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边境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以防城港市为例

2016-11-26杜晓娟严民富

长江丛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边境心理健康

杜晓娟 严民富

试分析边境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以防城港市为例

杜晓娟 严民富

边境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态有着自己的特点,而较少学者对此有过研究,本文以边境城市防城港市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综述法结合访谈法,对防城港儿童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发现边境儿童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更多的厌学情绪、社会认知混乱等心理健康问题,并分析了家庭环境、多种族文化和跨国婚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从家庭、学校和儿童本身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故本文选题具有创新性,对边境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着代表性和实践性的意义。

边境儿童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其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但是目前为止更多学者关注到的特殊儿童群体都是留守儿童。儿童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都有着独特的特点,边境儿童也成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对边境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应该受到重视,对边境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却十分缺乏。

防城港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相连,是中国唯一一个与东盟陆海相通的城市,大陆海岸线584公里,边境线200多公里。全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6.48万人,占54.04%;壮族及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9.53万人,占45.96%。其第一产业依旧是农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才是钢铁、物流、化工等大产业,且与边境海陆相连,外贸发达。在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7.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4%。全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1775人、专科上线3564人,本专科录取率79.2%。[1]

本文以防城港市边境地区儿童为对象,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通过文献研究、个别访谈的方式分析了边境地区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并结合实际,对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为防城港市儿童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也对后期边境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研究有借鉴意义。

一、边境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一)社会认同状况

社会认同是个人自我界定的一部分,源于个人对他在一个或一些社会群体中成员地位的认识,即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他们拥有共同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2]。

在对防城港50个儿童访谈记录的整理统计后发现,从“你是哪个国家的人”的回答结果来看,73%左右的儿童明确知道自己的国籍,17%左右的儿童回答不知道;其余儿童认为自己即是中国人,又是越南人。在对自己所属民族的结果统计中发现,24%的儿童不知道自己的民族;16%的儿童不确定自己的民族。结果可见,在社会认同上,部分儿童不知道或不确定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出现社会认同困惑状态。

(二)厌学状况

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往往对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3]。所以儿童是否有厌学情绪被纳入了儿童心理健康范畴。据此,访谈中加入了“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如何”、“为什么读书”、“喜欢老师吗”、“逃课过吗”等问题来探查儿童学习情况、学态度和学习动机。

统计结果显示,13.7%的儿童认为自己成绩优秀、63.2%的儿童认为自己成绩一般,将近23%的儿童认为自己成绩较差;有18.4%的儿童表示不喜欢老师;2%的儿童表示逃过课;32%的儿童表示读书是为了识字,47%的儿童表示读书将来好上大学,找工作。17%的儿童表示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

可见,边境部分儿童的学习情况不是很好,但是学习态度较好;少部分讨厌上学,部分儿童学习目标不明确。

(三)自我意识状况

自我意识的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包括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对自己和外界关系的理解[4]。

调查中发现,边境儿童对自我的认识较为明确,但是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理解在上,过于以自我为中心。95%以上的儿童能肯定的说出自己是谁,和父母爷爷奶奶的关系。同时36%左右的儿童表示自己是家里最重要的人;33.7%的儿童表示自己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54.4%的儿童表示做事情不会考虑别人的想法;7%的儿童承认不经别人同意拿过别人的东西。

二、边境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一是家庭,二是学校,所以家庭教育观念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教育观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本身对儿童的教育和引导。一方面是家庭对社会教育的看法。

在调查中发现,边境城市很多家庭的父母忙于商业、忙于农活、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这使得儿童容易缺乏安全感、难以满足亲密需要;多数人由上一辈老人或保姆带着长大,而老人对孩子容易宠爱,保姆对孩子容易听之任之,所以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其次,边境家庭受外来贸易的影响过多,更多的是看中从商,在对孩子未来目标的引导上也是偏向创业从商,不重视学历教育,甚至有家长认为书读多了也没用,能赚到钱就行,学历不重要,这种不重视学校教育的观念也会潜移默化到儿童身上,使得儿童对学习不重视,没有学习目标、产生厌学情绪。

(二)跨国婚姻的影响

由于边境城市地处两个国家交界,所以有时候出国成

本低于出省的成本,跨国婚姻变得常见,而这些跨国婚姻一般来源于三种形式:一种是恋爱自由结婚;一种是熟人介绍来自不同国家的双方认识、结婚;还有一种是他国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被骗嫁到此地。无论哪一种,都使得这样的家庭中势必要接受两国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而两国文化在价值观、人生观、金钱观的不同,会带入到家庭以及对孩子的教育上面。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适应能力更强,受两种语言的影响,思维更活跃,更加具有创造力。但是也会给孩子带来困扰,首先是社会认知的混乱、其次是比一般儿童更难确定消费观念、学习态度,可能厌学的同时又知道学习的目的,可能学会省钱的同时又会对金钱没有概念等,这种矛盾,儿童独自难以调和,会极其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复杂的民族成分影响

