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视角看高校文化建设研究
2016-11-26丁菲菲张劲楠
丁菲菲 张劲楠
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视角看高校文化建设研究
丁菲菲 张劲楠
【摘 要】校园文化的建设引领着大学生价值观念与思想体系的建立成长,同时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优秀文化在学生中传承与发扬的宣传载体。本文将以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与融合为切入点,探讨分析在二者带动下高校文化建设的方向与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文化
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与融合
中华传统文化也叫华夏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中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具体概括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特征,代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熏陶中发展而成的。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代表与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观带来人文精神与理论基础,价值观则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社会传承途径,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借鉴,将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优秀文化加以融合,用传统文化易于百姓理解的优势推动价值观的深入人心,让价值观在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在完善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二者内化融合,最终得到人民的认同,构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文化建设作用联系
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的旗帜,它代表了高校的灵魂与方向,是学生培养和规范自身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它引领着青年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思维理念,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措施。任何具体的社会文化氛围都深受其传统历史文明的感染与滋养,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与特征,传统文化与美德深入到校园文化的各项教学德育工作中,学生通过日常生活教学树立起优秀的思想品德、道德理想,加强了自身的精神信念与文化水平,为新一代社会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带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与学生品德基础。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目的。高校文化的建设发展不仅取决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更需要社会价值观的引领,带动高校文化朝着进步、科学的方向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内在本质,代表着当今社会先进的文化需求与思想潮流,校园文化只有把握住核心价值观这一正确目标,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意识,才能避免在多元变幻的社会思潮中迷失,推动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建设。
三、融合视角下高校文化的具体建设措施
(一)拓展校园文化新的传播方式与层次
高校是教书育人之地,高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就应从大学生课堂教学的角度入手。运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契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授课方向传导给学生,同时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用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授课法加深学生的兴趣,带领他们参与其中,在交流与摸索中逐渐认识与体会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其次在校园实践中,通过班级、高校社团的渠道,开展核心价值观专题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理论,更能在教育实践中发展与升华对价值观的认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的动力与途径。以核心价值观为理念,在校园教育活动给的各个环节带动大学生的思想培育与观念导向,让学生在教学与实践中领会核心价值观与其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和谐、有序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强化校园文化交流的环境与氛围
学校要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与氛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在宣传和沟通中为学生创造高尚情操与品质的陶冶。一方面要积极运用报刊、广播、电台等校园传播渠道加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另一方面在网络等新兴媒介渠道上,利用大学生普遍对其兴趣深厚的特点,注重舆论阵地的建设,及时发布消息,宣扬精神文明。激发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讨论热情,在文化交流中加深对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认同。
四、结语
当今校园文化面临着多元复杂的文化思潮冲击,为维护高校文化环境与学生思想培养,以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为出发点,在校园全面推行核心价值观,发挥其引领作用,将有效带动学生思想底蕴的提高,完善高校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许春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创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1:1~4.
[2]郝琦.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促进[J].中国成人教育,2015,15:27~29.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丁菲菲,女,硕士,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劲楠,女,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创新基金《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视角下高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号:2014CXMGC01);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号:2012s2k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