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论视角下的哈萨克谚语翻译研究

2016-11-26桑文秀

长江丛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哈萨克语顺应论谚语

桑文秀



顺应论视角下的哈萨克谚语翻译研究

桑文秀

【摘 要】谚语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精髓和社会生活的缩影,本文以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作用为切入点,对哈萨克谚语的翻译方法、文化翻译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本文认为:文化翻译是核心要素,缩小文化差异、保留文化特质是实现全息转换的首要目的。

【关键词】顺应论 哈萨克语 谚语 翻译问题

一、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内容,是人类交流的形式与工具,同时又是一种社会现象。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定会产生一定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如何跨越文化差异对语际交流带来的不便且在保持原文真实性的基础上再现民族文化背景、做到保真性并实现精神意识层面的全息传递,翻译在其中所承担的作用非同一般。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翻译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也是动态顺应的过程,更是语言顺应论下的翻译模式,简言之,翻译的选择体现在翻译过程的方方面面。

在多元文化受到高度关注的时代背景下,汉哈翻译研究对增进民族间的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哈萨克语谚语作为哈萨克文化的精髓,是哈汉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谚语的翻译,译者应身临其境地投入到原创作的感知空间中去,体味作者的所思所想,感悟并再现原文的底蕴内涵。本文从顺应论的观点出发,旨在探讨哈萨克谚语的翻译策略选择和文化翻译问题。

二、翻译方法概要

(一)直译法

直译法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多用于简单的一般陈述,强调必须忠实于原文,直译并非机械的逐字翻译。在通过译文表达原文的语义时,使原文尽量与译文保持类似的对等关系。如:

adamnəŋ kyni adammən. 世上人靠人。

‚aqqa zawal dʒoq.清白者无惨局。

ƒer bir ret øledi,qorqaq meŋ ret øledi.英雄死一次,懦夫死千遍。

直译并非硬译或生译。在语言转换过程中,译者要尽可能低保持原语的结构形式,例如词序,句式,修辞等,同时也力求译文的流畅性,真实性及理解性。译者应遵从原文的写作历史背景,民族文化背景等等要素,争取做到信达雅。

(二)意译法

意译法是一种在充分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将原文以自我民族所习惯的表达方式翻译出来的方法。意译要求译者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语言文化及对被译语言文化内涵的理解,是一种既忠于原文,又呈现本民族文化特质的再度创作。如:

tonən teris ajlandərəw字面意为把皮袄翻过面。

哈萨克族反感皮袄反穿,实译为乔装打扮。

‚at kekilin kesiw 字面意为将马的额鬃剪了。

实译为决裂。哈萨克人民对马情有独钟,马前额的鬃毛可衬托出马的高昂神骏,被剪是很忌讳的事情,如果被剪就是受了极大的侮辱,意为要彻底断绝关系。

ƒesek dæme 直译为毛驴的欲望。汉译为异想天开。

顺应性翻译模式表明:翻译是不断顺应调整、做出适当选择的过程,并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译文。译文要综合考虑翻译目的、译文内容、翻译方法等因素。

三、谚语翻译中的文化问题

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最直观的表现手段之一。文化翻译不仅要做到源语准确的字面转译,源语所内涵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的再现也是文化翻译的必备技巧,这也就是我们这里探讨的文化翻译,简言之,文化翻译不仅要要表达文化意识的异同,还要分析译作与原作间产生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生活用具、习俗观念的不同也会导致文化的差异。如:

suraj suraj mekeɡe de baradə.边走边问,也能到麦加。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比喻做任何事只要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定能成功。

‚ajə oŋnan tuwəw.月亮从右边升起。kyni tuwəw.太阳升起。

译为时来运转。这与哈萨克族早期对日月星辉有自然崇拜有关。

ƒoŋ køz.右眼译为可信赖。isi oŋʁa ketiw.事情向右走去译为交好运。

哈萨克族视右为尊,递茶、握手都应用右手,认为能带来好运。

可见文化差异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不可小觑,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增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采取积极的翻译方法,译出源语谚语的内在涵义,更好地实现文化交际的最终目的,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大前提。

四、结语

本文以顺应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为着手点,对哈萨克谚语的翻译方法、文化翻译等问题进行初步阐释,探析哈萨克谚语所蕴含的草原文化、宗教文化,并总结出文化翻译是核心要素,缩小文化差异、保留文化特质、实现全息转换是翻译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观点疏浅,失误在所难免,敬请先贤学长指正,本人将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1]乌鲁木齐拜•杰特拜.哈萨克语的形成发展概况[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2]黄中祥.哈萨克词汇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桑文秀(1991-),女,汉族,甘肃临泽人,伊犁师范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哈双翻。

猜你喜欢

哈萨克语顺应论谚语
浅谈中文食品名称的哈萨克语翻译
哈汉语中吉祥数字文化对比
汉哈语表女性谚语之文化比较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微
顺应论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初探
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模因研究
浅论顺应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语码转换
新疆青河县阿热了乡哈萨克族聚居区居民的语言生活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