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2016-11-26丁嵩山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节目主持类节目主持人

文/丁嵩山

试谈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文/丁嵩山

电视人物访谈是一种互动,因为在访谈当中,始终存在着交换和共享,共同承担责任,共享感受、信仰、动机以及信息。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嘉宾接受采访,交流自己的故事和情感;节目主持人调控、把关,调动对方谈话的愿望和兴趣,双方共同构成节目的核心和灵魂,共同营造了一个信息和情感交织的“气场”。特别需要注意的,电视访谈节目这个“气场”非常宝贵,一旦被破坏,后期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因为嘉宾不是演员,即便是,那个当下的情绪、情感也是不能模拟和恢复到自然无痕的。为此,对于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来说,语言风格是平等对话,互相倾听,真诚理解的重要前提。

一、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类型

目前中国电视访谈类节目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各级电视台为获得更大的观众群也推出了名目繁多的访谈类节目。各具特色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果按其语言特色和个人性格魅力分类,大体可以分为儒雅型、严谨型、恬美型和幽默型。

1.语言儒雅型

即以举止的端庄、自然、典雅,以及知识的广博和丰厚见长,在主持过程汇总往往如行云流水,波澜不惊,具有超凡的应变能力,时常给人以知识的启迪。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2.语言严谨型

即以行为与谈吐的庄重和严谨著称,其主持的过程以理性的阐释为主,往往以论理的深刻、逻辑的严谨取胜。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的多位主持人都属于这一类型。

3.语言恬美型

即以表情的恬静、娇然,以及语言的娴雅、温馨给公众留下美好的印象。这类主持人以女性居多,比如《鲁豫有约》的陈鲁豫。

4.语言幽默型

即以举止和语言的幽默、诙谐充盈于主持过程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再者方面表现颇为不俗。

二、访谈类节目支出人语言存在的问题

1.主持人的语言角色定位混乱

有些主持人把戏剧表演的技巧直接地应用于节目主持上,给人以做戏、为说话而说话的感觉。但是,节目主持不等同于舞台表演,一个节目主持人应该更多地找到记者的心态,而不是找演员的感觉。节目主持艺术实质上是一门用语言表现节目或栏目思想的艺术,表现真实的自我能力、自我素质的艺术。也就是说,主持人作为节目和受众的中介,以自身的学识和智慧为根基,通过语言和体态语驾驭节目进程,有效地实现节目传播的目的。主持人的语言行为如果与语言表演搅在一起,既影响主持人主体心态的准确定位,也影响受众对主持人特定的文化身份的认可。

2.主持语言的失度

谈话节目中使用的语言有一定的规范性,主持人的语言是面向大众,有一定影响力的。应该保留口语的通俗性、简洁性、生动性、灵活性的特点,兼有书面语的规范性、集中性、有序性。

3.主持语言与节目不融合

主持语言要努力达到的境界是:不露痕迹地把主持人个人的感觉说出来,又要把主持人淡化,每句话似随口说出,却真是想说的,又是观众想听的,是节目所需要的。同时,主持人再跟现场嘉宾、观众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还要注意把握谈话的节奏,活跃现场气氛,以及协调谈话现场谈话这之间的关系。

4.主持人语言能力不足

在言语表达方面语音不规范,吐字不清晰,用声不自然的主持人似乎并不鲜见,实在是有伤大雅。而表意不准确、传情南辕北辙的也不乏其人。本来人们希望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具有交谈的风格和个性化的特点,可是,现在有的主持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小声絮叨,喃喃自语,或“低平空”的固定腔调。从一定意义上讲,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活动应该使观众在获得各种信息、审美、娱乐的同时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三、提升访谈类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策略

访谈类节目的核心在于主持人, 而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则能够直接体现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所以, 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高度重视主持过程当中的语言艺术的体现。

1.提升语言的灵活应变能力

对于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来说, 主持过程中的语境比较复杂,主要体现为现实语境和虚拟语境。语言交流是访谈类节目的主要内容, 有时没有交流的对象则需要主持人在一种虚拟的语境当中进行主持, 这就需要主持人事先拟好稿子然后根据稿子进行主持。对于节目当中会的交流而言,主持人往往会采用即兴的语言进行主持。目前有很多访谈类节目都是在观众的参与当中录制,主持人需要跟现场的观众进行互动和引导。这就要求主持人在除了预先拟定的大纲之外, 还需要临时向嘉宾提出一定深度且有意义的问题, 进而实现驾驭场面、深化主题。

2.掌握节目节奏, 利用语言推动节目发展

主持人深层次地参与到节目中才能够体现出主持人的主导地位,才能够将话说得更加鲜明、准确和直接。主持人的语言既来源于节目,又能够为节目的升华做出贡献。如果主持人没有真正投入到节目中,将会和节目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状态。

3.利用亲和的语言,改善节目氛围

在访谈类节目当中,主持人需要和嘉宾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话。因此,需要主持人体现亲和的态度,以此来缩短嘉宾和主持人之间的距离,让一些观众和嘉宾消除在镜头面前的不适应和紧张感。除此之外,主持人还需要创造平等的交流环境,消除主持人在观众心中的不平等形象。最近几年,各个电视台都在尽力打造并包装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以打造出具有明星效应的主持人,这就造成主持人和观众之间形成了一层无形的隔阂。这时,就需要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利用合适的语言来改善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和关系,体现自身的亲和力,让他们感受到平等的交流。

4.改善个性化语言的使用技巧

利用个性化的语言并非是指运用个人化的语言,而是使用因栏目而立起来的语言或者贴近栏目风格的语言。语言不仅仅是书面上所指的语言,语言包含语势、语感、语调和语气,在说话时的轻重急缓、抑扬顿挫等,都是书面上所无法表达的语言。主持人再节目主持过程中的语言表达也必须要体现鲜明的个性,成为一个因语言而成名的主持人。

总而言之,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是否具备良好的语言艺术是节目是否具备观赏性的主要因素。访谈类节目的最终目的是主持人利用语言表达和倾听的能力,通过适度引导,让观众、嘉宾达成良好的交流。主持人可以通过“语言灵活应变的能力”、“利用语言把控节目”、“改善语言的亲和力”和“使用个性化语言技巧”这是个策略来提升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进而体现节目的艺术意义。

丁嵩山(1991.04—),男,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节目主持类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少儿节目主持特点及素质培养分析
广播音乐节目主持艺术表现与主持方式创新
广播谈话节目主持艺术思考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