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局势下的名人公馆
——以周公馆、特园为例

2016-11-26龚燕杰

长江丛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民主人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南方局

龚燕杰



抗战局势下的名人公馆
——以周公馆、特园为例

龚燕杰

【摘 要】随着重庆政治地位的提升与各党派政治要员的迁入,战时重庆的名人公馆成为人们讨论政治、商讨国是政治场所之一。笔者以周恩来同志重庆市内办公地的周公馆、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特园为例,梳理抗战局势下名人公馆的情况及作用。

【关键词】抗战 名人公馆

一、共产党的战斗堡垒——周公馆

重庆周公馆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曾家岩50号,占地面积363平方米,建筑面积882平方米,砖木结构,系20世纪30年代的建筑,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设在城区的办公点,南方局军事组、文化组、妇女组、外事组和党派组均设在这里。

1939年初,南方局考虑到办事处住房紧张,而曾家岩地处重庆市区,靠近国民政府,会客访友和与各界人士接触都很方便,十分有利于开展工作,邓颖超遂以周恩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名义,租用了曾家岩50号主楼和三楼的全部以及二楼东边的三间房屋,对外称作“周公馆”,实际上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机构所在地。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林彪、王若飞等人在渝期间也常住于此。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派有专人在这里负责日常事务和安全保卫工作。因此,周公馆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哨阵地,是茫茫雾海中的一盏明灯。

周公馆声名远播,既源于周恩来同志的人格魅力,又源于它在抗战中作用和历史贡献。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周公馆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哨阵地。这既包含了与国民党右派既斗争又合作,维护国共第二次合作;又包含了发展民主进步力量,帮助民主党派成立,扩大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凝聚人心,团结一致抗战。在此过程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周公馆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在“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变得异常敏感紧张,中共中央要求周恩来等同志撤离重庆,但周恩来同志再三陈述留在重庆的理由,坚守这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阵地,而国共关系最后并未破裂,直到抗战取得胜利。

第二,周公馆是打破国民党外交垄断,多方面开展外事工作的重要场所。周恩来同志在党中央的支持下,积极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加强合作与联系,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政策;另一方面,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促成中外记者团采访陕甘宁边区,让党逐步走向世界外交舞台。

第三,周公馆是我党收集各方面情报,领导和开展地下工作的指挥哨所。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后不久,就负责南方多个省份的情报和地下工作。南方局根据当时形势提出隐蔽精干,实行“三勤”(勤学、勤业、勤交友)、“三化”(职业化、社会化、群众化)。通过深入群众,发展群众工作,壮大民主进步力量,有效的争取到社会各界信任,收集到各方面情报,保护和转移了大批民主爱国人士,在隐蔽战线上有力地支持了国共两党的抗战。

周公馆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政府陪都市中心的战斗堡垒,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哨阵地。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这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国内国际统战工作,团结教育了广大爱国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主义人士,发展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中外各界朋友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支持,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国统区广大人民的支持。

二、民主人士的家园——特园

特园的主人为鲜英(1885-1968),字特生,四川西充人。军人出身,与川军将领刘湘为同学。鲜英于1921年任川军总司令部行营参谋长兼重庆铜元局局长,并策划筹集《新蜀报》的创建经费。1925年出任江巴卫戍司令驻防重庆,1937年在成都与张澜、钟体乾代表刘湘,与中共代表李一氓签订联合抗日反蒋的秘密协定。此后,鲜英开始由仕途转向经营实业。

由于鲜英经营有道,再加上鲜英夫人金竹生女士以废弃煤渣打成煤砖售卖,积得资本建房出租。经过几年修建,鲜宅规模逐步扩大,后慢慢发展为特园,大小房36间,占地3亩多,其主体达观楼,是三层楼的青砖建筑,前后各一大花园以及一些附属建筑。

在抗日救亡的大局下,鲜英通过实业获得资金,对抗战事业和民主进步运动进行了支持。1941年2月,张澜、黄炎培、梁漱溟、罗隆基等在特园秘密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并将总部设在特园,鲜英被推举为中央委员。1944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又在此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张澜、梁漱溟等长驻特园,冯玉祥将特园康庄2号长借为市内官邸,特园长年开设流水席,日客流量多达上千,少则数百,鲜英举家倾产,支援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民主进步事业,获有“孟尝君”的称号。从1938年至1945年,在重庆的民主党派、爱国知名人士、社会贤达以特园为民主运动的大本营,在这里频繁聚会活动,议论时局,商讨救国之策。

抗战以来,鲜英一直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将自己住宅特园提供为中国共产党和民主人士聚会共商国是的场所。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南方局领导人是特园的常客。“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三顾特园”,与张澜、沈钧儒、鲜英等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特园也因此被誉为“民主之家”。

由此不难看出,抗战时期的特园是当时中国政治的缩影,各个党派和各个阶层的精英人士都齐聚于此,共议抗日救亡大业。同时,特园也是国共两党争取民主党派和进步人士的舞台,国民党笼络民主人士为其“抗战建国”纲领服务,压制中共的活动空间;而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争取民主人士对中共抗日救亡事业的理解和支持,真心实意地帮助民主人士建立民主党派,以抗日大局为重,共同反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和独裁政治。

作者单位:(重庆红岩历史博物馆)

猜你喜欢

民主人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南方局
“爱国民主人士——新四军之友”征文启事
南方局历史是一座富矿
简述在沪爱国民主人士拥护和响应“五一口号”
中共一大在民主人士李书城家召开
抗战时期南方局的文化统战工作及其意义探析
《八路军军政杂志》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论毛泽东抗战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中间势力的统战工作研究
抗战期间任弼时出使共产国际再认识
民主人士翟宗文在芜湖革命活动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