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洞”形态雕塑在现代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2016-11-26韩子棹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孔洞空洞形体

文/韩子棹

“孔洞”形态雕塑在现代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文/韩子棹

论者主要通过对现代中、外公共雕塑形式风格,对矗立于现代公共环境当中的部分雕塑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自己受中国古代玉石透雕形式启发,运用镂空手法进行创作尝试的体会。旨在在继承中国古代雕塑沉雄、浑厚的语言风格特征基础上,借鉴西方现代雕塑简洁、明炼的形式特点,给予现代公共雕塑艺术形式以更多“趣味感”、“形式感”、“现代感”,以使中国现代公共雕塑更显“民族性”,更具有“本土化”特点。

孔洞形态;雕塑;公共空间;应用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和建设中,一种远古就有的自然而生的艺术灵性,牵动着人们的情感精神内容。带有“孔洞”的装饰性雕塑在景观雕塑和园林雕塑像音乐一样回旋在现代都市的空间中,人们可以靠各种体验去感受这种空间意识。使公共空间凝聚着诗一样特有的灵性,展示着自身特有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

一、以无锡蠡园雕塑山羊为例,与古代雕塑石羊进行对比、参照,镂空手法运用于现代公共环境中,强化了雕塑的装饰感、趣味性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雕塑家对空间越来越多的关注形体与空间的交流开放,在形体中间渗入了区别于外围虚空的孔洞,东汉石羊雕塑(公元140年,出自山东临圻县石羊岭)造型讲求“团块式”构成,包括对羊角、羊腿的“浮雕式”处理,都依附于大块的岩石当中,而现代雕塑家对羊角和羊腿进行夸张、变形,使其符合现代园林环境需要。在装饰动物雕塑的夸张、变形过程中,“空洞”的形态更能表现出体量的强度和生命的韵律,使美的因素更集中,更典型,更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同时空洞也能削减雕塑作品体积庞大给人带来的笨重感,使雕塑变得空灵、通透,另外它也能加强雕塑与环境的有机联系,使之更好的融入周围的空间之中。

传统雕塑实际上只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形象,空间只是被动地随着实体的变化而对其进行围合,形体本身是独立和自制的。借鉴西方立体派雕塑创作手法,在动物的造型上打开透空,雕塑作品中的动物变成了被实体的外轮廓所限定的透空的空间形态,以形体的关系来限定空间,以空间来表达形体的内容。

二、“孔洞”雕塑创作分析

受中国古代玉雕空洞的启发,论者对雕塑空洞的视觉元素的分析研究:

由于其装饰性和“意象化”特点,中国古代雕塑在艺术处理上有意避免西方古典雕塑艺术以“逼真”和“超写实”作为最高目标的深入刻画,它更强调作者内在精神意趣的表达。

结合中国古代镂空玉雕形式,对公共空间中带空洞的雕塑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是以为现代公共雕塑创作的重要领域。

雕塑并非要是实心的,沉重的和自身具有不朽意义的,它可以是空心、骨架式的。把中国古代雕塑中沉雄、浑厚的形体语言特点转化为空灵、通透的具有现代雕塑形式语言的公共雕塑放置于自然环境当中,起到点缀、协调公共环境的作用,使雕塑与环境构成的景观和谐统一。

空洞的大小、方位、形状以及肌理效果综合对观赏者的视觉心里产生影响,由于它是由有机实体围合的一个“虚幻”影像,其出现使雕塑的整体结构规律出现变异,因此不能只是在塑造手法上简单的“挖空”或“透通”,因为一个空洞的出现,所传达出的涵义与团块状实心形体有截然不同的美学内容。

位置关系:

中国古代南齐谢赫所著“六法”论提出“经营位置”的理论,雕塑中“空洞”的位置关系在雕塑形态中的美学地位也至关重要。例如雕塑家林岗的作品“品”,以中国文字本身结构为基点,进行图像化处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品”的空洞的所在正好是中心位置,形成了视觉导引性和醒目性,因此空洞的位置关系是雕塑空间中的第一重要元素。

“空洞”的位置形态存在于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中,它在两种概念的雕塑范畴中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具像人体雕塑中挖空的胸部或腹部,基本服从于人体的自身形态规律,空洞的位置有明确的指向,袁源的雕塑作品“东方韵”和韩美林创作的“母子之情”就属于具象雕塑范畴的空洞类型;在抽象雕塑的概念范畴中“空洞”的结构则成了意象的产物,意象雕塑需要雕塑家对作品有强烈的主观创造能动性并对其空洞位置确定应当表现的胸有成竹,因为视觉的稳定性是由雕塑的构图和形式决定,而人体构造中形体的中轴线在视觉中右侧通常又重于左侧,因此在抽象性空洞雕塑构造中,通常单体空洞的圆雕作品的左右位置应偏于左侧而不宜过份居中,如果空洞的位置安排是上下关系,同样也应当避免平均化处理,此外还需借助改变雕塑形体的客观比例,故意缩短或加大实际物象的尺寸,这样也便于在构图上“造势”,以符合视觉欣赏习惯和公众的视觉稳定心理常态。

“六法”论古代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论绘画六法:①气韵生动,意味着绘画创作上的主题明确,表现对象精神状态的真实和深刻。②骨法用笔,意味着绘画创作上描写形象的笔致与线条运用的自如。③应物象形,意味着绘画创作上选择对象的合度,观察与塑造形象的深入细致,正确和概括。④随类赋彩,意味着绘画创作上必须根据具体对象,作必要正确的施色。⑤经营位置,意味着绘画创作上素材的取舍与组织,画面的构思与安排。⑥传移默写,意味着模写技术的掌握,并要求在绘画创作上能够批判的接受遗产和发扬优良传统。

[1]温肇桐,中国古代画,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10.第26~27页.

[2]李泽厚.美的历程[M].文物出版社,2000年.

[3]里德著顾时隆译.[M].亨利.摩尔.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年.

[4]许正龙.雕塑学[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

韩子棹,男,汉族,陕西西安市人,文学硕士,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教师,研究方向:现代公共雕塑与动漫设计制作。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

猜你喜欢

孔洞空洞形体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玻璃浆料键合中的孔洞抑制和微复合调控
鸡霉形体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冲击加载下孔洞形成微射流的最大侵彻深度
臭氧层空洞也是帮凶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