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当今我国武术道德建设

2016-11-26孙冬阳

长江丛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武者武德道德规范

孙冬阳

探析当今我国武术道德建设

孙冬阳

本研究从武德的概念出发,进一步探析武术道德建设质之问题并深入分析当今武术道德建设的原因,为当今武术道德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探析 武术道德 建设

一、武德之概念

武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武德”一词是中国古代军事伦理思想术语。始见于《国语·晋语九》:“有武德以羞为正卿”。武德是一种道德现象,故武德也就是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左丘明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对武德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武德有七,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是我国最早的条款性的武德标准。

自古以来,武术界都把武德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不断将其发展,使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武德的发展是应该与武术本身的发展相适应的。历代武术家都十分重视武德教育,尚武崇德乃武者之信条,它是武术界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在《武术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武德的概念作了初步的定义:“武德,即尚武崇德的精神,它是武术界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在后来的对武德研究的不少文章中也有许多对武德的定义,如周伟良把武德定义为:“在长期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赵钟晖对武德阐述为“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培育与规范下形成了武林之人应该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等等。在后来的对武德研究的不少文章中也有许多对武德概念的定义,然而,以往的武德概念比较模糊,且它所适应的对象也仅仅以“习武者”、“武术界”等词来圈定,但随着武术运动在当代得到了迅速发展,武术的分类越来越细,武术的价值和功能也在不断地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以不同的目的参与到武术当中来或者说有更多的人与武术发生着一定的联系。随之而来的就是武德所适应的个体范围不断扩大,它所体现的社会价值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武德的定义进行新的界定。当代武德的概念是指:在武术领域中或武术领域与其他领域发生联系时所有与武术发生功能关系的人所表现出的与武术有关的道德品质,同时它是调整武术工作者之间和武术工作者与非武术工作者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总和。

二、我国武术道德建设存在问题

现有武术道德规范科研成果中,基础研究相对较多。有关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研究成果尚待进一步检索。表现在研究方法滞后、研究目的模糊、研究范围偏窄、研究角度匮乏、研究内容明显浅薄,不具有时代性、超前性和适应性。

三、我国武术道德建设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中国武术的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是习武者自身的认识和武术道德体系的滞后性引起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度不协调性造成了目前的武德的发展问题存在。也就是讲整个国家的国民道德体系都是出于这样一个复杂的交汇、融合、嬗变之中,我们武术界的道德体系又何尝不是呢?无论如何我们习武者是不能脱离国家、社会、民族而独立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习武者参与了经济活动,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一些习武者误认为只要有利可图,得到实惠就行,武术道德操守通通可以漠然置之。

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大量引进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精神文明还存在较多问题。几千年来,中国武术始终给人们留下与行侠仗义、尊师乐道等相关的传统美德。武术道德也成为中国武术的精髓与灵魂,更是中国武术最高修为的追求。然而,武术的发展几经变迁,非但没有取得一个实质性的发展阶段,就连武术的灵魂——武术道德这一精神也被人们遗弃,习武者的精神世界也随之空虚了。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及道德理念对国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影响下,人民个体合理的需要和适度的消费逐步被扭曲、过度的生理需求所替代,物质、金钱的刺激使人们摒弃了原有的精神动力和社会理想。在武术界,以教拳为名,招摇撞骗、假冒正宗、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金牌”和成绩成了教练员和运动员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这种终极目标的导向下,人们的精神生活及价值观失衡了,导致了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中出现了真空。

传统武术道德由于其时代的限制,难免精华与糟粕并存、真理与谬误混杂,因而传统武术道德对当代武术道德产生正面作用的同时,也有其无法回避的负面影响。处在混合的东西方伦理价值观之中,难以让人分辨谁是谁非,出现了较多的道德行为漏洞,也导致了习武人对道德价值取向的迷茫与失衡。太注重个体而忽视集体,武术道德评价的缺失和武术道德调控机制的弱化等原因。

四、对策

面对目前国内外武术道德规范发展的现状,武术界应该积极合理的吸收与武术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实践资源,对于传统武术道德规范内容,应进行挖掘整理,继续深入研究,客观合理的吸取国外武技道德的优点,为我国构建一个相对科学合理、完善可行的武术道德规范体系做好前期工作。

[1]栗胜夫,寇建民,姚伟华.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科学,2005(1).

[2]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信阳学院)

孙冬阳(1982-),男,信阳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武者武德道德规范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宋茜做“武者”,我要做到最好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体系下的武者悲哀
新时代武者冯义民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飞檐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