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亲台派”的蜕变
2016-11-26廉德瑰
廉德瑰 兰 锡
日本“亲台派”的蜕变
廉德瑰 兰 锡
中国与日本之间围绕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矛盾,从日本角度看是因为日本政界存在“亲台派”。日本“亲台派”源于反共意识形态和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感恩”情结,伴随着日本对自身的安全战略考量而不断强调重视“台湾的安全”,而不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存在。其间,台湾的民进党实力壮大之后,日本“亲台派”逐渐蜕化为支持“台独”的政治势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其家族传承、所属政治派阀以及自身政治理念来说,都属于“亲台派”。日本“亲台派”的主政意味着右翼势力会寻机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扩大踩踏中日关系底线的活动,通过打“台湾牌”来牵制中国大陆。
日本 “亲台派” 反共 安全保障 “台独”
[作者介绍] 廉德瑰,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日本政治与外交、中日关系;兰锡,上海大学上合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中日比较法学与中日关系。
2016年5月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蔡英文上台后,日台之间的勾结再度引起关注。尤其是,日本的“亲台派”蠢蠢欲动,欲提升日台关系的“级别”,“台独”分子则心存幻想,欲进一步挟洋自重,对抗中国大陆,为两岸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增添了新的变数。台湾问题一直是中日之间的敏感问题,日本自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在国际政治意义上结束被占领状态之后,长时间与盘踞在台湾、已经不能代表中国的所谓“中华民国”维持着“外交”关系,直到1972年才与中国恢复邦交正常化。这种状况的致因除了冷战和美国因素外,主要还是日本政界特别是自民党内“亲台派”的施为。所谓“亲台派”是指战后日本以旧军人、右翼和自民党鹰派为主形成的政客集团,其主要政治表现是支持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反对中国大陆。“亲台派”妨碍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也损害了日本自身的国家利益。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自民党内以田中派和大平派为主导的“知华派”曾压制“亲台派”,主导过日本政治,迫使“亲台派”退潮。日本“知华派”逐渐建立了与中国交流的管道,通过日中友好协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和日中协会等对华交流团体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然而,当今日本政治加速右倾化,而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加藤竑一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河野洋平早已从政界隐退、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的会长高村正彦和日中协会会长野田毅均已年过古稀,影响力大幅下降,后继乏人。而自民党“亲台派”却在安倍内阁登台之后,重新主导日本政治,他们与台湾的民进党频频接触,试图开历史倒车,触碰“一个中国”的底线,给中日关系前景蒙上阴影。那么,日本“亲台派”主要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受怎样的理念支配、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本文拟对此进行梳理。
一
从起源看,日本“亲台派”在意识形态上是以反共为基础的,其中伴随一些对蒋介石知恩图报的因素,起初“亲台”对象主要是国民党蒋介石。
