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需要智慧和决心
2016-11-26徐传寅湖南长沙
文_徐传寅(湖南长沙)
以史为鉴需要智慧和决心
文_徐传寅(湖南长沙)
身边的很多事,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该如何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常说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操作起来没那么容易,看似泾渭分明的东西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再说历史,学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呢?大家常说的是以史为鉴(主要说在国家治理层面),但具体实施起来恐怕也没那么容易。据说黑格尔说了这样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吸取历史上的任何教训。
所以,这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既然我们都知道以史为鉴,怎么一些历史情节总是反复上演?是不是以史为鉴的说法本身存在问题?问题又在哪里?
以史为鉴的作用
中国一向注重历史,梁启超曾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而研究历史,很多时候有着让历史照进现实的实用倾向。大家耳熟能详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等警世名言,都在反复强调历史的重要性。
从官方修史方面看,也十分注重历史的功用。唐高祖李渊称修史是为了“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其目的是“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得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
历史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翻阅史书,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后,谋士陆贾便对刘邦说要注重《诗》《书》的文化价值,受到刘邦的叱责:“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后来,刘邦请求陆贾“试为我著秦之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及古成败之国”。陆贾为此而著《新语》,成为集中探讨秦汉兴亡原因的代表之作。西汉初期的统治者也确实吸取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休养生息,注意缓和社会矛盾,最终出现了“文景之治”。
类似的还有唐朝。隋朝本来是个富裕强盛的朝代,但灭亡之快让人叹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便和大臣经常谈论隋亡的原因。他们认识到:隋朝的覆亡,是由于隋炀帝穷奢极欲,穷兵黩武,以致民不聊生,各地揭竿而起。因此,他要求朝臣经常替他“思隋氏灭亡之事”,并定有“论隋日”,同大臣专门讨论、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隋末农民大起义,让唐太宗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悟出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总结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的教训。后来,唐太宗制定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的施政方针。他励精图治,勤于政务,善于纳谏,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恢复社会经济。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尤其从大乱到大治,往往是后来的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在施政方针乃至制度上有所改良,成就一番盛世。
那么,以史为鉴为什么会如此有效?用学者熊月之的话说,是因为,“第一,每一个朝代的存在,都是历史的存在,都是由历史的联系、发展与积淀而来,都离不开此前业已存在的物质环境、科技水平、典章制度、精神氛围与各种联系,这也是秦制汉承、隋制唐袭、明制清袭的内在根源。第二,古人今人,心同理同。不同时代的人,可能相隔一两百年甚至一两千年,可能物质环境、科技水平、典章制度、精神氛围与各种联系已有极大变化,但是,同样作为人,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求,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思维方式,还是有其相同、相似、相通之处。”
换句话说,在背景相同的历史情境中,以史为鉴的效果会比较明显,比如有些国家实行判例法,便与此有相通之处;一些带有历史规律性的东西,以史为鉴,效果也会较为明显,比如为政以德。
以史为鉴的局限性
从历史局部来看,以史为鉴确实发挥了作用,这主要取决于当朝者或主政者的清醒和睿智,比如周公、唐太宗等。不过即使如此,以史为鉴还是容易出现偏差,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教授孙家洲的话来说,就是以史为鉴的“负效用”。
宋太祖赵匡胤算是一个明君,根据以往教训,他担心的就是地方势力坐大及武将兵变。宋太祖召问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总结历史教训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所以,宋代政治设计上就是重文轻武,注重权力分散。开国不久,赵匡胤就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几位将军的军权,将禁卫军的最高统帅权一分为三,变成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称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赵匡胤还把军事指挥权和军队调动权分开。另外,地方的财权、政权、兵权也全部收归朝廷,这样虽然防止了内乱,但造成了机构多、冗员多,国家积贫积弱,最终导致靖康之耻,南宋王朝偏安一隅。钱穆先生说:“宋之于唐,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
所以,尽管清醒的统治者想以史为鉴——借鉴好的经验也好,吸取教训也好,但实际情况并不总是朝好的方向发展,而且重蹈覆辙的事并不少见;如果统治者昏庸、奸臣当道,那以史为鉴就只是一句空话。而从历史长河来看,每个王朝都逃不过兴亡周期律的宿命,尽管不能说以史为鉴毫无作用,但可以看到其局限性。
以史为鉴并不容易
通过分析可知,以史为鉴要产生理想的效果并不是说说那么容易。一方面,因为历史纷繁复杂,我们对历史的分析难以全面准确,很容易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形,在干预现实中,可鉴的内容便会出现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会不同,这需要敏锐的判断力。孙家洲说:“后人关注浩瀚历史的哪类问题,从中得到何种体悟,以及据此做出何种决断,全在于鉴史者的见识与机缘,历史自身是全然无力干预的;而且,鉴史者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历史也无法立即显示评判结果,而只能由未来的结局来昭告其后人,这正是历史的无情之处。”
另一方面,从历史上获取经验教训后,能否转化为当下的行动需要智慧和决心,也就是知行能否合一。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教授邓曦泽说:“以史为鉴之‘鉴’本意是镜子,镜子最主要的功能是映照人的容颜,因为人无法看到自己的容颜而只有借助他者……一个人即便发现了自己容颜的缺点,也不等于他就会采取行动去改变,发现问题与采取实际行动解决问题是两回事。”比如腐败问题,诸多案例可以给官员以警示,但是后来的腐败者似乎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腐败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也不是不知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浅显道理,而是他们不想在行动上与腐败作斗争,于是“前腐后继”的故事不断发生。
除上述两方面原因外,以史为鉴难以发挥效用,还因为其致命之处在于有些问题无法从自身历史中找到答案,必须另辟蹊径。中国多数史书都是官史,以史为鉴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维持王朝的江山永固,后来者在总结教训时,往往说前面的统治者德才不够、穷奢极欲之类,改正的方向主要是防止失去民心和君权的旁落。正如孙家洲教授所说,鉴史者表现出“重德”与“尚术”两种不同的价值选择。他还指出:“当事者之所以选择了不同的鉴史切入点,与他们的秉赋天性并无太多关系,而主要取决于他们所直接继承的历史遗产所昭示的当务之急。如果一个朝代是因暴政而导致君臣离心、民叛其上而亡国,其继起者必定会表现出较多的理性总结,商周、秦汉、隋唐兴替之际,莫不如此。相反,如果一个朝代是因外戚专横、权臣篡夺、武夫废立而亡,其继起者则容易陷入疑忌心态之中难以自拔。”
这种鉴法可以给新王朝带来一些新气象,但往往人亡政息,进入历史的循环。如果一直回头看,这个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向前看、向外看。所以早在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交谈时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因此可以说,以史为鉴是我们的一个“善意的期许”,要想发挥理想效果,需要极大的智慧。当下我们的鉴法主要还在“重德”的路径上,比如学习某个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和处世之道。面对现实,历史确可提供一种思路,比如很多教训,可以通过反省历史加以避免;而对于当下的问题,切不能牵强附会,认为解决之道“自古有之”,走入历史的迷信。诚然,过去比现在拥有更多的未来,但在极速发展的现代化的社会,亟须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