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正廉洁的王骘

2016-11-26李雨客

清风 2016年4期
关键词:楠木皇上海盗

文_李雨客

清正廉洁的王骘

文_李雨客

康熙亲政之时,清王朝立国不到30年,在他的心目中,汉臣们大多都是“烫手的山芋”,能“任事”却未必“实心”。而有一位却是个例外,他不是“烫手的山芋”,而是“香饽饽”。这个人,就是被清史学家们誉为“大清第一清廉之臣”的王骘。

为了百姓顾不了皇帝

康熙二十四年,也就是太和殿被大火焚毁后的第6年,康熙帝决定重修太和殿。这年的九月,工部议定从四川采集2663根高大楠木用于大殿维修。这个时候,王骘恰好在京城逗留,为赴任直隶口北道台做准备。本来,四川采木的事情跟他没有关系,可是在此之前王骘曾在四川做过地方官,对四川的情况很了解。他深知,假如工部议定的四川采木的计划被批准,那么,四川民众必然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会有许多民工死在采木这件事上。同时,他也知道,重修太和殿是康熙心中的一件大事,劝谏皇上否决工部的计划,实际上是跟皇上唱对台戏,弄不好会引起皇上的反感,对自己不利。

一边是民众,一边是皇上;一边是民众的生命攸关,一边是皇上的内心关切。怎么办?怎么取舍?王骘思前想后,最后决定,不管皇上会有怎样的反应,必须为民请命。

王骘主意已定,便写了一分奏疏呈给皇上。王骘在疏上说:四川高大的楠木,只有在深山幽谷中才有。民夫们到峻山穷壑中采伐这样的楠木是十分危险的。而且,就算是费尽千难万险采伐到了,要把那样高大的木料从大山里运送出来,也绝非易事。此外,从深山幽谷中采伐运送高大的楠木,完成这项工作须得好几个月的功夫。这些年来,四川境内兵连祸接,荒烟百里,满目疮痍。全省户口中,能做工的不过18000余人。这个数字赶不上其他省份的一县之众。如果再从中抽拨5000人入山采木,那么,这个省的农田耕作就全废了。

这份奏疏呈上去以后,圣意难料,所以,王骘也是忐忑不安。好在康熙帝不愧为一代明君,向来以民福为重。他看了奏疏之后,深感王骘所言入情入理,就对工部官员说:“四川屡经兵火,困苦已极。采木累民,塞外松木,取充殿材,足支数百年,何必楠木?”他下令工部,停止从四川采集楠木的计划,改用塞外的松木作为维修太和殿的材料。

因为王骘的犯险上疏,四川民众得以避免入山采木的艰辛,避免了为入山采木可能付出的生命代价。

时隔不久,直隶保安州出了一桩公案。保安州有一个叫衡有林的人,此人是当地的一霸,且跟官府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他跟宣府镇的百姓之间发生了土地之争。案情复杂,且牵扯到的百姓众多,民情汹汹。

地方衙门把案子具呈给了内务府,内务府以“奸民盗种”报部转奏。就是说,“内务府”认为案子牵扯到的那些老百姓属于“奸民”,是不良百姓,而这些“奸民”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偷种庄稼,因而才引出了此案。皇上得知这个案子以后,派员前往查案。王骘此时已是当地的道台,所以,他带领同知、守备等当地官员会同朝廷派出的大员一起查案。

在这个过程中,王骘公正无私、不偏不依,将案子的真相查了个一清二楚。最后判定,涉案的二十余顷土地,属马端麟等八百余户百姓所有。衡有林属于谋夺他人资产,以谋夺他人资产罪以律论处。同时,王骘没有放过跟案子有关的那些徇私舞弊的贪官污吏,按律将他们严加惩处。案子尘埃落定,百姓们怨意尽除,当地社会安定下来。

一个月治好一省的“贪腐病”

康熙二十七年正月,王骘要去江西主政,临行前,“陛辞请训”,就是临走之前去跟皇上道个别,同时看看皇上还有没有什么要嘱咐的事项。由于前任江西巡抚是因为贪污腐败而被革职查办,所以,康熙帝对江西官场的现状很清楚,他知道江西那个地方官场腐败的程度已经十分严重,新任巡抚如果不能洁身自好、大胆作为,搞不好就有被当地腐败官员拉下水的可能。于是,康熙帝对即将赴任的王骘叮嘱再三。王骘说:“请皇上放心!臣到任之后,定当严厉禁止摊派,以防害民,定当整治司法不公等问题,定当竭力祛除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时弊,以不负皇上所托。”

此前,王骘在四川做官的时候,“不食民间粒米,不取民间束草”。他家里只有三位佣人,而且,“于家中取给盘费”——就是自掏腰包发佣人们工资,而不是拿宫中的钱发给佣人工资。有时家里的钱不够用了,就问同僚们去借。这些情况康熙早就有所了解,知道王骘是一位清廉自律之臣,所以,对于王骘临去江西赴任的一番说辞,康熙帝是很相信的。因此,他一反常例,额外赏赐1000两白银给王骘做盘缠,另外,还赏了一套鞍马。

