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适应问题

2016-11-26崔炳利

长江丛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挫折竞争情绪

崔炳利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适应问题

崔炳利

高等院校毕业生都面临就业选择问题,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引发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引导大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更好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具有现实意义。

大学生 就业心理 适应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择业使人焦虑痛苦、剥夺人的安全感、促使人想要逃避,因为你必须选择,无人能代替你选择,且须由你对选择的后果负责”。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学期间缺乏相应规划,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什么,缺乏目标而导致的无所适从心理。求职过程中简历投出无回音导致的不踏实、焦虑心理。求职期间同学间相互比较而产生的不服气、自卑心理。因父母亲的期望值过高、害怕回家乡工作等而产生的焦虑心理。也有部分学生担心自身缺乏竞争力,害怕人际关系太复杂,不敢迈入社会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巨大的就业压力也导致近年来考研热、考公务员热、出国热持续增温、甚至出现零工资就业、啃老族,校漂族等非正常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

一是从众心理,多数大学生存在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心理。在求职过程中缺乏主观判断,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就是好工作;多数人不选择的工作自己也不选择。结果,忽视了自己的特长,放弃了自身的优点,失去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机会。

二是焦虑心理,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应对压力能力较弱,很多大学生入校时就有对将来就业的担心,这种就业压力随着年级增高而呈上升的趋势。

三是自卑心理,有些大学生对自身评价过低,轻视或低估自己能力的,表现为缺乏自信,缺乏勇气,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敢竞争。在这种心理主导下毕业生应聘时就表现得没有信缺乏勇气,也不敢对单位提出合理要求,甚至对于单位开出的不平等的协议也闭着眼睛签约。

四是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有些学生有盲目地自我评价过高的心理倾向,即为自负心理。在选择企业时,他们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而一味贪幕“大企、名企、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这些单位不予考虑,从而错过合适的就业机会。

五是攀比心理,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择业时的各种综合因素。以谁去了知名度高、效益高的单位,谁去了大城市或高层次部门作为自己价值的标准,在比较中产生的心理失衡问题。对于求职过程中他人的成就既羡慕又敌视。有些同学对别人的成讽刺挖苦,导致同学间关系恶化。

三、大学生应树立的积极择业心理

一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天生我材必有用”敢于竞争是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成为主导,大学生必须在心理上同“铁饭碗”的传统用人模式告别。大学生不光要敢于竞争更要善于竞争,在求职与择业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扬长避短。要做到善于竞争,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轻松自如的情绪应对求职中的问题,注重职场礼仪,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要善于应对挫折,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无论是笔试不通过还是面试遭拒都不可因此而自卑,正所谓“经一事长一智”,每一次应聘都应当看作是成长进步的阶梯,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因为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遇到挫折后寻找失利的原因才是更应当关注的,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使自己更加强大,成为成功的开拓者。

四、自我调试的心理方法

自我激励法,建立积极地自我意象,当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自卑、焦虑等消极情绪时,给予自己积极地暗示,告诉自己我很勇敢我很优秀我可以做得很好,排解相关的负面情绪。

适度宣泄法,当求职面试的挫折带来焦虑和紧张时,适度的宣泄可以消除不良情绪,宣泄的过程要注意场合、把握好“度”。痛哭一场、激烈地运动都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合理情绪疗法,我们的情绪有理性情绪,也有非理性情绪。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将人的非理性想法转化为理性想法,毕业生要分析自己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哪些非理性情绪,加以分析纠正,转化理性情绪。

专家咨询法,就业过程中感觉压力过大而自身有无法摆脱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在心理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的相关放松训练。

五、结语

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敢于竞争、善于竞争,面对就业挫折时提高心理承受力,积极应对压力和挑战,掌握好常用自我心理调试方法,自觉地进行心态调试对于应对就业常见心理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1]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2]杨伟国.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3~85.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学生工作部)

崔炳利(1982-),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挫折竞争情绪
Holism in Education
你的爱情竞争指数
挫折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感谢竞争
终身不遇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