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筝》和《清兵卫与葫芦》的比较研究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天性风筝鲁迅

陈 源



《风筝》和《清兵卫与葫芦》的比较研究

陈 源

【摘 要】鲁迅的《风筝》和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都描写了父兄家长粗暴干预并无情地摧毁了孩童的兴趣爱好的故事。本稿试从内容入手对比分析两作在写作意图和思想性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鲁迅 风筝 志贺直哉 清兵卫与葫芦 天性 封建批判

一、鲁迅和《风筝》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风筝》是鲁迅于1925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月时节的放风筝开始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然后自然地从风筝想到儿时往事: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并且作为兄长的他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进行了惩罚,行为十分粗暴。成年后的作者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故而为自己幼时的无知,对弟弟儿童天性的扼杀行为充满了内疚和自责。更令作者痛苦的是虽然事隔久远,作者还是一心想补过,可他已永远无法求得宽恕,因为弟弟对这件往事已漠然忘,“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这里照应了文章一开头作者见到风筝时“惊异和悲哀”的情绪。

二、志贺直哉和《清兵卫与葫芦》

志贺直哉(1883年2月20日-1971年10月21日),日本作家,“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日本小说之神。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武者小路实笃、木下利玄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追求个性解放,发挥人的尊严和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

志贺直哉的作品大多从自己及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生活中取材,是现代日本文学中从自我经验中取材最多的作家。在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对同时代的日本作家有深刻的影响。

志贺一向关心社会事务,在政治上和文学上表现坚贞不屈。早年关怀足尾矿工中毒事件,同情小林多喜二的牺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保持沉默,以示对侵略战争的抗议。后期的作品还有《万历红瓷瓶》(1933)、《台风》(1934)、《早春的旅行》(1941)、《寂寞的一生》(1941)以及战后创作的《灰色的月亮》和《被腐蚀的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是志贺直哉1913年发表于《读卖新闻》的一篇短篇小说。主人公清兵卫是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小学生,他非常喜欢葫芦,每天都要仔细地保养葫芦,不知餍足地把玩它们。但是他的父亲却对此感到不快,认为他“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清兵卫对旧葫芦没有兴趣,他收集的葫芦样子看起来也都很平常,所以有次他的父亲的客人让他“再去买几个奇特点来”,并且赞叹了有名的“又大又长”的马琴的葫芦。清兵卫反驳说并不怎么好却被父亲斥责了。

有一天,清兵卫在平时不太注意的地方看到有卖葫芦的摊位。那之中竟然有一个非常好的葫芦,他立刻跑回家拿了十钱(相当于现在的二百日元)将它买了下来。从此和这个葫芦形影不离,甚至将它带到学校去。终于在一次修身课上,他在摩擦葫芦的时候被教员看见了。教员没收了他的葫芦,说他“将来不会有出息的”,并且来到他家中说教。清兵卫的父亲得知后非常生气,不但将他狠狠揍了一顿,还把他所有的葫芦都打碎了。

然而被没收的那个葫芦,从教员那里到了校役手上,校役又将它拿到古董店老板那里,最后以五十日元(相当于校役四个月的薪水)的价格卖了出去。这件事校役没有告诉任何人,可他并不知道古董店老板将这个葫芦以六百日元(咸党与现在的一百二十万日语)的价格卖给了当地的富家。从那以后清兵卫又开始热衷于绘画,但是他的父亲却对他的这个新爱好又开始有了怨言。

三、《风筝》和《清兵卫与葫芦》的一致性

鲁迅的《风筝》和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都讲述了一个孩子在父兄家长的粗暴干预下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爱好的故事。批判了蛮横扼杀孩子的天性和自由的人格的封建家长制度。《风筝》当中,作者从弟弟的“全然忘却”中体会到中国老百姓对封建道德奴役、家长式的专制制度的不觉醒,因而倍感改造“国民性”任务之艰巨。《清兵卫与葫芦》当中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同样“忘却”了曾经被蛮横剥夺了爱好的痛苦。这无疑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痛苦:不止是加害者的残暴专横,更是被害者却逆来顺受,不加反抗。

四、《风筝》和《清兵卫与葫芦》的差异性

(1)《风筝》当中的主要矛盾是兄弟之间的矛盾,《清兵卫与葫芦》当中的主要矛盾则是父子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这与两位作者当时的亲身经历有关。鲁迅根据年少时的真实经历写成了《我的兄弟》,后经修改并以《风筝》为名收录在散文集《野草》当中。《清兵卫与葫芦》1913年发表于《读卖新闻》,作者志贺直哉曾对足尾矿毒事件给予高度的关注,并因此和在铁道会社担任要职的父亲有过激烈的冲突。基于两位作者各自的亲身经历,两部作品一个表现出的是兄弟之间的冲突,一个表现出的则是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冲突。

(2)《清兵卫与葫芦》谈及了学校教育与教师对孩子的一些影响,而《风筝》当中并没有涉及。在《清兵卫与葫芦》当中,教员没收了清兵卫的葫芦并且到他家里去说教,以此为契机引发了父亲对清兵卫的不满的总爆发。值得注意的是,文中除了说教之外,对教员还有另外几处描写:“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并且训斥清兵卫“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最后“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作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针对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这个问题,教员的看法和处理办法都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否定的主观意愿。笔者认为,在这里作者也表露出了他关于学校教育和教师对孩子的影响的一些看法。

(3)《风筝》中表现了作为兄长的内疚和自责,《清兵卫与葫芦》当中的加害者(清兵卫的父母、学校的教员等)并没有任何悔过的表现,甚至出现了新的、又一次同类事件即将发生的征兆。《风筝》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忏悔,曾经粗暴地摧毁了弟弟的风筝和孩童天性的哥哥对弟弟的忏悔;而相较《风筝》中作为兄长的内疚和自责,《清兵卫与葫芦》中也显露出对清兵卫逆来顺受不敢反抗行为的批判。

(4)《风筝》侧重于呼吁尊重孩子们喜欢玩耍的天性,《清兵卫与葫芦》则更多的表现了对一个葫芦鉴赏天才的才能被扼杀、被淹埋的惋惜。孩子的天性需要被尊重,而孩子的天赋也更需要保护和鼓励。

参考文献:

[1]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2]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21.

[3]王莲.鲁迅翻译思想综述[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4]徐明真.简明日本近现代文学史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5]川本栄三郎.「我的兄弟と風筝の文体論的比較試論文章体の場を探る」岩手大学 アルテスリベラレス33号. [6]阿部悟.「凧について」大阪市立大学「中国学志」2号.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作者简介:陈源,女,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猜你喜欢

天性风筝鲁迅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鲁迅,好可爱一爹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阿迅一族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或许,只因为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