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语文作文讲评课“引导策略”的实施——以人物描写类作文课堂讲评教学为例

2016-11-26徐雪瑾

长江丛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物描写引导策略课堂教学

徐雪瑾



浅谈中职语文作文讲评课“引导策略”的实施——以人物描写类作文课堂讲评教学为例

徐雪瑾

【摘 要】本文以高教版语文基础模板第三单元“表达交流”中《记叙文:人物描写》作文讲课教学片断为例,阐述了在作文讲评过程中,教师采取“引导策略”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教师示范、小组活动、表格导评、范文引路四种常用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人物描写 作文讲评 课堂教学 引导策略

【案例背景】

作文教学历来是整个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常规的作文教学包括立意命题、写作指导、借鉴修改、结合讲评等环节。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讲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综合分析习作中的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讲评,可以进一步总结写作技巧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类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实现他们的写作技能的不断提升。

然而,鉴于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原因,在实际的作文讲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生作文前的指导和批改,而轻视讲评的现象,即很多教师对于作文讲评往往流于形式,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教师懒得评,学生也懒得写。长此以往,作文讲评也就成了老大难,成了教学中的顽疾,少人问津。

在面向2015级学生进行高教版语文基础模板第三单元“表达交流”中《记叙文:人物描写》的作文教学中,笔者特别设计了一堂作文讲评课,抓住“写人要凸显个性”这个教学主题,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的开展,借助学生交互参与和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如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评改作文和组织语文活动的能力。

【案例片段】

教学内容简单导入后,进入第一个活动环节:榜上有名。教师在多媒体上公布课前批改时挑选出来的相对优秀的习作,把它们分发给各个学生小组,对照教师专门设计的《“写出人物个性”作文评分表》,让大家各自讨论评价,并作好相关记录。

第二活动环节:佳作赏析。各小组依次讨论分析发到手上的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并用简洁的语言做以评价,谈谈在进行人物个性描写方面的启示。

第一小组:灵活而全面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的人物描写方法展现了一位外冷内热的父亲形象。

第二小组:很好地运用了自然环境的描写,衬托出了爷爷当时当地的心理活动。

第三小组: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把“我”讲空话被班主任发现时,班主任生气的情形和“我”内心的害怕担心写得生动形象。

第四小组:用“咬”“闭”“张”“缩”“皱”“吊”“窜”“倒”等一连串传神的动作细节,把同桌很怕吃辣椒的特点描写的惟妙惟肖。

教师运用多媒体归纳人物人物描写的4种主要方法:①用好描写方法:外貌描写用好形容词、动作描写用好动词、语言描写符合身份性格。②巧妙使用修辞:注意抓住人物某方面的特征,灵活运用比喻、夸张、拟物、借代等修辞方法,使人物生动形象。③环境描写烘托: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所描写的环境色调与人物心理相一致。④选择典型细节:语言精练、抓住特征、合情合理、符合身份、细致传神。

第三活动环节:缺点互评。各小组依次指出手头习作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具体修改指正,力求精要合理,对作者有启示作用。

第一小组:表现角度,表现手法单一,可以借他人感受衬托人物性格。

第二小组:人物描写当中缺少字斟句酌,显得平平白白,表现力不强。

第三小组:所选事例不够典型,不好突出人物个性。

第四小组:环境描写跟人物形象塑造之间关系不太明显。

教师运用多媒体小结归类写作中存在的问题:①人物主动表现的机会太少;②缺少经典传神的细节;③忽视烘托渲染,未注意多角度凸现人物个性。

第四活动环节:范文鉴赏。教师根据课前批改作文的情况,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事先撰写一个重点针对如何进行人物描写方法的矫正式范文片断,让学生学习模仿。

【案例分析】

就作文讲评而言,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这种开放的作文评价理念,无疑是在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注意在作文讲评过程中采取“引导策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作文该怎么写才对,该怎么写才好。

引导策略之一:教师示范策略。这种策略反对教师在评改习作时漫不经心地随意写上几句无关痛痒、令学生摸不着头脑的批语,或写上一个分数。细节评点、技艺点拨、思想彰显、字眼评析、生活谈心等都是示范评改的切入点,教师在示范进行作文批改时,一定要全情投入地去细心读、精心批、耐心改,给学生以思维的、言语的、思想情感的、生活与创作态度的示范。这堂课上,教师课前对习作的批改挑选、课堂讲评时对于“写出人物个性”具体方法、习作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归纳指导都为学生自己评改作文起了表率作用,让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得到启示,学会自己评改作文。

引导策略之二:小组活动策略。这种策略体现了作文训练的人文性和主体性,其过程是教师、学生、习作内容三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参与活动认识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发挥,才会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学生的习作水平才会得以提高。这堂课上,教师先后设计了“榜上有名”、“亮点同赏”、“缺点互评”等活动环节,即先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习作进行评改,评选出不同等级的习作并给出书面评价,然后再由教师进一步给出建议性评价,下发后再由各学生小组继续讨论,进行小组发言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这种策略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知、情、意、行等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效果。

引导策略之三:表格导评策略。这种策略适合于特定的切入点小而具体的专题作文,课前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分标准,设计成统一的表格,作为学生开展自主性作文讲评的指导提纲。表格具体的内容可以由教师一人制定,也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表格的具体填写和评分可由评价人单独完成,也可由师生或者评价人与作者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在这堂课上,笔者根据“写人要凸显个性”这个作文主题设计的评价表,具体包括书面书写情况、错别字情况、是否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是否有典型环境的营造、文章语言是否具有表现力感染力等,在帮助学生按具体条目逐一评改别人习作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体会提出自己的评改建议,让学生在评改之余明确自己今后写作同类型作文的方向,其实效性不言而喻。

引导策略之四:范文引路策略。这里所说的“范文”,是指教师用于指导学生写作而亲自撰写的作文。这种策略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矫正式范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学生作文的共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写范文,让学生体悟,让学生模仿,帮助他们既发现自己作文的问题,又找到矫正的思路和方法;二是“片断式范文”。这种范文是根据学生作文最需要突破的点,写几个片断给学生示范,以解决学生作文的局部问题;三是“提纲式范文”。顾名思义,这种范文就是教师列几个作文的提纲给学生,以便让学生打开思路,有所启发。在这堂课中,教师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状况,把“矫正式范文”和“片断式范文”合二为一,重点针对人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烘托、典型细节描写、修辞手法运用4个方面准备了4份范文。这些范文可以读给学生听,也可以发给学生看。学生听看之后,再结合自己的一贯的写作经验,每个人都会对范文的优点和不足给出评价。俗话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样无数次的评价与修改的过程中,学生也就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能觉察到自己作文的一些毛病,并且会尝试着去纠正它。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写作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当然,俗话说“教无定法”,作文讲评课也应体现出教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其策略也应该因“人”、因“文”、因“课”而异。但只要一切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以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为核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就会感到作文绝非“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道通罗马”。

参考文献:

[1]徐琴琴.构建作文有效讲评的策略思考[J].学园.2010(12).

[2]吕通军.作文有效讲评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之,2011(8).

[3]岳萍萍.中职作文讲评教学策略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简介:徐雪瑾(1980-),女,汉族,浙江绍兴人,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

猜你喜欢

人物描写引导策略课堂教学
怎样构思人物描写类文章
叙事也要人物描写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人物描写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
浅谈语文课本中不同的人物描写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课堂教学中示范应注意避免的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