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惠龙诗境·风景系列作品中的怀旧题材

2016-11-26孙秋芳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洱海大理古镇

文/孙秋芳

马惠龙诗境·风景系列作品中的怀旧题材

文/孙秋芳

每个年代都有其标志的东西,比如80年代的四大天王,90年代的还珠格格,00年代的TFBOYS,我想马老师生活的年代也有他所依恋和追忆的贵如珍宝的东西,当然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圈。可以是与他一同长大的房子,可以是当时八百里清澈见底的滇池,可以是穿梭着解放牌自行车的昆明。马老师说:“每个画家在风景写生中是有选择的,这样的选择就是个性的倾向,艺术中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有不同思考,它的魅力在于不同结果。个性就是差异,有文化承载的个性是有品位的。”

油画;风景;古镇;大理

一、楚雄的山谷系列

云南楚雄地区的构造剥蚀低中山缓坡地貌造就了特殊的自然形态,恢弘壮观的外表下隐藏的更多的是农民生活的不易。这里的土地地形复杂,常年严重缺水,农民们都是靠天吃饭,而水是生命之源,因而马老师常常在他的画面上有意识的加上一个池塘,希望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农民的生活幸福美满。

楚雄是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已经为人所熟知,他们更是淳朴善良。或许马老师洞察到了这一切,在这批楚雄山谷系列的作品中总让人看到一种故土情怀,这种情怀来自土地、房屋、山间、湖泊、天空、云朵,更来自他的内心,每一幅风景里都充满了浓重的人文气息。画面中虽然出现的是刚刚被新粉刷过的老房子,苍然白落,但却全然没有一点新的感觉,反而像是经历了很多个春夏秋冬,一间间仿佛错落的情感散落此处。我想大概马老师想起了自己儿时住过的老房子,陪伴他童年的老房子,才会画出了“情入感出”的此番景象。村落里、田间里行走的农民各司其职、忙忙碌碌,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收割、有的在挑担、有的则在背着手晒太阳。田里的牛羊更是栩栩如生,还有湖面上漂浮的群鹅你追我赶。他不是希施金,但又最大限度的保留风景的真实。画面中那些被主观组合在一起的风景元素和生活在其间的人,那些被刻意留底的土地和天空,那些被线条强调的田埂、树林和山间小路,都在述说作者内心深处的家园。

马老师这个系列的作品就像一瓶香水一样,前调是初看此作品的初感,清新、脱俗,是不错的油画风景作品,但却不是作品真正的味道。中调是继前调之后而存在,是作品的精华之所在,会让人细细的去品味其中的细节和魅变。尾调也就是作品的余香,在回过神来将作品重新审视一番,又会读出不一样的东西。在经历了风景的三个香调之后,仿佛观画的人穿越了,也随着画笔进去风景里走了一趟。出来了的时候虽然空空如也,心里却是满满的都是依恋。马老师所画的山谷里的村庄好像是在某一个地方真实存在的地方,世外桃源一般,那里的人无忧无虑,简简单单的生活着,而我只能在有魔法的水晶球里观望他们。这也许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也许是因为马老师初试牛刀,也许是马老师当时不同的心境,画面会给人感觉稍有压抑,大多给人感觉像是描绘的雾蒙蒙的、雨前或者雨后的景象。也正是这种压抑的感觉更加映射了马老师对所绘风景自由感的聆听和追求。

二、大理的岁月古镇系列

大理是一个有历史文化的城市,到过那得人都会喜欢上那里。不单单是喜欢那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云雾缭绕、林木葱郁、山水接壤,如仙境一般。人们更喜欢这个城市的文化,当双脚踩着大理古城的石头路,会不觉想探究它的故事。也许现在眼前看到的是流浪歌手、七彩斑斓的夜市、形形色色的路人、奇装异服的文艺范,这就是这个城市现在的文化,看到这一切的时候马上回想到六十年代这里又是什么样子?是否墙上还没有流沙、是否街道还没有现在光滑、是否现在卖绣花鞋的老人也曾是最美的金花?当静静的穿梭在古镇中看到一种岁月的流逝,一种沧桑感。

马老师曾多次在大理写生,可谓是对古镇“情有独钟”。于2014年4月4日在大理写生的时候说:“我很早就钟情于大理,七十年代第一次来到大理,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里,看旧日的屋檐在阳光里闪烁古老的记忆,听风拂过青苔绿瓦,之后又到过许多次,八年之后再次重返古城,依然那么美。海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时常站在洱海边,听前世的声音,洱海的天空总是蒙着一层犹豫的蓝,水面映着彩云的身影,如梦境一般,让人流恋往返,如痴如醉……” 于2014年4月15日在大理沙溪写生时说“沙溪印象,一个古镇的传说,昔日的茶马古道,地面的石板路上还留着马蹄印,仿佛马帮刚刚走过,远方传来一串串铜铃的声音和赶马人的山歌小调……”于2014年4月16日说“古老幽静的小镇,是一方净土,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市井的热闹,这里可以无拘无束……”于2015年3月22日在大理喜洲写生时说“古老幽静的小镇,与天地、山水融为一体,在日月交替中,散发出古朴的气息、积淀出动人的故事,我们又再度来到喜洲,忘不掉的美好记忆,走在青石板的路上,春风拂面,青瓦白墙之间留下斑斑痕迹,时间的流逝让古镇更加有沧桑感……”他喜欢画老墙,更喜欢老墙背后的故事。

三、以描绘洱海为主的如梦湖泊系列

初到大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绵长清澈的洱海,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从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马老师说在洱海湿地,看到大片的湖水及湿润的草地,白云飘过的天空,海的天空总是蒙着一层忧郁的蓝,远处的帆船以及水中的倒影,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仿佛梦境一般。深入水中的枯树,浅浅的水草,任性的芦苇荡都是洱海美的隐藏。于2014年4月2日马老师在洱海写生完成时说:“洱海的作品,彩云飘过如镜的湖面,微风里闻到树叶小草的清香,如梦的湖面……”

相对于画晴空万里的直接,他更喜欢烟雨朦胧的诗意。在他的笔下,大理那些长着野草的没落民居是湿润的、被温柔的烟雨笼罩着。马老师的如梦湖泊系列作品,尽管表现的是大理最常见的一草一木,但这温润的环境并非自然所赋,而是来自艺术家心执画笔。

四、结语

当我们用双眸来看这世间的万物,我们会不觉剔除自己不喜欢的一面,而保留美好的瞬间。马老师在作画的时候也是如此,他会很主观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景,如果我们看不到实景就看马老师的作品,我们根本看不出马老师到底删除了哪些景,又粘贴了哪些景,而是看到这些景缺一不可,每一区域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是绘画的主人留给了我们最想看到的部分。

孙秋芳(1990.08—),女,山西晋城人,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洱海大理古镇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洱海月下
洱海,好美
洱海
想念大理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