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的变迁

2016-11-26胡斯恒

长江丛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政治文化

胡斯恒



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的变迁

胡斯恒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政治逐渐成为大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从现行我国网络政治发展现状看,其表现出的网络政治社会化、网络政务、网络结社等都极为明显,很大程度上推动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完善。本文主要对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政治文化变迁、政治文化受网络政治的影响以及基于网络政治影响下的政治文化变迁进行探析。

【关键词】政治文化 网络政治 政治文化变迁

一、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政治文化变迁

关于政治文化,根据国内外学者理论研究,主要将其界定在长期政治活动中,人们所形成的政治信仰、情感、态度与认知。其中的信仰强调的政治主体对当前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表现出的信服与认同心理;情感则是政治主体内心感受的具体表现,如政治客体为其带来的信疑、好恶等感觉;态度则用于描述政治主体的赞成与反对、肯定或否定等态度;而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活动给予的评价、判断等。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整治文化变迁,其主要指在环境不断变化下,政治文化在许多社会因素作用下而出现的变化过程。传统政治文化下,我国群众的政治意识多以臣民意识为主,不具备较强的公民意识,而在互联网快速兴起的背景下,社会群众逐渐利用互联网参与到网络整治中,很大程度又推动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1]。

二、政治文化受中国网络政治的影响分析

(一)政治文化受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

区别于以往政治参与形式,网络政治本身具有开放性高、互动性强与直接性高等特征,如在开放性方面,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在网络中获取较多信息,但却无法对互联网进行控制,整个网络环境在内涵上将完全被界定在公共产品方面,这样网络政治参与在公开性、透明性等方面都得以增强。而从网络政治参与互动性看,由于较多信息都需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布,这样参与者可直接在平台中进行政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相互进行政治经验的交流。另外,在直接性方面,一般对于较多政治问题,网络政治参与者可直接提出自身的想法,并在网络环境下参与相关的选举、投票等活动,甚至直接对话政府领导人。在这种环境下,能够积极参与到网络政治活动中的群众,其在参与政治意识、政治鉴别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提高,进而使政治文化整体发生改变。

(二)政治文化受网络结社的影响

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公民可直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虚拟社团的构建,利用相关的如在线论坛、网络聊天室等实现信息的共享,公民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这种虚拟社团活动下,公民在平等意识、自主意识等都会不断增强,加上大多群众本身将网络活动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乐于将自身对当前政治问题或其他公共事件等发表自身的看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社团下本身强调自主、民主,很容易使群众以往的臣民意识得以转变,正确认识自身的权力与义务。因此,网络结社下,政治文化将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三)政治文化受网络政务的影响

所谓网络政务,其实质为政府部门利用信息技术使其服务职能、管理职能等得以实现,政府在运作效率上将会得到提升。在网络政务兴起背景下,不同社会群体都可直接将自身的要求意见通过网络反映出来,使政治决策模式逐渐转变为利益协调、平等协商等方面。另外,网络政务发展下也使网络监督形式得以形成,如针对社会中的腐败现象,公众可直接在网络中进行揭露与抨击。由此可见,因公民监督途径的拓宽,可使相关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且公众自身政治效能感也会得到提高[2]。

三、基于网络政治影响下的政治文化变迁

在网络政治文化影响下,我国政治文化在变迁中将更趋向于参与型、公民文化且透明、客观等方向。如在参与型政治文化方面,由于公民在参与网络政治活动中,可采取匿名形式进行意见的交换与信息传达,所以在政治参与风险上会降低许多,公民参与整治的热情得到提高。加上我国当前在政务建设方面强调有更多民众参与其中,这样网络政治便可成为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渠道之一,有利于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而在公民文化转变方面,网络政治环境下,许多传统观念完全被颠覆,其强调网络政治主体有用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力,而非局限在被动接受信息方面,这样在政治参与中,较多平等、自主、民主等意识便会形成,对培育公民政治文化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在透明、客观的政治文化方面,其主要指当前当党和政府部门为提升行政效率,更侧重于通过发布网络信息、网络咨询决策等形式,同时公民也可利用网络对反腐现象进行曝光,对整个社会民主作风的构建与民主意识的培养可起到突出的作用。

四、结论

网络政治快速发展是推动中国政治文化改善的关键所在。从网络结社、网络政治参与以及网络政务等角度便可看出,政治文化受网络政治的影响极为明显,同时在未来变迁中将逐步走向参与型政治文化,有利于使我国政治文化更加透明、公平与民主。

参考文献:

[1]熊光清.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的变迁[J].社会科学,2012,01:23~31.

[2]熊光清.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J].太平洋学报,2011,12:28~36.

(作者单位:武汉金恒大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政治文化
浅议当前我国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的培育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西汉关中崛起的原因及其启示
孙吴政治文化研究的新探索
浅析英美法政体的异同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我国协商民主运作的文化路径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探析
浅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路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