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对科技服务业的影响分析
2016-11-26陈湘兰
沈 情 陈湘兰
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
“供给侧改革”对科技服务业的影响分析
沈 情 陈湘兰
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依托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科技服务业近年来也明显感觉到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通过深入分析“供给侧改革”对科技服务业的影响以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取向,揭示了未来新形势下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科技服务业存在的几个普遍而典型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思路。
科技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影响;问题
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是在当今产业不断细化分工和产业不断融合生长的趋势下形成的新的产业分类。2005年国家首次将科技服务业纳入统计范围,分为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地质勘查业等4个大类。2015年,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中,将科技服务业范围确定为7大类、24个中类、69个小类(国家统计局,2015)。经过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3年末,全国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4.5万个,从业人员603.3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54.8%和97.4%;资产总计67452.9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10.9%(国家统计局,2014)。在近一段时期,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科技服务业普遍感到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企业(特别是传统重化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压缩,技改项目减少甚至搁置,项目资金困难。在此情况下,当前我国正在推动的“供给侧改革”会不会进一步加剧科技服务企业面临的困难?科技服务业又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
从本世纪初我国科研院所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市场化不断深入以来,科技服务业已逐渐成为科研院所业务的主要类型和发展动力之一。这一方面是受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政策驱动,科研院所从过去靠政府计划项目“吃饭”转变为主动进入市场“找食”;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市场巨大的需求,产业规模快速增大,质量和效益要求不断提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已经成为企业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既使是在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迅速形成传导效应向全球蔓延时期,我国政府仍通过扩大投资拉动需求的主要手段刺激经济,达到了短期内“稳增长”的效果。这种表现在“需求侧”的繁荣,也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和土壤”,在过去的几年里,科研院所来自科技服务方面的收入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呈现出普遍增长态势。但是,刺激需求的副作用在随后也逐渐显现出来,反映最突出的就是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效益快速下滑。这份“不景气”自然不可避免也影响到以产业为主要服务目标的科技服务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资金周转率普遍降低。不少技术门槛低、业务范围窄、竞争力偏弱的科技服务型企业举步维艰,科技服务业似乎又进入到一个严寒的“冬季”。
针对我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期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我国“十三五”期间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将放在“供给侧改革”方向上,具体为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以一般的逻辑推断,去产能会进一步压缩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经济规模,而这一部分恰恰是这些年里对科技服务需求最为旺盛的行业,因此在客观上,供给侧改革至少在短期内会对当今的科技服务市场造成体量削减,从而影响到科技服务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一点来看,科技服务型企业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严峻的时期。“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了当前科技服务型企业迫切需要深思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供给侧改革对科技服务行业的影响分析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变革,其对产业经济各行各业的影响不仅深刻长远,而且错综复杂。既有抑制,也有机遇;绝非简单地用“正面”或“负面”能够表达。要理清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科技服务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的思路,首先应该搞清楚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科技服务市场未来的走向;二是供给侧改革在政策层面上对科技服务行业发展的导向;三是供给侧改革对科技服务型企业提出的新要求。
(一)科技服务市场未来的走向
供给侧改革,不是单纯地限产降速。宏观看待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不难发现,尽管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十分突出,全要素生产效率低,但在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社会安全与保障等领域,仍然表现为供给严重不足,这也是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快,但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这一局面,将经济发展纳入健康轨道。根据中央的部署,供给侧改革主要从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调整存量;二是培育增量。
调整存量的主要任务包括: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有效供给;去库存,减少商品积压,提高资源利用率;去超建,减少超前、超速、超大规模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去僵尸,盘活资产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去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去风险,依靠政策引导和市场约束机制限制和化解经济领域因长期高速发展积累的风险。显然,调整存量的最终目的是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从长远来看,供给侧改革不但不会抑制供给,相反,还会因经济内生动力的改良而创造出新的更高质量、更大规模供给。
培育增量是供给侧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培育的主要对象包括六大内容:一是培育新的技术,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创造新的增长点;二是培育新的产业,通过引导、扶持、推动以高附加值、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抵消因淘汰落后产能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发展的平稳上升和可持续性;三是培育新的业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传统经济模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四是培育新的区域,通过加大对相对落后或经济实力薄弱地区的投入,创造新的增长,建立和维护区域经济的平衡;五是培育新的品牌,提高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分工协作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六是培育新的模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高效配置,创建和发展更为高效的经济行为模式。这里不难看出,“六个培育”本质上是创造新的供给,所需的支撑和牵引力无一例外,皆来源于科学技术发展。根据《政治经济学概论》的“萨伊定律”,产品的生产是为了售出,而售出获得的货
币,又是为了购买产品。因此一种产品的生产,会为其他产品开辟销路。在现实社会中,企业利用科技创造出好的产品并售出后,仍会不断购进新的技术和服务以强化和发展生产。因此可以说供给侧改革为科学技术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也为科技服务开辟出一片崭新的空间(马玉荣等,2016)。
(二)科技服务政策导向
