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融合探讨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融合

焦 娜

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融合探讨

焦 娜

学生工作是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有新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仍然面临着思路、制度及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本文对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相融合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其融合的具体路径,以期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学校社会工作 高校学生工作 融合

学校社会工作是在遵循社会工作原则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及方法,处理好家校和社区之间可能引发一系列学生问题与干预效应的专业化服务。学校社会工作本着助人自助的态度,灵活采用多种服务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相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思想多元化、高等教育普遍化以及信息传递网络化等,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单纯依赖于经验或习惯工作,草率履行上级下达的行政指令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工作的开展需求。事实上,我国很多高校仍然沿袭传统而单一的工作方法,存在主观臆断性和被动随机性,进而导致专业化程度下降。加之由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日益增多、社会的发展日趋复杂,因而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很多挑战。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融合有利于推动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增强其有效性和针对性。现阶段,高校学生问题呈现“双复性”,即复合性与复杂性,倘若不能通过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好这些问题,那么就须具备专业的、系统的工作思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搭建家庭——学校——社区的三方支持平台。

(二)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工作的系统性与规范性

目前,高校学生工作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思政教育、成长辅导和学生管理,而这三大部分相互融合并交叉。思政教育涵盖党团工作、“三观”培养、信念教育等诸多内容;成长辅导不仅包括入学指导、学习辅导、生活引导和毕业辅导,而且也包括全程的心理辅导;而学生管理则较为繁杂,其主要包含军训工作、扶助工作、生活管理、学生纠纷、奖惩工作等在内的一切学生工作。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工作几乎包括了大学生在校时期的方方面面,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这些内容无法构成完整的体系。从高校学生管理实践角度而言,一级院校的学生工作者通常会有所分工,但二级院系往往由学生工作者独揽全部工作,因为长时期面对这些繁琐的工作,因而呈现“疲于应付、理不清头绪”的状态。随着高校学生问题的增加,学校社会工作逐渐渗透到学生工作之中,既妥善解决了复杂的学生问题,同时又最大限度上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进而增强高校学生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二、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相融合的具体路径

(一)借助专业教育与培训,构建学校社会工作团队

要想使学校社会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团队。高校学生工作融入社会管理工作,当前一条可行的路径是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准。具体可在既有社会工作学科体系中增设高校社会工作课程,培育社会所需要的紧缺型专业人才。另外,高校专职辅导员也需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职能优势,但由于其知识基础、专业背景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大部分都不具备助人技巧,可通过知识学习及技能培训,进而逐步提高团队的整体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

(二)充分运用校内社会工作师生资源

截止至2015年,我国已经有300多所高校增设社会工作专业,而在些高校中,专业师生应成为挖掘并利用的人力资源。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具备牢靠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指导方法,能够为高校学生工作注入先进的理念与技巧。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要求学生在机构实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反思。因此,高校社会工作可通过开展实习体验来帮助师生掌握助人技巧,充分校内师生资源,促进专业教学,从而弥补学生工作在人员方面的不足。

(三)建立高校社会工作制度

由于受当前学生工作模式的影响,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建立完整的高校社会工作体系。加之,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心理教育以及思政教育之间存有交叉内容,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在现行体制的基础上建立高校社会工作制度,一方面可使得学校社会工作不受学生工作模式的挤压,营造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可及时发现高校原先管理模式的不足和劣势,进而建立起共同学习、共同促进的和谐关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推动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一定程度上地增强高校学生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而对针对具体的融合路径,高校可立足于现行的体制建设及工作平台,促使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高校学生实际管理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为改革高校学生工作提供新思路、新目标和新方法,形成双赢局面。

[1]沈炜.论学校社会工作嵌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体系构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2]姚进忠,邓玮.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取向——基于嵌入性整合的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

焦娜(1986-),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江苏开放大学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辅导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杨艳丽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黄欢欢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