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从传统到近代的作用
2016-11-26申治稷
申治稷
考察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从传统到近代的作用
申治稷
19世纪以来中国被迫卷入以西方为主导的近代化历程,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加入世界体系开始的。这是一条西方强加给我们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与原本中国历史循环下的太平天国运动王朝更迭道路,竟然在19世纪中叶的中国同台竞技,并于西方的在华势力形成三角之势,历史吊诡之处在于,西方人鼓帆孟浪而来是为了全球的经济利益,力图打破中国顽强的经济自足性,彼此冲突已经不惜用血来战,而中国本身发展也已经走到了历史循环的关口。传统的价值和维系王朝的民心士气并于专制的体制之间已经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这一场运动中似乎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满清的专制,那么,我们来考察一下这是怎样的一场近代化意义上的运动呢?
太平天国;清王朝;近代化;西方
满清贵族的统治彰显的是中国传统社会对西方的排斥和对抗,背后是传统文明的顽固和封闭。西方在中国要求贸易自由和商业开放,所依托的是西方工业文明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太平天国是由一个失落又颇具见识的士子(被传统体制一次又一次残酷淘汰)洪秀全发起的,他的悲愤是针对清王朝的统治,仕途上的挫折让他对王朝体制失去了信心,他的见识是认识到西方文明存在着精神和物质的力量并试图与之融合,召唤出蕴藏在民众当中对满清统治的普遍不满。
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中国内在道路
当我们追寻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叛乱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中国王朝立场去思考中国的前途,这样的思维方式总陷入将政权和被统治者的互动关系割裂的倾向。而往往去触碰那个永远在我们之上的“道”和“天”的关系,统治者权出于“天”,代表着”天命”来维系“道”的人伦规范,而之下的芸芸众生皆为子民。
这里就出现了几对不同范畴的概念,和彼此间互动的关系。首先,就是“天”与“道”的关系,《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是天地万物当中的生生不息的自然力。“道”的出现是将存在于“道之大者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的发挥把“天”和“道”相互结合,并延伸出“天子”代表“天”来统治民众。君权来源于“天”。
那么“民众”和“道”之间的互动关系又是什么呢?“道”的由来历史悠久,也是中国哲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中国的《左传》《国语》《庄子》《论语》《孟子》《老子》中皆出现过“道”概念,虽然各家所规定的道或有不同,但“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却是首先由老子提出并加以阐明的。“道”既有形而上的意义,也可以是具体化的形而下的各种事物之“道”。道当然还是世间万物存在的本源,可是庄子认为“道是一种普遍的表现且为一切事物的整体活动” 而那个形而上的道,对于民众来讲是更加贴近生活之道,道德内涵也依靠它的外延来显现,“亦悟道而喻道” 这样的道道生中就更加接近于“理”。而中国的历史有一个不变的传统就是所谓的“道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将“天”与“道”关系解释为道来源于天。那么道亦是“天子”之道了。这个道就是我们熟知的儒家的伦理道德,那么民众通过学习体悟儒家之道,并且通过一套测试,择优录用。一旦考试通过就能进入权力当中,那么民众也与统治民众的“道”发生了直接的关系。否则,民众就是被统治的对象,如果不能在测试中通过,就只能去专研事物之理,去做具体的事情。这样的一个制度设计,是一个巧妙的安排。统治者有了录用人才的权利,这个录用的方式,内容,难度,由统治者来安排。所选的科题也是出于统治者考虑的范围之内。
选拔的人才唯统治者所用,所以唐太宗才会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豪气。当时中国的“英雄”其实与后来“枭雄”意思很近,何为“英”呢?就是聪明绝顶。何为“雄”呢?就是有雄心壮志野心勃勃。所以通过科举考试最终目的是将中国最聪明的大脑和最有野心的人才收到政权当中,这些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是严格按照科举考试的教材而来的,他们学习的儒家经典蕴含着“道”的玄妙。科第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人数极为有限,但是给读书人一个方向,可是为科第功名升官发财而读书,势必扼杀了儒家本身道义上的追求。读书,考试,当官,这样三位一体的人生轨迹,是当时人人向往的,特别是寒门子弟想通过读书考试改变命运。背负着家族的希望和寄托,还有沉重的经济负担,最重要的是还有无穷的精神压力。科举考试对于一些富人来说相对轻松一些,至少不会没有退路,但是对绝大多数平民百姓来讲几乎是一场赌局,赢了当然是飞黄腾达,但是绝大多数人确连基本生活都不能维系。
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制度的僵化,科举已经不能再有效的笼络人才,并且也失去整个道统的号召力,这给了原本应该存在于体制之内的知识人才一个疏离和反思的机会。在统治思想上开出的缺口,将会是一次思想界的重构,并且是对原有思想体系的一次反动。太平天国就是在这样的缺口下成长起来的。
