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文学人物命名的考虑维度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命名鲁迅

谢 丰

现代文学人物命名的考虑维度

谢 丰

自古以来,国人一直重视自己的名字,因为它是伴你一生,所以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小说里,人物命名就从社会现象过渡到文学艺术。

现代文学 人物命名 文学艺术 考虑维度

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名字,命名取字的原则在古代就各有讲究。那么作者在文学创作中,自然需要给本文人物赋予相应的名字。从此,人物命名就从社会现象过渡到文学艺术。命名之时,作者需要从多层面进行考虑,使得文学人物名字成为本文的文化密码,使作者有所寄托,读者有所联想,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一、灵活多样的方式技巧

名字作为一种称呼,也是一种符号(用于区分于别人)。当然名字总是蕴含着一些特别的意义,或以物言情,或以志明态,所以命名也是命名者对被命名者的情感、评价和希望,甚至是命名者自身社会理想和审美趣味的一种表现,体现着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质,内涵意蕴不可小觑。因此在给人取名的时候,也要结合汉子形、音、义三大层面上的内容,灵活运用取名用字的相应法则和多种方式技巧,做到字雅音美、含义丰富。

鲁迅在考虑给自家孩子取名时坚持:(1)所取名字应尽量不要与他人重复。(2)要寓意于名;(3)悦耳响亮,易于传播。鲁迅所提三点建议具有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第一,在寓言上坚持字形优雅内容深刻,这就是鲁迅先生强调的寓意于名,力求做到文义隽永,不落俗套。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深一步思考的话,使得这名字里蕴含积极健康赋予希望等意义在里面的话那就更是高水平,高标准了。要达到这个标准的话,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管是古文诗词还是经典名著,那里面都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资源。第二,在字音的斟酌务必做到悦耳和朗朗上口。名字是一种口头称呼,要是字音配合得好,就可以做到响亮和中听的效果。所以要从韵母、声母、声调三个方面来综合协调名字的读音,做到多用声音响亮的开口呼韵母,少用双声叠韵命名,实现平仄变调。字音斟酌还应注意多音字和谐音联想这两方面的问题,避免不同的读音带来的含义变化和谐音不慎引起的消极意义。第三、是在字形的选择上力求协调美观。名字经常会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传递,所以取名要讲究字形上的美观、协调。用增旁、形似、拆字、组字等方式来巧妙取名往往能够增强视觉上的整齐性。当然要做到名字的新颖独特,避免严重的重名现象,提倡多取双名。同时要在命名时多花心思,尽量避开“翠、芳、玲、燕”等高频率常见字。当然也不能使用生僻难写难念的字。让别人认不出叫不出,自己也难写等尴尬场面,这样就失去了名字该发挥的意义很明显这就是不是好名字,且于人于己都是一种负担。

二、一语成谶的命名基调

中国古代流行图谶,或称谶言、谶语,它以谣谚的形式传播,用作某种政治预言来影响社会心理和历史进程。通俗而言,“谶言”就是应验的意思,故《说文解字》谓“谶,验也。”谶言的应验性使得它一度被推崇,也决定了它与姓名之间割舍不断的联系。因为谶言多涉及具体人物,而姓名又是代表人物个体的符号,故谶言中关于名字的隐语就特别多。像三国蜀汉的先主名叫刘备,后主乳名阿斗,大名刘禅。当时有谯周评论道:“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于人也;意者甚于穆侯、灵帝之名子。”先主名“备”, 意思是“具”,现代汉语就是“完具”、“完备”之义,刘备一名的意思就是“刘姓已经什么都有了,不再需要了”,正好与“禅”字的意思“授予”相衔接一一不需要就转授于人,政权就要禅让给别人。据记载,“蜀既亡,成以周言为验”,认为谯周的分析很灵验。所以常常把谶语看作一种与姓名有关的文化现象,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文学里,名字应谶都被很多人所追求。

三、主动参与的读者接受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兴起了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性美学,它所强调的理论是:“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绝非无条件的、被动的接受,像一架收录机那样,而是在阅读之前由其全部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构成了对作品的一定的鉴赏趋向和心理定势,即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潜在地支配着他对作品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程度。”那么小说或是戏剧人物命名,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符合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期待视野,最终是否被读者认同和接受,是衡量命名贴切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是人物命名时重点考虑的一方面。小说创造里人物命名基本和人物同时上台,有时还会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抢在人物出场之前就给了读者第一印象,使得读者依循其名,早早地对人物有了一个预设的形象概念。所以说一个优秀的人物命名往往具有认知功能(人物性格气质、身份地位);召唤功能(读者的艺术想象力);审美功能(审美韵味)。

我们来看看《小二黑结婚》中的金旺、兴旺;《实干家潘永福》中的范永福;《三里湾》中的马多寿、王金生和王宝全。这三部作品中都使用了金、旺、福、寿这些粗俗的字眼,作者将文化层次低下的读者利禄之欲堂而皇之地表露出来,让生活窘迫和困难的读者企慕富贵、执着生命的本质心里。再看《李有才板话》中的主人翁李有才,,一个农村识字人的形象,从农村底层艰难生活中挣扎过来,阅历丰富,目光深邃,“有才”一名是对人物本质最直白的概括,没有文人墨客的含蓄、晦涩,切合农民读者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命名鲁迅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福建舰”
鲁迅防窃
中国地名命名考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鲁迅,好可爱一爹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我是我自己的许多孩子〔外一首〕
阿迅一族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