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音乐教育管理问题的思考

2016-11-26宋洋慧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艺术

文/宋洋慧

关于高校音乐教育管理问题的思考

文/宋洋慧

音乐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同时在人才培养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高校音乐教育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建议

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心灵教育、人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质是审美教育,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培养和完善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音乐教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价值,对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这已成为目前世界音乐教育领域的共识。

一、高校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一所高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遵循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吸引更多的生源,保证学校持续发展等问题,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直接关系。作为高校音乐学院来说,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等音乐专业人才为目标,是所有高等音乐院校共同的培养目标。但就具体而言,每所音乐院系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有的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多方面的,如能活跃在各大录音棚、演出场所的音乐表演人才、能胜任制作、编曲、配乐等专业人才等,培养适应流行音乐高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有的艺术教育系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能够从事基础的音乐教育,能在音乐对外交流活动中发挥作用的高等人才。有的艺术学院教育系提出了“专、通、雅”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对于教育系来说,“专”即每位学生要注重加强自己专业技能的培养“通”即学生除了学习自己本专业的技能外,对其他的技能也能够有所了解,做到融会贯通“雅”即音乐作为一种善于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陶冶情操,培养具有高层次的品格修养,避免低俗,根据多变的人才市场需求。

二、高校音乐教育的意义

1.音乐教育对情感交流发挥着重要意义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教育感化人、陶冶人的意义是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音乐家安波说:“音乐是语言艺术,音乐语言和生活语言是孪生姐妹,共同完成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的任务,音乐语言是传达感情的手段,也是表达感情的结果。”音乐教育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又是一个情感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它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感化人,净化人的作用。音乐教育不是强制地理论灌输,也不是枯燥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以审美对象特有的美的情绪、情感为纽带,使丰富的思想、伦理、智慧等内涵,与美的形态一起深深地潜入人的心灵,深入持久地发挥积极作用。

2.音乐教育对智力发展显示着重要意义

有人说:音乐教育不是赶时髦,她给人们艺术形式上的自我认识,她需要勤奋、耐心和奉献的精神,这一切在任何环境下都是极其重要的。夏克的杰作《新世界交响曲》。不仅仅是由于这个交响曲符合我们的欣赏品味,更因为它意味深长的内涵符合我们的目的。不仅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扩大了知识视野,加强了审美情趣和艺术方面的素养,对陶冶情操,完善提高气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其它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三、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艺术教育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不少大学的艺术教育机构是迫于政策要求被动建立的,因此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等均没有引起重视,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如该拥有多少编制,学校如何核定该中心的工作总量,艺术课程的教学条件如何保障,长远发展有何规划等均缺乏考虑。艺术普及教育是需要投入、短期内又看不到回报的工作,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条件支持才能发展。目前,在管理体系上,艺术教育没有很好的进行归口管理,日常经费短缺,必要的教学设备投入不够,一些学校连起码的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教室都没有,教学设施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仍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松散的状态。这些都影响很多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进而也影响了大学生审美素质、人文精神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音乐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由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归口管理不规范,因此,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流行的通病课程设置较为零散,没有规则,彼此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没有整体的构想。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该校现有老师自行选定,大部分教师依据自身的专长,没有从学生的要求、学生现有的音乐素质考虑,而随机选取一些内容,有些学校自编教材往往也是照搬别人的样式“照葫芦画瓢”,缺乏完整的、科学的配套教材。

3.音乐师资队伍匮乏

音乐教师在发展高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师在具备较高的音乐艺术素质同时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行之有效的专业方法,这样才能使其具有批判、组织、表达、交流的综合能力。但根据有关调查发现,还存在许多教师学历低、专业知识缺乏等现象。除了专业素质方面的欠缺,很多教师存在着固守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只会依据课本的古板知识教育学生、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音乐教育变得脱离现实脱离实践,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必说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长久发展。所以,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

4.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

由于目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实践水平不高,理论探讨不深入,对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导致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评价相当落后。直到现在普通高校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具有统一标准的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与评价制度,以至于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对于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规律没有标准可依可循。这样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性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不太关注。人们关注的还是一些表面现象,一些表演比赛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形成障碍。

四、加强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建议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应该追求的状态,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应该全面培养其综合素质能力,所以在高校教育中要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提上日程。学校可以安排专门负责公共音乐教育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讨论公共音乐教育2.建立科学统一、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

方式,制定完善的音乐教育计划。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来说可以将公共音乐课纳入到学生的必修课之中,而对于条件稍差的学校可以在选修课之中设置公共音乐课。

根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调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和发展规划,建立统一的、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样,会使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通畅、有序,更加有利于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有效实现。

3.提高设施条件,完善音乐课程体系

由于高校音乐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的角落,所以除专业的音乐学院之外,其他学校音乐设施都非常简陋,缺乏音乐学习的氛围。在公共音乐教育发展堪忧,音乐教育摆在高校教育的重要位置的情况下,高校要注重提升学校的音乐设施,为公共音乐教育开展创设条件。首先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人数配置合适的音乐教室数量,为开展音乐教育提供场地支持,然后应该按照标准配备音乐教室条件,安置多媒体设施以及其它所需要的乐器。在音乐教育的硬件设施打造完成之后学校要完善学校的音乐课程体系,从“软件”上对公共音乐教育提供支持。在音乐课程体系设置上学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设计课程上可以设置基础班、强化班和难度班等,在基础班中主要针对一些没有音乐基础的同学讲授基础的音乐知识,而在强化班和难度班中所讲授的内容就具有一定的高度,针对具有一定音乐基础,希望在音乐上能够继续发展的同学。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选拔要提高要求,挑选专业对口、专业技能高的教师,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音乐素质的教师,平时要多举行培训活动并为他们提供尽量多的学习机会,对音乐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向他们传输现代先进的教育方法,扩大音乐教师的视野。为了培养全方面的音乐教师,要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要对练耳、乐理、作曲、音乐鉴赏、视唱等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还要具备较高的教师技能,能够科学地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5.建立健全音乐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检验老师在一学期内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的评价,以量化的形式来测定和衡量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的重中之重。

总之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的推广有助于德育和美育的双向发展。让所有教育对象都受到音乐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是当代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

[1]王圣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

[2]邹联丰.论艺术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7.

[3]吴岚.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管理模式探讨[J].教师,2011.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音乐艺术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纸的艺术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爆笑街头艺术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