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强军目标创新战时文化工作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16期

王 亚



着眼强军目标创新战时文化工作

王 亚

【摘 要】战时文化工作是影响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深层次因素,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必须深刻认识着眼强军目标创新战时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时文化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索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创新战时文化工作的新思路,扎实推进战时文化工作创新发展。

【关键词】战时文化工作 强军目标 信息化战争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习主席立足政治和全局高度,对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要求,为战时文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战时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强军目标为统揽,聚焦问题,开拓创新,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强有力保证。

一、深刻认识着眼强军目标创新战时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1]可见文化工作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是影响战争胜负的深层次因素。我军战时文化工作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作战期间,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实施文化服务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组织管理实践。[2]新形势下,强军目标赋予了战时文化工作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提出了更高要求,战时文化工作必须深刻认识着眼强军目标创新战时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科学运用思想、观念、价值等软性文化的力量提高部队战斗力。

(一)创新战时文化工作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客观要求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建军治军理念,体现了习主席对实现强军梦、强国梦的战略思考,反映了我军建设的特点、规律,是战时文化工作创新的科学指南,为战时文化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强军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创新开展战时文化工作,发挥战时文化工作的力量,以文化增强凝聚力、催生战斗力。新形势下战时文化工作必须适应强军目标的新要求,立足新的起点,深刻领会强军目标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主动以强军目标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激发战时文化工作的整体活力,确保各项建设和工作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全力以赴为实现强军目标而奋斗。

(二)创新战时文化工作是适应未来战争的必然选择

随着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基于体系对抗的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使得武器装备、训练和作战方式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战时文化工作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手段上,都已不再是过去“一把吉他,一支口琴,一支笛子,一副快板”的单一化机械化简单模式,如何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更好的运用文化因素,瓦解敌军斗志、巩固己方心理防线,已成为战斗力新的增长因素。战时文化工作必须有效应对新军事变革挑战,针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探索新的战争形态下战时文化工作的任务、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增强科学的预见性、时效性和快速应对能力,达到加速占领未来军事斗争制高点的目的。

(三)创新战时文化工作是实战致胜的重要因素

军事文化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滋养官兵的精神沃土。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先进军事文化,为我军发展壮大、克敌制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和重要力量源泉。[3]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4]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时文化工作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争中的作用甚至比精确的火力打击更有威力,官兵的文化能力成为决定是否有利于军事行动的关键所在,更是决定军事行动能否成功的重要基石。要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就必须重视文化因素的影响,推进战时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充分运用文化因素的力量,夺取战争的主动权。

二、准确把握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时文化工作的特点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时文化工作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必须准确把握战时文化工作的特点,正确认识战时文化工作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解决战时文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推进战时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战时文化工作时间空间的广阔性

未来信息化战场时空将是相对短的时间和多维战场的高效统一,信息化战场在陆、海、空、天、信息和认知等多维战略领域全面拓展,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大纵深、立体化的高技术化战场。战场时空呈现出的这种趋势,决定了战时文化工作在一切可能的时间空间、各个作战阶段、以及所有参战军兵种都可能展开。战时文化工作的开展,已经没有完全的时空限制,交战双方无时无刻不面对来自各方面、各层次以及各形式的刺激和影响,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贯穿到作战行动的全过程,天空、地面、水下都成为战时文化工作的战场。可以说,战场时空延伸到哪里,战时文化工作就要服务保证到哪里,战时文化工作指挥就要到哪里。

(二)战时文化工作方法手段的多样性

任何一场战争,战争重心和战争基础不仅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形态,而且还具有更重要的信念、意识、意志、精神等无形的内容。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引发了作战理论、作战样式、作战形态的重大变化,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使得战时文化工作传统的方法手段发生了改变,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战时文化工作中,使其变得更加信息化和多样化。开展战时文化工作不再单纯局限于语言文字,而是利用计算机、通讯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全息投影、网络、电视、录像、录音等多样化的手段制造影视图像、虚拟现实世界,对敌实施信息剥夺,产生幻听幻觉,造成信息混乱,达到摧毁敌军意志的目的。