防城港作为边境城市,其民族构成不只一种民族,汉族人口为46.48万人,占54.04%;壮族及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9.53万人,占45.96%,即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几乎各占一半,这些民族有壮族、京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民族,其中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是我国京族的唯一聚居地。

如此复杂的民族成分使得儿童所处的环境时刻充斥着其他民族的人,很多的家庭更是由两种或是多种民族构成,而儿童因为认知有限,所以难以对各个民族进行区分。这就导致儿童在进行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时候出现混乱。

三、边境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对建议

(一)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家庭多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与众多方面相关。首先是父母的陪伴,满足孩子安全需要以及亲密需要,这其中又以母亲的陪伴更为重要,如果这两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儿童成长缺乏安全感,容易形成孤僻、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谢静静等人研究证明,稳定的教育方式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发展、目标确定等心理发展[5]。稳定的教育方式表示监护人的教育要统一,不可以出现父亲严厉惩罚的同时母亲护着的状态,否则儿童容易情绪不稳定。众多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监护人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不同,隔代监护或者亲戚监护的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最好是父母双方,至少也要是父母其中一方长期是儿童的直接监护人。

在学习上,首先家长应该改变自己对学习的看法,正确看待学校教育,重视学校教育。其次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目标,帮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为了什么,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就时,适当的夸奖孩子或者给予奖励,以正强化的方式促进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当孩子出现逃课、不做作业时,可适当惩罚,对学习态度负强化。

(二)教会儿童自我管理

儿童心理健康需要外界家人、老师、帮助引导和调试,但是最有效的还是要儿童自己懂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的主体性存在方式,伴随着一生发展过程。儿童是自我管理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从纵向结果看,主要包括时间的管理、物品管理、情绪管理;从横向看,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

洪明的调查结果显示10.6%的家长认为孩子管不住自己,28%的家长同意此观点,所以没有对孩子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因为不相信孩子,所以很多生活中的小事情都是家长一手包办,更加阻碍了孩子自我管理的发展。所以首先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取消掉包办行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方面,如制定计划、生活自理等。家长在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可慢慢引导,如周末让孩子先制定学习和娱乐的计划,然后家长帮助看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外出旅游也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去哪里、去多久、要准备什么等;另外还可以制定起床计划、每天的学习计划等;这些计划的执行家长要陪同并且做出表率。家长还可以要求孩子每周定时整理自己的房间,夏天的衣服自己洗等。

(三)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几乎每个学校都会有心理咨询老师,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这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教师不专业、课程只是虚设,注重形式化和表面化、没有系统的课程设置等。

要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得改变这些状况。学校需要真正有资历、专业性强的心理咨询老师,而不是简单的由别的老师去担任这个工作。其次学校需要定期的给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月一次、甚至设有相关课程却被别的科目取代,可以设置为一周或两周一次,每次两个课时,其他课程不得占用等。再有课程设置要有合理性和系统性、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如可以认识自、认识学习开始,逐渐增加课程的深度和宽度,需涉及到儿童的人际交往、自我认同、自我管理、情绪管理、金钱管理等方面。课程过程采用简单易懂,互动为主的方式,真正帮助到儿童建立好的心理素质。另外,需要加强各科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认识、了解和干预,因为对儿童影响最大的还是接触最多的平时的老师,每个老师都应该由责任有能力去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矫正。

四、结论

本文以防城港市儿童为研究对象,发现边境儿童与非边境儿童的心理健康在自我认识、自我意识和学习态度上存在更多的问题,简单分析了家庭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即多民族文化、跨国文化、跨国婚姻、家庭教育方式这几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健康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家庭本身、儿童本身和学校健康教育三方面提出了一些矫正措施和引导方式。后来的学者可以在影响边境儿童心理的各个因素方面展开更细致和精确的实证性研究。

[1]陈新花.广西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差异分析[B].西北人口,2013.

[2]刘晓慧,王晓娟,杨玉岩,哈丽娜,李秋丽,戴秀英.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3).

[3]裴永光,刘可.国内外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现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04(03).

[4]杜宁娟.低龄儿童厌学量表的编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4(06).

[5]谢静静,刘晓晨.家庭在少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边境心理健康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