第一,日本旧军人中的“亲台派”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日本的“亲台派”起源于战后日本对蒋介石“以德报怨”政策感恩的旧军人——过去的“日本帝国”军人,他们可以说是战后“亲台派”的鼻祖。这些旧军人在战前就受皇国思想洗脑,在意识形态上从维护天皇制的角度持激烈的反共态度。这样,国民党蒋介石与日本军国主义在经过一场战争厮杀之后,发现彼此在反共问题上有共同点,所以日本“亲台派”支持逃到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反攻大陆。比如,被蒋介石重用的原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就在战后为蒋介石组建并训练了反共顾问团“白团”,参与“白团”组建的日本军人还有前日本侵华军第一军司令澄田睐四郎、前第五军司令十川次郎、前侵华派遣军参谋小笠原清、前海军大将及川古志郎等人。担任“白团”主要职务的日本军人除了化名“白鸿亮”的团长兼总教官的前日本陆军上将富田直亮之外,还有化名“帅本源”的副团长兼副总教官的前日本海军上将山本亲雄、化名“范健”的副总教官本乡健、化名“周志澈”的前日本陆军中佐吉川源三等人,总共82人。*中村祐悦:『新版 白団 - 台湾軍をつくった日本軍将校たち』、芙蓉選書ピクシス、芙蓉書房、2006年。这些昔日的侵华战犯对蒋介石的不杀之恩感激涕零,特别是在共同的反共理念下,形成亲台情结,实际上是亲国民党蒋介石的“亲台派”,“白团”的动机就是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
第二,日本鹰派政客中的“亲台派”为国民党蒋介石撑腰打气。除旧军人之外,日本战前的政客也在战后重返政坛,大部分在自民党内身居要职,如自民党大佬级人物贺屋兴宣、岸信介、佐藤荣作、石井光次郎等都是知名的“亲台派”。他们当中有的是甲级战犯,有的是战犯嫌疑人,都是日本政界的鹰派人物,高调反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国会议员中的滩尾弘吉是最著名的亲台派人物,他的政治背景和人脉关系都是自民党鹰派,在政治上受到贺屋的关照,而贺屋在战前是近卫内阁和东条内阁的大藏大臣,在东京审判中被定为甲级战犯,曾被判处无期徒刑。1965年,贺屋召集自民党鹰派·亲台湾派成立“亚洲问题研究会”, 滩尾是主要成员、受到贺屋的重视。可以说作为自民党“亲台派”的代表,滩尾弘吉实际上是战犯贺屋兴宣的政治代理人,他时常谈起蒋介石的宽大政策,说蒋介石是日本的恩人,日本人不能忘记他。1974年,滩尾率领自民党议员74人访问台湾,祝贺蒋介石80寿辰,该访问团员包括福田派的松野赖三、藤尾正行,田中派的金丸信,三木派的毛利松平,椎名派的长谷川四郎,水田派的三原朝雄,青岚会的中川一郎、玉置和郎等人。*安藤俊裕:『親台湾派議員の総帥に 「群雀中の一鶴」灘尾弘吉(4) 政客列伝』、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XNASFK2301J_T20C12A1000000/.(上网时间:2016年6月20日)
第三,安倍家族作为“亲台派”曾与国民党蒋介石保持密切关系。 岸信介、佐藤荣作兄弟与贺屋兴宣关系密切,贺屋是池田勇人的同乡和大藏省的前辈,而池田与佐藤都是另一“亲台派”人物吉田茂的政治传承人。这些人在政治上志同道合,都具有亲台湾情结和反共倾向,20世纪50年代后期,贺屋获释后,还在池田内阁担任政调会长和法务大臣。联系岸信介与蒋介石的人脉是旧军人,因为岸信介与侵华的关东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担任过伪满洲国高级官僚,与伪满洲国巨头星野植树、松岗洋佑并称“满洲三杰”。蒋介石与岸信介谋求建立反共联盟,这一意识形态基础再加上日本式的人情世故把他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957年,岸信介以首相身份访问台湾,发表联合反共言论,并公开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岸信介下台后每年参加蒋介石的生日会,住在台湾元山饭店,受到台湾当局悉心接待。在日本政府与北京之间的外交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的过程中,岸信介个人却极力维护与台关系。他的接班人福田赳夫对他言听计从,岸信介曾说福田不当上首相,他绝不退休。福田派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是自民党内的主要消极力量。
