚矿,程维玮.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模式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0~21.

[5]张志宏.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35~37.

[6]张立,胡新喜.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2~55.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黄艳(1989-),女,福建三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研究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新形势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