(三)战时文化工作效能作用的高效性

未来战争是高强度、快节奏、讲求高效的信息化战争,作战行动突出一个“快”字,发现目标快、传输命令快、精确打击快。战时文化工作日益显现出网络化、快速化、精确化等特点,适应这一变化,我们必须善于抓住复杂多变的各种时机和条件,及时开展活动,错过了时机,工作既无法开展,也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战时文化工作的科技含量,从信息化战争爆发突然、战争节奏加快的实际出发,加快推进战时文化工作信息化建设,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战时文化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在短时间内发挥出战时文化工作强大的攻势。

三、积极探索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创新战时文化工作的新思路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面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深刻变革,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创新战时文化工作的新思路,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要求贯彻到战时文化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观念更新、领域拓展、人才建设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服务保证能力。

(一)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战时文化工作观念更新

创新战时文化工作首先要有创新思维,新形势下战时文化工作必须要在强军目标的指引下,更新思想观念,促进创新发展。一是打牢官兵思想基础,确保战时文化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新形势下开展战时文化工作,第一位的就是讲政治、抓方向,打牢官兵听党指挥的思想基础,坚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信心决心,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官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二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发挥战时文化工作作战功能。军队作为一个武装集团,是要随时准备打仗的,要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战时文化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定不移的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实现信息技术手段与战时文化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发挥出强大的作战功能。三是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使官兵成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是我军官兵践行强军目标必备的精神特质,战时文化工作必须注重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依法从严治军,引导官兵争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军人。

(二)紧贴任务实际,促进战时文化工作领域拓展

我军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战时文化工作既有优势的方面,也存在许多缺陷。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战时文化工作要注重发挥优势,拓展工作领域,弥补存在不足。一是既要研究防御又要注重进攻。我军战时文化工作更加注重的是夯实军人的思想根基,树立官兵敢打必胜的战斗信心,巩固己方的思想防线固然重要,直接摧毁敌人抵抗意志,对敌实施精神征服才是直接目的。战时文化工作必须积极探索创新进攻性的方法手段,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技术优势做后盾,瓦解敌军斗志,涣散敌人军心,直接给敌人造成软杀伤。二是既要以军队为主体又要注重地方。“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5]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战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精髓。地方民众虽然不能直接生成战斗力,但军队在国家内部赢得民心民意,和民众形成同仇敌忾的强大气势,对战斗力的培养、巩固和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战时文化工作一方面要密切联系地方党政机构,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拥军支前的热情,支持部队做好战斗准备,配合部队完成各项任务;另一方面要拓展对象范围,面向敌方民众开展全方位战场宣传攻势,营造有利于我军的作战氛围。三是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注重创新。我军极具特色的军事文化,一直都是我军攻坚克难、能打胜仗的传统优势和法宝,必须坚持和大力发扬,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时文化工作不能脱离我军传统而凭空臆造,必须是在继承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牢固树立信息制胜理念,紧盯世界新军事革命进步发展,充分吸收现代化技术的最新成果,深入推进信息化手段广泛运用,充分发挥战时文化工作的功能作用。

(三)着眼作战需求,推进战时文化工作人才建设

未来信息化战争是人才的比拼较量,没有大批高素质的建军治军骨干,强军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战时文化工作必须紧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前沿,采取超常得力措施,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一是搞好战时文化工作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按照强军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借鉴外军的实践经验,把信息素质作为战时文化工作人才的重要素质,科学设置完善合理的人才培养流程。二是搞好战时文化工作人才培养的培训提高。依托院校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开展战时文化工作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形成系统完善的战时文化工作人才队伍培训机制;作战部队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作战需求,积极发挥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瞄准信息化战争以及部队的特点和实际,培养好各军兵种所需要的战时文化工作人才。三是搞好战时文化工作人才的实践锻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于实践,服务作战。战时文化工作人才队伍不仅要大力培育,而且要大胆使用,各级部队党委要敢于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和演习训练中考验和锻炼他们,发挥战时文化工作人才队伍的生力军作用,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1.

[2]谭万江.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教程[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9.

[3]黄文涛,潘庆华,章凌等.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解读[N].解放军报,2014-11-24(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7.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