第四,日本“青岚会”是自民党内的“亲台派”右翼组织,反对中日邦交正常化。该会1973年成立,成员横跨自民党各派阀,共31人,成立动因就是对抗日本与“中共”恢复邦交正常化,要求加强日台关系。1974年“青岚会”的滨田幸一从支持国民党的角度,在电视节目中与旅日“台独”分子金美玲论战。中川一郎、渡边美智雄、滨田光一、石原慎太郎等都是青岚会的重要成员。因为“青岚会”成员中福田派占多数,当时被称为“福田别动队”, 岸信介操纵福田,福田则控制操纵“青岚会”。自民党实力人物山崎拓先是入会后来又脱离,野田毅、锦贯民辅、内海英男等人最后也脱离了“青岚会”。由于20世纪70年代中日友好关系已成大势所趋,“亲台派”明显落后于潮流,故得不到大多数人支持,“青岚会”不得不于1979年解散,部分人在中川一郎周围形成自民党中川派。自民党少壮派中“亲台派”也大有人在,党内曾经的“青岚会”成员年事已高,其后代继承他们的政治遗产,成为国会议员。2007年自民党内成立“真保守政策研究会”,成员包括中川一郎的儿子中川昭一、石原慎太郎的儿子石原宏高,还有其他“青岚会”成员的后代如江藤拓、中山泰秀等人,该会的最高顾问平沼赳夫既是石原慎太郎的亲信,也是中川一郎的旧部。另外,自民党青年局自佐藤内阁时期至今与台湾之间的交流一直密切,前局长小泉进次郎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儿子,他曾率领近百人青年议员访问台湾。
第五,“日华议员恳谈会”试图固化两岸分裂状态。1972年,日本与台湾当局断交,自民党“亲台派”为了继续维持与台湾的经济文化关系,还成立了“日华关系议员恳谈会”,由“亲台派”旗手滩尾弘吉任会长。1997年,自民党分裂后,该恳谈会改组成包括自民党以外亲台派议员组成的超党派“日华议员恳谈会”,参加成立大会的国会议员有300多人、占议员总数的4成,包括自民党、新进党、太阳党、新党先驱的党员。现任会长是平昭赳夫,干事长是古屋圭司,成员包括麻生太郎、石原伸晃、鸠山邦夫、小池百合子等人。他们都是自民党知名鹰派人物,平昭赳夫是石原慎太郎的亲信,古屋圭司则是安倍晋三的亲信。长期以来,他们以反共为意识形态纽带,以对国民党蒋介石报恩为借口,与台湾保持密切关系,为台湾对抗大陆撑腰打气,为固化两岸的分裂局面起着特殊作用。
二
日本“亲台派”的战略考量却并非仅仅在于感恩或者协助国民党“反攻大陆”,而在于如何配合美国、保障日本自身的安全。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谈判的《日美安保条约》修改、60年代末的“日美联合声明”、90年代中期的“周边事态”到21世纪初的“与台湾关系法”动向,无不反映了“亲台派”对日本自身安全保障问题的关心。
第一,“亲台派”推动修改《日美安保条约》,条约的“远东条款”包括适用于台湾。台湾位于冲绳与菲律宾之间,对于日美来说,在战略上是封锁中国大陆的岛链上关键一环,问题的关键对于“亲台派”来说不是台湾能否处于国民党蒋介石控制之下,而是它不被中国大陆“攻陷”。日本旧军人之所以在战后组织“白团”训练国民党军队,其深层意图除了支持国民党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梦想外,还在于将台湾视作日本的命运共同体,认为台湾既是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又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所在,所以,“台湾的安全”关乎日本的安全保障。1958年,中国大陆炮击金门,“亲台派”岸信介抓住这个机会与美国谈判修改《日美安保条约》。根据2015年1月15日解密的日本外交文书透露,1959年7月,岸信介访问英国时,曾对英国首相麦克米兰说:“台湾如果被中共控制,对日本的安全保障是重大的威胁”。*『岸首相 中国の台湾支配「脅威」』、http://www.sankei.com/politics/news/150115/plt1501150028-n1.html.(上网时间:2016年6月4日)所以,在当时的日美谈判过程中,两国提出了“远东条款”,并在1960年的《日美安保条约》第六条中有所反映:“为了有利于日本国的安全,有利于在远东地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美利坚合众国的陆军、空军和海军可以使用在日本的设施和区域”。这一条文里的“远东”所涉范围按当时的解释即包括菲律宾、韩国和台湾。
第二,“亲台派”配合美国发表“日美联合声明”,明确提出“台湾条款”。“亲台派”岸信介在1960年与美国修改的《日美安保条约》在“远东”的范围问题上还需要通过解释理解为包括台湾的话,他的胞弟佐藤荣作在1969年与美国发表的“日美联合声明”(即“佐藤·尼克松声明”)提到的“台湾条款”则公开提出“台湾的安全”问题与日本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个声明表示:“维持台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也是对日本的安全来说极其重要的要素”,这样的规定已经不需多做任何解释,是对中国内政的公然干涉。日本学术界一致认为,这是战后日本首次明确把日本以外地区的安全保障看成与日本安全保障同等重要的文件,它明确指出了某一特定的地区是日本安全的关切,标志着日美同盟开始超出两国的范围,是战后日美关系发生变化的重要分水岭。