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研究

2016-11-26司润霞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通俗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司润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研究

司润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来,一直引人关注。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出,当代中国革命的每一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同我们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密切相关。重新提出并强调这个问题,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途径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近年来许多学者就广义和狭义这两方面进行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实践和创新,使之通俗化、具体化、和生活化。

1.1 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从广义上讲,目前学术界中较有代表性的学者田辉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重视其基本理论的建设,还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不是理论掌握大众的单向进程,而是用理论指导群众实践和用群众的实践丰富理论的双向进程”;不是将所有人都培养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者,而是针对差异化的对象实现多样性的目的;其理论宣传不仅不会有碍创新,还会有助于理论宣传境界的拓展[1]。

1.2 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从狭义上讲,目前学术界在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论题的前提下,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体化、通俗化、生活化,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过程”[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被人民群众认识、理解、掌握、运用并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过去理论界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可以说,近年来的研究既是对前期研究的继承,又是一种拓展和深化。按照考察视角或划分依据出现了一种较具代表性的看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经历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19-1949)”“延伸与准备(1949-1978)”“第二次历史性飞跃(1978-)”三个阶段[3]。

第一阶段,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初步探索,涌现出以艾思奇、毛泽东等为代表的宣传普及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进行探索,开展了“出版‘毛选’、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工农兵学哲学和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等宣传教育活动,但后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导致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现象。

第三阶段,经过拨乱反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恢复和确立,由全民参与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成为一种自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集中表现为学习和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对这一活动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出现了最新理论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任务。从整体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大众化,需坚持正确方向,推进大众化,需满足大众需求。从长远出发,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根植大众心中。

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传播话语的通俗化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贴合实际、生活,涉及大众化话语。在大众化进程中,需重视理论通俗化,有效结合通俗化与大众化。在话语方式方面,由政治性文件话语,逐渐转向大众性话语,由抽象化转向具体化,把握群众自身语言,根据群众思路,以易接受性、准确性与朴实性的语言,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理论清楚化与明白化[4]。

3.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马克思主义要想获得群众认同,必须转变传播方式,激发群众学习兴趣和大众好奇心。与群众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与生活习惯相结合,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防止宣传教育的程序化和教条化,需创新传播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使人们清楚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如报纸和书籍,可配生动图片,促使理论内容形象化。或组织节目表演、知识讲座等形式,使大众化传播手段多样化。

3.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发挥人的主体性

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是以人为主体,发挥人的创造性、能动性与主观性。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群众自身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发挥主体性,不仅要传播价值观念,使大众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取向。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为推动社会发展,稳定党的政治地位,一切靠大众、一切靠人。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发挥人的主体性[5]。

[1] 田辉,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若干反思[J].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3):24.

[2] 孔朝霞,李晓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内蕴与实现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5-26.

[3] 申云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探索历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1-4.

[4] 刘世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大众化[J].科教导刊,2015(4).

[5] 徐鹏.浅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J].才智,2015(3).

司润霞(1989-),女,汉族,甘肃定西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内蒙古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G206

A

1672-5832(2016)12-0285-01

猜你喜欢

通俗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