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思考

2016-11-26李锦江

长江丛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转型

李锦江



基于中国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思考

李锦江

【摘 要】中国工业发展在世界大背景下,改革开放,开拓创新,近几十年取得了长足发展,正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从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高校常规人才培养方案与工业发展之间出现矛盾,教育必须转型。借鉴德国等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职业教育和地方高校并轨是教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学校定位与专业定位错层,专业定位可更加多层次、多方向。基于中国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在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方面应该强化社会供给侧改革,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布局和学科建设,在课程上不断修正其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造就具有适应社会能力和较强职场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教育改革 地方高校 转型

近30年,中国教育在工业革命的驱动下,教育的趋向与工业发展产生矛盾,教育转型已迫在眉睫,特别是专业性应用型的多学科性或单学科性大学和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都向应用型大学定位,转型求发展已成为中国教育的热门话题,新升地方性大学在迷茫中步履艰难。

一、高等教育“应用型”的成形

近20余年来,国外高教逐渐普遍重视实践教学,把教育直接与社会经济联系起来,同时也兴办了较多的强化技能的高职学校,就一般普通综合性大学也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实,应用型教育在中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大发展的欧洲就已经形成,德国更是其中的典范,应用型的产生本就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社会效应结果。恩格斯早就揭示了社会需求培植科学技术、教育与社会发展必须实现良性互动的深刻道理。的确,一切教育都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的,中国高层领导和专家考察德国高等教育后,很快提出德国式教育模式,并大力推进发展,中国虽然近三十年的工业发展已经形成可持续性良性模式,大量技能性和高科技操作性人才需求达到白热化,针对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也追究到了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的不协调的原因上,学生选择大学专业的取向也是应用性专业,从而,凸显高等教育的现代职能问题,国家教育部也作出了较为长远的思考,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和的要求。2013年6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天津推动召开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大会,600所高校进入转型试点,掀起了高校转型热,当然,这也是社会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从而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为此,也引起了学术界关注,纷纷展开研究和行动,而较多新升本地方高校经历了迷茫时期。目前,大多数有关应用型研究,从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才开始逐渐向微观层次深入,但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虽快,是否进入所有高校需要快速培养职业化应用型人才,值得进一步商榷。

二、高校定位应用型的思考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高教本是职前教育,是人开始从事具体社会工作前的准备阶段。专业性教育代表了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专业性和高深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属性,美国约翰.S布鲁贝克曾说:“高深的专业知识是研究高等教育一切问题、一切现象的逻辑起点”,应用型专业性教育应该是强调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行业性。而“应用”的解释是“适用需要,以供使用”。《宋书·袁豹传》:“器以应用,商以通财。”宋曾攻《洪州到任谢两府启》:“材不堪於施设,动辄乖宜;学多失於变通,理难应用。”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清丈·定步弓》:“丈田以步弓为准……照式各备数张,呈县验明印烙,方许应用。”可见,基于中国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在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方面应该强化社会供给侧改革,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布局和学科建设,在课程上不断修正其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造就具有适应社会能力和较强职场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亟不可待。应用型人才需求是肯定的,可以利用这样的人才把学校学到的深邃理论和操作性强的技能直接应用到工作中,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所以,在高校转型中,一致认为其培养过程需要校企结合,理论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强调在校期间的实验、实习,更甚强调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学分要求学生跟着教授体验工作过程,课堂进入社区、进入工厂、进入田间,等等这一切很符合职业高校的特征。当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发展各类结构变化和升级,专科层次的职业高校远不能提供社会需要,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侧调控下,人才问题的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教育体系应运而生,教育部曾在2013年就系统研究欧洲教育的现有模式,认为职教体系和应用技术大学对社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动力,由此,对我国高教作出的明确引导,地方高校转型为本科层次职前化教育。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型培养定位,实质办学方向就是办更高层次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性学校,和原有专科职业院校接轨,形成应用型“一条龙”,有利更好满足和服务社会需要,形成合理的教育层次结构。

但是,现有很大一批新升地方高校均是由师范性专科和中师等合并而来,师范性在现有地方高校是具备特质优势的学科专业,虽升为本科后新增很多专业,却毕竟是新办专业,基本没有知识沉积和优厚师资,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工厂和加工业等企业少得可怜,校企的实际结合就成了短板,也就导致有的专业被逼上弓,应用型畸形发展为既重视应用,又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双重职能,有的专家解释应用型人才不是只会按照计划做事的人,是既可做又可创新的人,那明显就是介于职业学院和学术性大学之间,培养的结果是不是有“高不成,低不就”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普通教育类大学转型是必然的,转型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但也并非是所有专业一味向“应用型”靠拢,所以,一所大学从宏观上统一定位为应用型有些不妥,而应该根据地方经济环境和专业特点进行定位,学校办学宜宏观界定为应用性、创新性本科大学,其设置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可为应用型或服务型,甚至也可有研究型,比如,师范类专业本身的就业方向就是教育行业,从事教育工作,胜任就是应用,投入就是服务,创新就是研究,简单地要把师字头办学定位也有些不妥,这就需要根据现有大学的办学优势而定,根据专业培养方向而定。

三、新升本地方高校的生存空间

反思我们自己所读高校的教育结果,确是理论比例过大,实操太少,导致今天课堂上能讲却不能实际操作,能用上的也只是所学的极少部分,如今的胜任是得益于大学所得智力发展潜力的后期的努力,与“双师双能”相聚甚远,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既需要操作人才,也需要创新人才,更需要双重性人才,高等教育已成为青年向往而又困惑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正经历着由求学需求拉动向社会需求导向的转变,新升本地方高校的生存空间在哪里?明显是就业率指挥着办学方向,而我认为,职校培养的技术人才基本能够满足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真真综合性高等教育还得从人文素质、理论知识、创新思维、动手能力方面为导向,以突出特色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升本地方高校为此必须随着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而转型,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兼备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如铜仁学院的转型发展就需要根据学科专业进行定位,部分专业实现校企合作,注重企业参与办学、校企联合培养,以及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建设,注重教师学术水平向建设“双师双能”教师队伍转变,组建校企合作的教育集团,有的专业没有条件,实现不了校企结合的话,就应该直接取消其专业招生。而“师”字头的学科专业,全面实现供给侧改革,面向服务区域的教师需求量进行招生,根据基础教育改革而实施大学教学改革,加强实习实训,大学教师分期分批到基层挂职、顶岗学习。保留具备优势的师资培养专业,选择性办好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几个特色专业,从而,做实做大,积淀形成辐射一方并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4]黄达人.大学的转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作者单位:(贵州铜仁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简介:李锦江(1962-),男,汉族,贵州铜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生命科学和学前卫生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