*波多野澄雄:『沖縄返還交渉と台湾·韓国』、『外交史料館報』、2013年12月、第27号、第43頁。所谓日美同盟的深化和扩大,实际上源于1960年的“远东条款”,成型于1969年的“台湾条款”,“亲台派”佐藤荣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三,“亲台派”积极参与谋划“周边事态”暗指台湾“有事”。1997年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是在桥本内阁时期达成的,当时日美双方设定的范围是朝鲜半岛和台湾,所以提出了“周边范围”的概念,只是由于中国的反对,最后换了“周边事态”的说法。但是台湾显然并没有排除在其所指的范围之外。在这次日美谈判过程中,日本国会成立了特别委员会,成员包括“亲台派”的安倍晋三、玉泽德一郎和中谷元。关于“周边事态”,安倍曾说:在谈到周边地区范围时,必须以《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为基础,所以,这一地区就是指菲律宾以北,理所当然地包括台湾海峡在内。1960年的安保条约非常明确地把台湾列入了适用范围。没有必要特意去刺激中国,但要把这一用词中包括台湾在内的意思转达给中国。据安倍自己说:台湾方面希望日本把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改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本泽二郎著,吴寄南译:《日本政界的“台湾帮”》,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其实,“亲台派”更迫切地想把日美安保的防卫范围落实到台湾。
第四,“亲台派”推动出台日本版“与台湾关系法”。“亲台派”认为中国大陆的对台战略依然是“说服加威胁”,同时坚决压制“台独”势力;大陆目前还不具备阻止其他海洋国家介入其对台全面封锁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显然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台湾的军事预算只是大陆的1/10,兵力只有27万人,台湾如果被中国大陆统一,则中国大陆就获得了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第一岛链将失去战略价值。所以,他们认为,“日本国民也不得不对马英九的亲大陆政策异常关心”,担心两岸过于接近。对于日本来说,不仅钓鱼岛,台湾如果被“吞并”,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乃至于日本国土都会陷入危机状态。*『危ないのは尖閣だけでない!日本も警戒すべき台湾軍の弱体化』、http://mamoretaiwan.blog100.fc2.com/blog-entry-2167.html.(上网时间:2016年6月3日)。故此,2014年2月17日,自民党的“亲台派”组织“促进日本·台湾经济文化交流青年议员会”(会长是安倍的胞弟岸信夫)召集会议,讨论强化日台关系的“与台湾关系法”,会上外务省官员报告了台湾形势和日台渔业协定情况。这个所谓的日台青年议员会大约有70名自民党中青年议员参加。*『自民有志、台湾関係法策定で関係強化』、http://www.sankei.com/politics/news/140217/plt1402170002-n1.html.(上网时间:2016年6月4日)据安倍的亲信官方副长官萩生田光一(时为国会议员)说:安倍在2015年关于历史问题的“讲话”中首次提到台湾,至于“与台湾关系法”现在还在以岸信夫为中心进行研究,需要一年左右才能完成。*『自民党は台湾関係法案の作成準備開始 「吐血報道」の真相、一体誰が仕掛けたか?』、http://www.genron.tv/ch/sakura-live/archives/live?id=215.(上网时间:2016年6月3日)日本版“与台湾关系法”的样板是1979年美国版“与台湾关系法”,该法事实上维持了美台“外交”关系和军事联盟,现在的日台关系是双方通过双边交流协会和亚东关系协会来维持的,日台渔业协定也被界定为“事务性关系”。一旦日台关系上升到政治或安保层面,势必对中日关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三
其实,日本“亲台派”的对台政策不过是对中国打台湾牌的“分而治之”之术,以图维护对日本有利的冷战体系,同时分解、弱化中国的影响力,进而维持日本对华的优势,因而有损中日关系大局,危害地区和平。
