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2016-11-26文/壮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汉语创设阅读教学

文/壮 杰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文/壮 杰

西藏乡村学校的学生学习汉语语言环境比较差,汉语是学生除了学习母语之外的第二个语言,因此,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好符合乡村学生学习含汉语的教学环境,不能照抄、照搬城镇学校的教学方法。汉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法;听说读写

一、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对乡村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正确的拼读方法是学习汉语的首要条件。所以对乡村学生首先必须进行听力训练,幼儿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黄金阶段,教师仅仅抓住这个阶段进行语言教学。教师的语音要符合普通话的标准,口型和拼读方法要正确无误。教师的误读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语音读法。所以教师要准确无误地拼读好,因为小学生是喜欢模仿,这是所有小学生的共性。模仿是小学生学习的方法,那么模仿的对象要做好。除了教师的朗读和对学生拼读进行听力训练之外,还有通过校园小喇叭,诗歌朗诵等活动的参加来丰富发展学生的语音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除了以上的听力训练法之外,对学生学习汉语言的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语言环境。比如通过听故事即启发学生和教育学生,又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对乡村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学生要掌握丰富的汉语词汇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要制定好说话场景;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基础的说话训练,反过来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相互之间的对话训练。在班内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增多学生说汉语的时间和空间来提高学生汉语说话能力。学生在运用汉语的同时汉语在他们的身上活起来,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在汉语说话的过程中由于所学词汇的短缺和汉语语法知识水平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用词不当,组词不妥、主谓宾颠倒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要取笑他们,要宽容地纠正学生的用词,要耐心地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汉语说话中的用词问题,及时纠正,鼓励学生运用汉语的积极性。学生在运用汉语说话的过程中,丰富汉语词汇,提高接受信息能力,激发他们不断学习汉语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阅读是语文的基本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生阅读现代文学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阅读教学分为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语文教师经安排布置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汉语综合能力。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的平台和空间。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技能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要会听、会读、会说,同样要会写。通常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写字能力。藏语文法里关于听说读写方面关系的话里充分体现写字的重要性。即“文章构思能力再好,不会写字就如断臂的英雄,无所作为”。所以写字能力是,听、说、读的基础,不容忽视。如今随着电脑的普及,教师对汉字书写方面的要求往往忽视,直接影响学生的书写能力,电脑的运用也有它的利弊,教师不要把汉字书法的美观价值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搞垮,书法在汉字的悠久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仍有很高的学问和审美价值,电脑永远替代不了人。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书法的审美价值和无穷的魅力,让学生书写整齐规范美观。对于西藏乡村学生来讲,因为藏语与汉语的书写笔画上有很大的区别,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汉字书写过程中掌握汉字本身的书写规律,给学生奠定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有的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①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③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结束语

汉语是藏族学生除了学习母语之外的第二个语言,由于语言的障碍学生学习汉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好符合农村学生学习含汉语的教学环境,不能照抄、照搬城镇学校的教学方法。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后开辟出具有农村学生学习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采取具体的实施措施,具体的问题用具体的方法解决。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1

[2]朱兰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0, (56) .

(作者单位:西藏芒康县如美镇卡均村小学)

猜你喜欢

汉语创设阅读教学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