二、太平天国内部的新探索
在“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把太平天国与西方沟通的对外事务,交给了在香港传教四年的洪仁玕。洪仁玕在香港期间,对西方文明的运行有了深刻的了解,并希望天国也能学习西方体制,虽然西方人对天国的信仰有着偏见。但是,太平天国将西方人视为“洋兄弟”。洪仁玕1859年以来孜孜以求西方的友谊和合作,他的努力是建立在对基督教的信仰和信任之上的。但是他并没有接触过西方的政治体制和利益诉求,对于真正掌握中国政治走向的的实权人物一无所知,也并不知道该怎么去交流。
但是,即便如此,太平天国的突然兴起,并且一再向西方传教士传达的友好与合作的谦虚态度,在洪仁玕这个货真价实的基督徒经营下,使得西方的教会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部分传教士的上帝福音终于能在这个东方国度得到迅速传播,又考虑到清廷的顽固和衰落还有彼此敌对的状态,得益于当时的电报和报刊传播,西方出现了一批人热情的考虑起了中国的前途,鉴于中国本身的“王朝盛衰规律”清王朝对人民的压迫因素,一些西方人对中国有如此伟大的转变实在难得,对它的宣扬和支持也是真心实意的。
问题在于,英国在华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远道而来并不仅仅为了改造中国和赢得友谊,而是国家利益所驱动的。而且两个如此遥远的国家,在瞬息万变的战争年代,对华政策的制定是要通过国会辩论才能成形的,其中辩论的基础是来自中国的“蓝皮书”,这之中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判断的失误,又正值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英国利益进一步损害预期之下,为了挽回损失,希望中国的贸易可以继续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对于商业立国的英国来讲,实在困惑于怎样一方面能取得现实的商业利益,一方面又能得到舆论支持和良心的安宁。这样的动态结合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放在世界平行的几大互为影响的力量中来思考天国的命运,在世界的格局下对中国人寻找富强途径梳理出其中的来龙去脉,这样研究问题才能有广博的视野,把天平天国作为一股文明的力量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寻找民族发展的出路,而其中具备的西化愿景和融入世界的期望,可能是我们一直忽视的一个事实。
三、结语
这样一场经历14年之久的中国战事,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时代时,已经不再是一场传统意义上只限于本国的内战了,而是在世界的道德眼光和利益最大化下的一场较量。我们可以看到英伦国会的一次口舌之争,经过大西洋的海风鼓起乘风破浪的船只,给那些志在反清,信仰上帝的太平天国给予决定命运的一击。而洪仁玕的兄弟之国,《资政新篇》是力求平等的自由贸易关系,也就不可以有不平等条约这样的东西,而就占领地来说英国在长江流域是与他们与清廷签订的《北京条约》互争的。就长远看对英国有利的是一个腐败又脆弱的清国仅有能力维护中国秩序的水平就够了,对英国是最有利的。而一个真正走上《资政新篇》又有基督信仰的中国对它不利,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中北方工业化的联邦政府的再统一是他的前车之鉴。
当然,这样的走向,对中国其实是最糟糕的。所以有伊藤博文说“1911年辛亥革命只是收场了反清革命,事实上是一场老早就该发生了的革命。中国这批新一代革命分支只是在完成50年前开始的工作,他坚信如果当初外人不阻扰太平天国,他们早就成功了,你们西方人,特别是你们英格兰人,与中国交往时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协助满清镇压太平军”。不过,这样的结局或许正是英国所想要的。
天平天国在洪仁玕主持大局之后,以呼吁汉人反抗清廷暴政,来团结地方乡绅的目标已经是相当的明确。在这股力量的感召下,太平军又一次在天京事变后发出强悍的战力,江北大营江南大营被击破。清军悍将张国梁统帅的部队被消灭,太平军所到之处团结地方豪强恢复生产,许多汉人闻风响应。然而,即使当时的曾国藩,李鸿章,也看不到太平天国的文明气象和融入世界的气魄。那么,身为汉人又是饱读史书的士大夫,竟然甘愿为清廷做一地之官长,屠杀同胞手足,为建功立业之一己私利去挽救一个腐败至极的清廷。他们的历史价值是值得今天国人深思的。
[1](商)姬昌著,宋祚胤注译:《周易》,岳麓书社 , 2000年版。
[2]张岱年:《论古代哲学的范畴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1985年第2期,第92页。
[3]胡适:《儒道传统》,《台湾学者论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特性》,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4]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2006年版,第180页。
[5]冯成平,白少飞:《黄色管理:解析中国皇朝管理》,东方出版社 , 2008年版,第70页。
[6]裴士锋:《天国之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79页。
[7]裴士锋:《天国之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92页。
申治稷,男,汉族,浙江金华人,中共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思想史。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1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