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1-26张静
张 静
浅析新媒体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 静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各高校积极抓住机遇在新媒体领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但由于新媒体技术自身缺陷以及思政工作者认识不足和引导不力等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工作效果,对此,今后应积极更新观念、突出导向;融入平台、加强监管;提高素养、增强实效,以加强和改进新媒体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领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媒体”是相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向用户提供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兴媒体形式①,包括网络媒体、手机新媒体、新型电视媒体等等。它的出现及广泛使用,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和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引起了高校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简称“思政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于是他们开始介入到新媒体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由于新媒体技术本身的缺陷,加之网络工作机制不完善等,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如教育观念落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合理利用、使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并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平台不断拓宽
绝大部分高校都主动占领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并积极建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如校园网,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宣传主旋律,引导舆论和传播先进文化。同时,许多高校鼓励知名教授、教师、辅导员等建立工作博客,也鼓励社团、班级等建立群体博客,使之成为开放、交互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二)教育内容不断丰富
新媒体利用其广阔的虚拟空间,可以为高校及思政工作者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和素材,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许多高校利用主流媒体网站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为学生提供各种时事新闻和国内外大事的信息,还利用中国知网等数据网为学生提供社会科学、农业等领域的各类文献期刊、论文下载,以确保教育内容的严肃性、深刻性和可信赖性,进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而思政工作者则将新媒体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加工处理,并适时采用视频、图像、文章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这些信息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三)教育手段不断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谈话、讨论、社会实践等形式。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时空局限,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手段更为多元、具体。据此,许多高校思政工作者克服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地域限制,转而运用互联网、手机媒体等新媒体手段随时随地地开展教育,将学生关注的微信、微博、QQ等网络媒体形态变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堂”。同时,他们也将“单向灌输”教育方式逐渐转变成“双向互动”模式,侧重发挥教育者的引导和指引作用,促使大学生参与式、合作式学习。
二、新媒体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介入滞后
部分高校和思政工作者尚没有完全意识到大学生的日常交往和思想交流转移到新媒体上,也没有将新媒体充分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有些工作者没有深刻体会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交互、平等等特征,缺乏主动将新媒体主要特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念。还有些思政工作者对大学生身上所表现的新媒体特质把握不准,缺乏一种开放、包容的思维方式。同时,由于新媒体技术预留的强大自我创作空间,学生更容易在网上即时聚合和交流讨论,但真正、及时介入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并不多,往往是等问题不断扩大化才进行事后介入。
(二)引导不够,监控乏力
思政工作者参与新媒体的规模相对较小,对新媒体的运用熟练程度也不如学生群体,很难保证其与学生处于一个“共在”的新媒体平台,因此往往出现思想引导不够,监控乏力等问题。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主流和非主流、健康与不健康、合法与不合法等未经筛选的海量信息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行为的规范和心理健康,这加大了思政工作者思想引领的难度,也使思政工作者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新媒体领域下有关部门对传播的信息尤其是即时信息难以进行及时、有效地审查和监控②,致使某些不良文化泛滥,而思政工作者也难以有效地对此施行教育监督和网络监控。
(三)能力不强,效果弱化
一些思政工作者不善于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工作,对网络文化、网络语言、网络新思潮等掌握不多,无法与学生顺利、通畅地交流。部分思政工作者不善于透过纷繁的网络现象中把握本质问题,也就无法精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预测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趋势,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还有一些工作者未能及时提高业务能力和媒介素养,在对学生的信息控制和行为指导上显得力不从心,也就难以发挥新媒体在创新工作中的作用。以上种种能力的缺乏,都严重阻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而削弱了教育效果。
三、加强和改进新媒体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突出导向
思政工作者应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以积极的态度正视新媒体的工具作用,理性认识新媒体的强大功能,并利用新媒体带来的巨大优势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③。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熟练地运用新媒体,如建立班级群、班干部群、党员群等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且时刻关注学生微信和QQ空间更新,并利用微博、网络论坛等与广大学生开放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学生思想舆论。在现实教育中,可重点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强化教育内容的政治性,突显中国特色。如利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红色网站”、校园网等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可以设置象图文并茂、视听兼有等符合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或内容,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融入平台,加强监管
思政工作者可主动参与到如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中,经常与学生“共处”,既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情况,以创设活跃、轻松、愉悦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来进行引导,又能对非主流思想、负面言论、网络谣言等进行及时监控和正确引领。同时,各思政工作者之间、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职能部门如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等也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形成校内教育合力,给学生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网络常识,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维护好校内外新媒体环境的纯净。另外,也可促使高校与社会形成监管合力,即通过新媒体信息审查制度、各类新媒体犯罪打击、社会舆论宣传的主导等进行适时监督与引导,以优化新媒体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三)提高素养,增强实效
思政工作者应利用新媒体加强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工作者可多关注网络新现象、网络文字、网络语言等,努力做到与学生“无障碍”交流,即能够听懂学生的网络表达,也能用网络形式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思想等;也可利用新媒体平台有目的地进行信息收集和网络调研,展开深层次地研究,进一步摸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新媒体领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新媒体有效开展工作,并结合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研究,运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占领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守护好大学生的现实和虚拟双重精神家园!
注释:
①参见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3~4.
②参见白鑫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92~93.
③参王振友,赵星,石慧.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4):55~58.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2]刘东建.“新媒体”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J].泰山学院学报,2009(7):81~84
[3]李敏.多元、互动、沟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走向[J].前沿,2013(20):22~24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张静(1985-),女,湖南岳阳人,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