第一,“亲台派”的外交考量是利用台湾玩外交牌,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分而治之”。日本“亲台派”之所以要维护台湾的安全,有其外交上的用意。他们接近、拉拢和支持台湾,是为了把台湾作为一张对华外交的牌,从分裂的两岸关系中谋求外交好处。日本遏制中国的企图从美国结束对日本的占领后就开始有了,日本对于统一的中国与美国一样怀有戒心。“亲台派”对国民党蒋介石在台湾站稳脚跟给与政治和经济支持,符合日本当时的国家利益观。1952年,日本与国民党蒋介石谈判缔结“和平条约”时,日方不肯承认条约适用于中国大陆,而只承认条约适用于台湾地区,最后蒋介石不得不以放弃劳务赔偿作为让步,换取了日本对条约适用于大陆的默认。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日方不肯在《联合声明》第三条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根本原因也在于“亲台派”从中作梗,因为自民党“亲台派”的佐藤集团只肯模糊地承认台湾是“中国国民”的领土,并向田中内阁施加了压力,最后是中方承诺放弃对日赔偿要求后,日方才同意在声明中写上:理解和尊重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的立场,并遵守《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规定。2013年,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安倍政府与台湾签署渔业协定,成功拆散了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合作。2016年台湾的蔡英文当政后,日本与之暗中勾结,还是为了在对华外交中捞取好处。
第二,“亲台派”想要维护东亚的冷战体系,以图阻止中国崛起。冷战是意识形态的对立,也是价值观的对立,日本是冷战的受益者。由于冷战的需要,美国要把日本变成欧亚大陆东端的前沿阵地,不遗余力地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扶植,所以从中受益的日本必然极力维护它。东亚冷战体系的特点就是以排除中国的《旧金山和约》为基础,其中包括《日美同盟条约》、《日台和约》和《美台防御条约》等,并由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和地区构成。美国是这个体系的主导国,美台关系和日台关系是其基础,所以维持中国台湾独立于大陆的分裂局面是关键一环;如果台湾与大陆统一,那么这个体系就出现了缺口,就难以封堵大陆,为此,日本势必极力维护这个体系。“亲台派”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从冷战角度强调“台湾作为自由阵营的重要部分,绝对不能把它交给中共政权”。 当时他们还认为:即使中共加入了联合国,国际社会接受了中共,也有必要明确台湾不是中共的领土这一点。*『外務省外交記録』(微缩胶卷)、A0351、第1953頁。现在,“亲台派”仍然需要台湾留在新冷战体系内,这个新冷战体系仍然是以价值观为纽带的,安倍价值观外交构想也将台湾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日美同盟条约》、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和日台之间的“实务性关系”(实际上是“准外交关系”,“亲台派”想要以“台湾关系法”将之确定下来)是该体系的基础。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维护这一体系的重要战略部署,日本安保法案包括了台海地区发生所谓“重要影响事态”的应对措施。对“亲台派”来说,要想把台湾留在新冷战体系之内,除了蓄谋“台湾关系法”之外,还要强化日台经济关系,尽快开启日台之间的FTA谈判。日本有学者认为蔡英文在台当政后有可能积极要求加入TPP,对此日本不会反对,日本现在支持台湾的力量比以前有所加强,出现了不在意大陆的倾向,日本的民意也明显支持台湾。*“日学者酒井亨:民进党与日本政府紧密度高”,http://www.crntt.com/doc/1041/5/1/6/104151668.html?coluid=142&kindid=0&docid=104151668&mdate=0312004010.(上网时间:2016年6月3日)