科技服务业对经济的杠杆作用已是众所周知。以科技咨询业为例,咨询业每收人10万元,对企业的直接贡献将达到1亿-20亿元(中国产业调研网,2016)。因此,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1992年,国家科委出台《关于加强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意见》,首次提出了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业为主的新型服务行业。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49号印发《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作出的全面部署。与之相应地,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投入上也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2011年,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4902.6亿元,2012年为5600.1亿元,2013年为6184.9亿元,2014年增长到6454.5亿元。2014年我国R&D经费总量为13015.6亿元,比上年增长9.9%,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5%(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已连续两年超过2%,且呈持续上升态势 (国家统计局,2014)。按照国务院部署,到2020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显然,无论是政策、发展规划,还是实际操作,都显示出国家正在努力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使之成为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
(三)对科技服务的新要求
科技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分支,基本功能就是为国民经济行业创造科技服务商品,因此其自身发展也应紧随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转变。当前我国正在推动的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在质量上追求高效、低耗和绿色发展;在技术上依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在体制上不断突出市场的主导作用。因此科技服务业首先是在学科建设上,应重点突出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的“两型”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将技术方向紧密契合产业政策导向。其次是在服务能力上既要突出专业特色,又要有强大的市场覆盖能力,不仅需要建立在部分环节上解决关键问题的优势,还需要有在相关领域为企业提供较为全面的系统方案的服务能力,借此延长服务链。第三是在服务方式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平台资源,以较低的运营成本获取更广阔的市场覆盖面积。第四是要强化市场地位,逐步减少对政府行政和政策依赖,增强市场主体意识,增强市场应变和抗风险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三、科技服务型企业在发展中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部分经营较为困难的科技服务型企业的观察不难发现,这些企业存在的问题虽然不少,但有三个问题较为典型和普遍:一是技术能力不足,可做的事情少;二是自立能力差,对外部因素依赖性强;三是资源有限,缺乏交流合作精神。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科技服务机构才具备在未来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才能够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
(一)强化技术能力,拓宽服务范围
科技服务型企业的技术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1、涉及的技术门槛低,缺乏技术竞争力,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利润得不到保障;2、有些企业虽然在局部环节上具有较好的技术能力,但专业单一,局限性大,服务范围窄,由于缺乏系统支持能力,因此可做的事情十分有限;3、技术或服务方式落后,丧失竞争力。
提升技术能力的唯一出路只有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发展,不仅是在技术方向上,还需在技术内容上下功夫。以产业政策为导向确定技术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是一种最正确的选择。选择契合当前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主流技术,也无疑会拥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在技术内容上,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应从培育和巩固在局部环节的关键技术优势做起,在已建立的局部优势基础上,向相关行业横向扩张,使关键技术辐射范围更广。已经形成局部关键技术优势的企业,应以此为基点,向与该项技术配套的上下游技术领域纵向延伸,形成较长的技术链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延伸技术服务链并非上下通吃,而是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型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系统、全面、更为方便的专业技术服务。因为通常在技术水平相当情况下,客户往往愿意面对尽量少的技术供给方,这样对项目实施和后续服务更加有利。因此对提供科技服务的企业而言,延伸技术服务链,既有可能赢得更大的订单,也能为客户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另外,技术平台也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工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逐步成为产业技术发展的主题,因此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技术也会成为未来企业的主要选择。
(二)建立独立意识,克服依赖症
尽管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年,但仍有部分机构没有完全“断奶”,独立性差,对政府或行业依赖性强,受政策或产业波动影响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旧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机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仍存在惯性;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在许多领域仍然存在较为浓重的政府行政管理色彩,行政审批制度仍大行其道,也还有部分行业的垄断性没有被打破。这些因素使得部分科技服务机构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获得行政许可和行业准入资格上,而不是从技术上、公司治理上强化竞争力。
市场体制改革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由市场取代政府,在生产资源调配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市场管理方面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越来越多的行政审批和许可规定被相继取消,松绑步伐不断加快;许多行业也在逐步放开准入限制,缩减负面清单,引入竞争机制。在市场不断向公平竞争转化的环境里,以往靠政府资源和行业背景“吃饭”的、缺乏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动力的机构,其竞争优势将逐步消失,生存环境也会逐步恶化。而那些独立性强,以技术和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机构,在未来将充分显示出生存和发展能力优势。因此,逐步减少对政府和行业的依赖,以独立的主体尽快融入市场,是许多机构需要做出的根本改变。
(三)增进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对我国从事科技服务的机构数量统计结果显示,规模以上企业占比不到10%,也就是说目前专业开展科技服务业务的机构数量以小微企业为主。该类企业普遍经济规模小,技术人员少,学科专业范围窄,科技资源和基础条件有限。但是在后工业时代,多学科融合、多专业交叉,是产业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当前实施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如此。这也使得许多资源条件不足的机构面临困境。
对小微企业而言,依靠企业自身能力,要想在短期内形成较快和有效的学科拓展和资源条件积累,是不现实的。而通过建立开放机制,增进交流,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则完全有可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不失为小微企业增强竞争实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劝学》中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为此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将眼光锁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以邻为壑,画地为牢的保守意识,变竞争为合作,积丝为绳,聚木为林。通过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互补、人才和资源共享,创造 “双赢”或“多赢”的
机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
[2]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三次经济普查办公室:《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3]马玉荣,周姝天.《供给侧改革:调整存量,培育增量》,《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第1期.
[4]中国产业调研网:《2016年中国科技服务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报告》.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
[6]国家统计局、国家科技部、国家财政部:《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