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2016-11-26彭凌云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文/彭凌云

试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文/彭凌云

事业单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组成部分之一。事业单位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审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要想令我国事业单位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将这些问题加以解决。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审计

作为单位管理、运行、发展等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依据,财务内审工作管理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单位财务活动的安全运行。为此,需对财务内部审计相关信息进行认真收集、有效利用及科学管理,以此更好地服务于单位,这也是单位财务部门的主要责任。为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必须实现财务内部审计管理规范化、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并完善财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份强有力的保障,才能实现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内部审计相关概述

所谓内部审计,指的就是建立于事业单位内部的,专门对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查的一种财务评价体系。内部审计既可以应用于本单位的内部检查,监督,评价;也可以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性做出公允性的评判。在事业单位中的内部审计信息和外部信息是对称的,单位内审计信息是由本单位独立部门与财务机构进行收支,与经济活动的事前的时候,进行评审。简而言之,事业单位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就是一项监督本单位的经济监督工作。二、事业单位财务内审工作的重要性事业单位没有国家管理相关职能,是有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国家全款,差额补款,自给自足三种。内审在我国事业单位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保护国家财政法规,调整单位财务管理。要想令我国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将公用自己的使用效益最优化,就必须对原有内审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加以完善。同时这也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将原有的内审进行全面强化,不仅能够将事业单位的详细收支弄清来源和方向,还能够及时的发现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违纪现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国有财产的完整性。另外,在单位内使用内审,可以令单位内的财务报表更具有公允价值,使事业单位的效益增加。

(2)发挥财政资金消息,保证宏观调控可行。由于在我国事业单位资金渠道来源较为特别,致使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的相关效益没有在最大程度上加以发挥。通过内审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对事业单位中的各项资金实现有效管理。将被审计方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从根本上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进行有效提高。除此之外,在事业单位中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将在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漏洞进行有效解决,帮助先关部门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将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在根本上加以提高,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弘扬正气,将原有反贪防腐体系加以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由监督型政府正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将官僚主义,享乐之风,严厉打击。通过财政,审计等有效手段,将这些歪风邪气扼杀在摇篮中。国家通过外部法律手段,对这些不良之风进行根本性的遏制,和外部手段相比,内部审计从根本上就将国民经济加以保护,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事业单位财务内审工作管理措施

1.加强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完善财务运行机制

为对交通事业单位支出管理进行有效规范,需进行支出标准与定额体系的科学建立,这就要求在标准制定环节必须实现其合理性。在支出指标制定中,应避免标准过高,无法实现财务资源支持,进而浪费大量资金。要求必须以往年水平为前提,且与现阶段消费水平相结合,进行定额的适当调整。在定额标准制定过程中,因预算单位业务性质存在一定区别,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准的合理制定,避免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出现。

为实现有效控制交通事业单位收支问题,需进行审批权限、财务审批制度的合理设置,且利用财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对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公开、公正性全面提升。要求严格遵循单位审批规定确定各项支出制度,坚决抵制规定没有的支出报销项目,规范财务管理操作行为,完善财务运行机制。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收支行为

首先,建立与健全财务管理机构。按照业务工作量,单位需对其财务管理机构加以完善,合理配置财务会计人员。并根据管理权限,做到合理设置岗位,职能分离,如会计与出纳分离。

在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单位财务活动应在管理者领导下,由财务部门实施管理,要求其具有统一性。单位负责人需负责会计工作与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在建立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与有效实行中,各个部门、员工需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其次,建立与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财经法规、财经纪律与财务制度对单位生存、发展极为重要。在与单位经营状况充分结合的前提下,必须建立与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此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3.做好年度预算,强化预算约束

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结合单位发展计划与发展战略目标。在单位高层领导下,以财务部门为主体,有关部门充分参与,进行年度预算的合理制定。各项开支,尤其是大数额需严格遵循预算执行,避免超支现象的大量出现。

4.强化收入管理

严格按照单位管理制度,由财务部门对各项收入统一核算与管理,并及时复核收入情况。其他部门与个人则无权进行任何款项的处理,避免证证、帐账不符。同时财务部门还需对各类票据进行统一管理,明确专人或兼职登记与管理票据的购买、印制、保管、领用等。通过票据登记薄的设立,可进行详细登记,避免空白票据遗失与窃取。除此之外,需对原始凭证与原始记录进行准确核对,通过专人审批,做好有关凭证工作的保管与归档,为后期查询提供便利。

5.健全组织,强化内部审计

为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单位应健全组织,进行财务内审人员的合理配置。同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财务内审工作。在财务内部审计工作计划每年制定中,需对审计重点内容、时间范围加以明确,有机结合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并将内部审计与各个部门间的监督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对单位经济管理行为加以规范。同时,利用审计与审计调查及时发现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选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单位财务管理能力。以财务收支行为规范为起点,全面审计单位经费收支情况、会计资料等相关内容,通过财务收支管控能力提升,达到提高财务核算准确性与自觉守法的目的。同时,针对目前单位资金使用情况,重点审计大额资金等,这样不仅能够达到全方位覆盖财务管理的目的,更能将审计工作的重点凸显出来,是单位财务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有效提升的保障,是合理利用资金的前提。

6.规范程序,提升内审效果

作为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单位财务内部审计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制度,规范其操作程序具体如下:按照单位经济活动实际情况,进行审计项目计划的合理制定。在实施审计项目前期,可通知被审计部门,如找出问题可及时向单位与相关人员进行汇报,并提出合理建议。审计终结则需进行审计报告的书写,并听取被审计部门的建议,随后送达审计意见书。并将风险导向审计适时引入。因单位固有风险因素将对审计风险造成极大的影响,如常见风险往往由财务人员素质、业务性质等产生,同时内部控制风险因素也会对其财务管理的准确性造成重大影响,如错报账户余额等。适时引入风险导向审计,能够对审计人员将制度作为前提的抽样审计缺点加以弥补,又能优化配置审计资源,避免错报等问题出现在会计报表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建设情况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对原有内部审计制度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这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虽说在现如今,我国事业单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内部审计一定能在事业单位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

[1]邓春梅,董来公.论内审质量控制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内部审计,2005(07).

[2]申富平,王砚书,董丽英,郭颖.国家审计推动国家良治之现状调查与路径选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06).

[3]魏丽.明确目标大胆创新——通过“走、转、改”来提升内审工作质量[J].时代金融,2013(12).

[4]王世华.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审计作业标准化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内审质量[J].科技视界,2012(32).

[5]张古军.做好当前财务管理和内审工作的几点思考[J].江苏水利,2006(10).

(作者单位:通许县农村财务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