康熙帝的这个举动,显然有着极其深刻的用意。王骘是个聪明人,皇上的用意他当然可以悟出来,无非就是让他到江西之后,放开手脚大胆做事,让他像战马一样勇敢无畏,是期望他作为江西的一把手要把江西的事情办好。当然,皇上的这番苦心,也同时反证了王骘将要直面的江西局势将是很不一般的,将是很复杂的。

王骘初到江西,属下各府衙官僚纷纷前来馈赠财货器物,他一概拒收。按今天的眼光看,王骘拒绝收受下属们送上门来的礼品财货,实在是很寻常的一个做法,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新任巡抚到任后拒收下属官僚的一切馈赠,那可是一种很不一般的做法。那其实是一个警告,那是在告诉他的属僚们:你们可得注意了,我可不同于你们的前任,我可要向各种形式的行贿受贿行为开刀了。而江西的那些官员们也不傻,通过王骘拒绝收受下属们的馈赠,以及后来王骘对政策的一系列调整,他们敏锐地觉察到这位新来的巡抚不同寻常,他们意识到再像从前那样行贿受贿求取私利是不行了,必须老老实实地做官。如此一来,“贪黩科敛”之风在江西很快得到了遏制。

王骘主政之前,江西的摊派之风盛行,司、道、府各衙门的平常运作耗费,甚至连官差押解犯人的费运,都摊派给了老百姓,百姓负担过重,苦不堪言。针对这种情况,王骘发布政令“自巡抚衙门起,去旧更新,官役上下大小杂费尽革,有犯必惩”。就是说,不论哪一级官府,上自主政官员,下到跟班杂役,除了按照规定领取薪水以处,统统不准再分发额外的补贴,违犯这一规定的人,将受到严惩。政令一下,各府衙没有借口再向民间摊派,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有些府、县,税粮征收被一些恶棍把持,使老姓吃亏不少,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得知这一情况后,王骘下令纠正。他命令各府、县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违规多收的税粮返还给百姓。

史书记载,王骘“履任未及一月,力行数事,积弊搜剔无遗”。就是说,王骘上任巡抚之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办了好多大事,江西省多年累积起来的弊端全都被剔除了。

不赐金银只赐衣帽

王骘的廉洁操守和任事能力在他主政江西短短的时间内,就再一次得到了证明。康熙帝决定进一步重用他,“擢闽浙总督”。

康熙帝之所以让王骘出任闽浙总督,那是有明确目的的。当时,福建沿海很不安宁。原因是海盗猖獗。那些海盗假扮成渔民,随渔民一同出海,等到了海上,远离陆地之后,他们便原形毕露,对渔民大肆劫掠。渔民们得不到安宁。康熙派王骘去沿海任闽浙总督,意在让这位“能臣”解决海盗害民的问题,以便安定海疆。

王骘到沿海之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海盗之所以猖獗,是因为官兵拿他们没有办法;而官兵拿他们没有办法,是因为一个“定例”。定例规定“兵船离汛不得远洋”,就是说,在某一段时间里,兵船是不可以下海远洋的。兵船不准下海,自然就无法追击在大海上活动的海盗,海盗猖獗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打破一个定例,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作为一名汉臣,要打破来自朝廷的一项定例,极有可能招致非议。事实上,前任总督以及其属下的数位总兵之所以没能对海盗展开攻势,正是由于他们没有胆量去打破定例。可王骘呢,他恰好是个有勇气有胆量的汉臣。他以安民为要,决定打破陈规戒律。他下令属下几位总兵,驾船出洋对付海盗,同时,又派出人马沿海岸搜索隐藏起来的海盗船只。结果,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捕获海盗船大小八只,斩杀、擒获海盗多人。“海疆一时无警”。

王骘在闽浙任上,获得了百姓的认可和称赞。康熙帝南巡之时,遍察舆情,得知王骘在百姓心目中的分量,赐予他御衣、凉帽。

为何只赐御衣、凉帽?一方面,王骘这个人不贪财货,一心为公,勤政爱民;另一方面,南方气候炎热。所以,康熙帝赐王骘“御衣和凉冒”,而不是黄金或白银。这样的一份赏赐,充分体现出康熙帝对王骘为人的熟知程度,以及对王骘这位汉臣发自内心的那份关怀。作为一位汉臣,在当时想得到来自皇上的真心关怀,常常只是一种奢望。而王骘却真真实地得到了。

康熙南巡之后不久,王骘便被调回京城,成为户部尚书。他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做到年近八旬,期间颇有些让人称颂的事迹。比如,他办事一丝不苟;比如,他拒受商贾行贿等等。

史书记载,王骘活了82岁,死后,康熙帝下旨“赐祭葬如例”。就是说,对王骘的祭典仪式和葬礼,康熙帝亲自过问,下旨命相关部门按照定例进行安排。可见,王骘非但在活着的时候能获皇上关爱,在死了之后仍获哀荣。

王骘早已死去了几百年了,那么,在几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重温王骘的故事,又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不妨用康熙南巡时对王骘说过的那句话作为回答:“尔任总督,实心任事,浙、闽黎庶俱称尔清廉,故特加优赉。”其实,不论哪个时代,作为官员,必须做到“实心任事”和“清正廉洁”这两条,他才能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好官,才可能名垂青史。

猜你喜欢

楠木皇上海盗
误 会
茶盘洲的楠木王
海盗
找皇上
金丝楠木不神奇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通道县发现湖南境内最大野生楠木
海盗,又见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