第三,“亲台派”图谋分裂、弱化中国,以确保日本在地区内的主导权。战后日本已无力控制中国,但要在亚洲与中国争夺主导权,必须尽量使中国无力化。无力化与构筑安保防卫体制、进行遏制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支持台湾独立也是分化、弱化中国的重要手段。日本海洋国家论者高坂正尧曾论述过,历史上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中国对日本来说是很遥远的国家,没有成为日本现实的威胁。*高坂正尭:『海洋国家日本の構想』、中公クラシックス、2008年、第184頁。但是,到了近代,中日之间的距离已经不是安全屏障,中日两国互相成了现实的威胁,所以对日本来说,有必要使中国无力化,无力化的最有效手段是分化,于是有人提出应该将中国分裂。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是1887年2月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二局局长小川又次,他在报告《征讨清国策》中主张把中国分成七块。*王雪萍研究发表报告:「中国における近現代日中関係研究の発展と限界」——最新日本研究成果『日本近現代対華関係史』を通じて―、http://hijas.hosei.ac.jp/tabid/886/Default.aspx.(上网时间:2016年7月18日)“亲台派”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支持,就是要利用蒋介石把台湾从中国大陆分割开来,弱化中国。当时,“亲台派”还不敢公开支持“台独”,只能想尽招数维持两岸的分裂状态,维持事实上的“台独”。台独分子当初一直遭到国民党蒋介石的镇压,所以大部分都逃到日本活动,对此,蒋介石要求日本禁止这些人的分裂国家活动。但是“亲台派”采取了不合作态度,他们对蒋介石说:“日本宪法保障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自由,没有相关法律可以禁止外国人的政治活动”,外务省只能答应蒋介石“密切关注这些活动,使之不影响日台关系的发展”。*『外務省外交記録』(微缩胶卷)、A0359、第719頁。其实,“亲台派”与“台独”分子一直密切交往,并阴谋促成台湾“独立”。据“台湾独立建国联盟”的黄昭堂回忆,岸信介曾对他说过:1969年,岸信介曾秘密访问台湾与蒋介石密谈,他建议台湾在被联合国驱逐之前,成立台湾共和国,保住席位,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席位后,“中华民国”势必被驱逐,所以台湾即使不做常任理事国,也要保住一般成员国地位。*『岸信介極秘訪台秘話を教科書に書こう(5)』、http://plaza.rakuten.co.jp/yizumi/diary/200609020001/.(上网时间:2016年6月4日)
第四,“亲台派”配合美国战略,有损中日关系大局,危害地区安全。1973年“青岚会”成立的动机就是反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石原慎太郎就是这个组织的主要成员,他们一开始就反对中日两国于1972年经过努力实现的邦交模式,主张在承认日台关系基础上与中国恢复邦交,搞“一中一台”。另外,他们还主张不反省历史的中日关系以及用日美同盟牵制中国的中日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亲台派”经常发声并采取行动,在台湾问题上触碰底线,破坏中日关系基础,代表“台独”势力的民进党羽翼丰满之后,“亲台派”便逐渐抛弃国民党,全力支持其“台独”路线,完成了由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向支持台湾“独立”的蜕变。特别是安倍晋三的上台意味着“亲台派”再次获得了日本政治的主导权,安倍的胞弟岸信夫现在是“亲台派”中最活跃者之一,他代表“亲台派”与台湾交往密切。“亲台派”开始与国民党切割,认为国民党的马英九是反日的,因为他是保钓分子,是国民党独裁政府的代表。*『浮世風呂:台湾は日本の生命線 !』、2007年11月24日、http://blog.goo.ne.jp/yamanooyaji0220/e/d3b6b229b7f75df9b60e656f74c91260.(上网时间:2016年6月3日)2015年10月,在“亲台派”的精心安排下,大选胜券在握的蔡英文对日本进行访问,岸信夫全程陪同,访问了安倍的家乡山口县,还与安倍进行了秘密会晤(尽管双方都否认有这样的会晤),实际上安倍给与她的是国家首脑级礼遇(因为她正式就职后就不能访问日本了)。随后,岸信夫于2016年5月5日访问台湾,在民进党总部与蔡英文会谈,6月3日,蔡英文就职后,安倍的母亲——岸信介的女儿安倍洋子访问台湾,观看日本NHK交响乐团在台湾的演出,蔡英文亲自陪同,双方显然是在进行实质性交往,在打擦边球,触碰台湾问题底线。然而,鉴于台湾的重要战略位置,日台的勾结若在美国之外再出现日本“台湾关系法”的怪胎,势必进一步深化东亚的新冷战体系,并使台湾海峡与东海、南海形成“三海联动”遏制中国的态势,从而严重破坏中日关系。日本“亲台派”与“台独”分子如此勾结,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中关系大局,给台海局势甚至东亚局势增加了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黄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