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听力教学
2016-11-26陆琳
陆 琳
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听力教学
陆 琳
【摘 要】近几年,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听力的教学质量不是很理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汉语听力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听力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对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 汉语听力 教学 现状 对策
现代社会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听占45%,居于首位,说占30%,读占16%,写占9%。由此可见,听是人们进行交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使用最为广泛,听力的能力影响了说、读、写的能力,关系整个汉语水平。因此,在对少数民族教师进行的汉语教学中,听力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访谈、观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听力学习的状况,分析汉语听力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听力教学的方法。
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员需要
近年来,各培训院校的听力教学大都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积累,教学效果不错,经验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其教学质量,还是其权威性,都是相当可靠的。但是传统的课堂听力教学只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课程涉及某些与社会、信息、外界人群密切相关的内容时,单纯依靠教师口说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了。
近两年,虽然有部分承训院校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但远远没有形成规模,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有的教师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使用多媒体设备。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员对目前传统的听力课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听力课单调乏味,没有吸引力,效果不直观。
(二)缺乏专门性的汉语听力教材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听力课程使用的是《汉语听说教程》新疆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该教材是为满足新疆地区汉语教学的需要,在原对外汉语教材《汉语听说教程》的基础上改编的新疆版教材。它将结构、功能、文化三方面相结合,力求把听、说综合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语言材料的选择尽量做到真实、实用、多样,更加贴近当代生活,也尽可能体现语言的口语化与规范性。 但仍然有部分内容不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的,对少数民族学员并不合适,实际语言交际活动中用不上。
(三)汉语听力课时偏少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听力教学课时普遍偏少。两年的培训时间,只有第一年开设听力课程,第一学期每周四节,第二学期每周二节。这远不能满足学员应对MHK考试和日常交际对汉语听力的需要。加之部分培训院校对听力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语音室,有些学校即使有语音室也往往不能满足安排听力课时的要求,学员的听力能力提高缓慢。
(四)教学方法不得当
听力课有自己的特点,但有些教师将听力课上成精读课或阅读课。事实上,在听力课堂上,学员的“听”基本是被动接受,难以发挥起主动积极性。有的老师找不到启发、引导学员听、解的方法,找不到分析讲解的切入口,上课时没话可说,造成了只是放放录音带、对答案了事,没有进行专项听力训练,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员觉得枯燥无味。
(五)学员语音基础差,听辨能力较弱
少数民族学员的母语语音系统和汉语语音系统不尽相同,其母语的发音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汉语学习中来,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汉语音感,造成语音障碍。有些学员为了尽快掌握汉语发音,常常用自己母语语音系统中与汉语发音相似或相近的音来记忆汉语发音,结果混淆了不同语音系统中某些字母在读音上的细微差异,还误以为自己记忆中的发音是标准的。因此,学员把握不准四个声调,声调读错的现象相当普遍;难以区分相似音、近似音,尤其是轻声、儿化等问题,对少数民族学员来说是难上加难。
二、针对以上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利用好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可以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从而加深学员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使原来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易懂,有利于学生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汉语听力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需求适当控制其使用,把握好量和度,否则会效果不佳,甚至会出现负面效应。
(二)进行语音训练,纠音、正调,加强听辨能力训练
学员语音基础差,听辨能力较弱。老师必须充分利用课上时间,提高学员听辨声母、韵母、声调、语调的能力和对语流加工处理的能力。
首先,对于少数民族语言中没有的语音、汉语和学生母语中容易混淆的音,如很多学员总是把汉语中的舌尖后音zh、ch、sh发成舌面音j、q、x,把唇齿音f发成双唇音p等,老师应该单独拿出来有针对性地训练,强化发音练习。
其次,汉语语音最大的特点是有声调。声调有区分意义的作用,如果对汉语的四个声调分辨不清,就会在听音过程中造成误解。而学员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就是声调不准,这也是听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外,汉语轻声、儿化、重音等语音现象能够表达感情、区别语义,对准确接收言语信息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学员学习的难点,在听力教学中也应予以重视。
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汉语音素的单独发音和在语流中的发音有很大不同。因此,听力课堂训练的重点,是在正音的基础上,以交际为出发点,在有意义的交际语流中教语音和声调,让学生体会到语音和声调在语流中的变化,注重重音、停顿、节奏和声调;同时又通过分解练习抽出句子、词中的音素进行操练,做到每个音素、声调都掌握正确,通过音素训练再回到词、句子和语流中进行练习,使语流更加自然、流畅,音素也能得到巩固。
(三)积极开展课下练习,建立良好的汉语环境,提高学员使用汉语的实际能力
据调查,学员在课后几乎不用汉语,更没有有意识地听汉语的习惯。但课堂上练习听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并不能满足学员训练汉语听力的需要。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员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为利用其他的课外环境训练和提高自身听力水平打基础。我们必须建立良好的汉语环境,促使学员尽可能多地使用汉语交流,加强课下活动与课上训练的配合。一般来说,发音准确,那么听得也准,发音不准,听的能力也相应差一些。我们还可以利用普通话测试材料进行训练。普通话测试第一部分是“读单字、词”,它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每个字词的声韵调准确无误。进行这项练习,可以减少母语发音的影响,减少语音偏误。
同时,我们可以要求学员坚持课外训练,在课余生活中大胆练讲普通话;组织形式多样的汉语活动,如教唱汉语歌曲,课间用汉语做游戏,讲汉语故事,开展各种汉语竞赛活动等,给学员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
(四)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听力教学的理论指导
老师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执行以练为主的教学原则,不断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听力练习时,应该进行有利于提高学员听力水平的专项听力训练,对声调、轻声、儿化、重音等难点问题进行有效的听力指导。重视汉语听力教学的理论研究,熟悉各项听力练习训练目的,把握好听力训练的重点和难点,对造成学员听力训练出错的原因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听力教学质量。
(五)加强汉语听力教材建设,拓展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一部好的教材教师好教,学生爱学。教材编得如何,是决定我们的培养对象能否达到目标的关键。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是为了培养出能为新疆的双语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对新疆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自治区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强研究,吸收国内汉语教学研究成果,针对少数民族成人学习汉语的特点,编写出具有新疆本土特色、符合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实际情况的高质量的听力教材。
编写教材时应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收录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相关的日常对话以及现实生活中常用的语言表达,设计出话题新颖、丰富有趣、能引起学习兴趣的课下练习等。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是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程,是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培训效果直接影响到这项重要工程的质量。我们应该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改善汉语听力的教学状况,提高学员汉语听力的学习效率,推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听力教学的发展。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文章中的一些观点还不够成熟,也不够全面,要想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听力课程的教学质量,还需要大家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2]方晓华.新课程汉语教学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赵金铭.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张立军.民族高等教育中蒙汉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5]吐尔逊娜依.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听力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培养[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2).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专项研究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听说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SJY(S)2014001;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点支撑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建设基金项目“新疆学前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陆琳(1979-),女,山东宁阳人,文学博士,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史、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