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传统与外来文化共生的探讨——以诗歌创作为例

2016-11-26谭亚南

长江丛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梦蝶外来文化余秀华

谭亚南

对传统与外来文化共生的探讨——以诗歌创作为例

谭亚南

诗歌创作过程中作者在无意识中传递出来的语言恰能反映出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与社会状况,本文旨在通过对周梦蝶诗歌创作中的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展现分析传统与外来文化在文学中的共生。

诗歌创作 周梦蝶 余秀华 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诗歌创作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即作者通过对素材的加工,使之符合相应的主旨,将内在的思想外在化。作者的思想在无意识的遣词造句、文章架构中展现出来,是对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的最好展现。

诗歌创作是否需要不断汲取外来的经验、文化以获得新生?新鲜的血液是否真的能够永葆艺术之花的青春?这是值得思考的。以近期名声大噪的余秀华为例,她的诗歌主题是人生、经历、痛苦等等,遣词造句都是较为易懂的、简洁的,如《我爱你》“巴巴地活着”[1],《清晨犬吠》“我踹它:你这死物”等等,也有一些凝聚着哲理的字句,如《迎着北风一直走》“这是一个御寒的过程/如同把血液洒在生存/把爱抵挡给死亡”,《五月》“我必然有一种喧哗面对你/而用同等的沉默面对我自己”,这一类感悟生发自其深刻的内心体验,通过将人生的感悟转化为实在可见的文字,用通俗的文字表达去触碰读者的神经。当然除却她身体疾病的事实,这一种创作模式是单纯的浸润在山水自然之间,并不多见文化的碰撞,使读者留意在他的感情与思想上,而不是形式之上。

另一个鲜明的对比,是诗人周梦蝶。很多读者都是通过《化城再来人》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的。周梦蝶的诗歌,按叶嘉莹所引用其诗句,是一位“于雪中取火,且铸火为雪”的诗人。他的诗歌涉及诸多信仰与宗教,佛家,如《行者日记》“我以满钵冷冷的悲悯为你们送行”[2]、《在路上》“这条路是一串永远数不完的又甜又涩的念珠”;基督教《索》“想起十字架上血淋淋的耶稣”、《朝阳下》“如果每一寸草药/都有一尊基督醒着”;道家老庄思想,如《刹那》“我觉得我的心如垂天的鹏翼”、《七月》“冷冷的风影泻下来,自庄周底眉角”……这些宗教思想在周梦蝶的诗句中交替出现,协调统一并张弛有度地建成了他的孤独王国。周梦蝶并不是在宗教思想的漩涡中挣扎不出,而是通过宗教思想中的哲理、顿悟等,解释生命中的苦闷与独孤。此外,他的诗歌中还充满了中西文学的融会贯通,如“想起无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樱桃红了,芭蕉犹豫着”“当世尊指间的曼陀罗照亮迦叶尊者的微笑”等等,将这种传统的用典,结合了中西方文学与文化,透漏出沉淀在作者思想深处的文化底蕴。这样的诗歌中自然也有关于人生、际遇、痛苦等的感悟,但却并不是拘泥于山水自然之间,而是走进尘世,照见尘世,进行了一场尘世中的修行。

余秀华的诗虽然不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典型,却是在这样一个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孕育的,因此这一类诗歌着重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关照生命的永恒与个体的纠结;周梦蝶的诗结合了东西方文学的精髓,融会了佛教、基督教、道家的思想,着重从人类的普遍经验中获得自我救赎。

其他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这其中不乏失败的例子。如过度侧重对外来词语、概念的引用,而忽略了其形式的美感,在诗歌中夹杂着单词或者侧重从断句、排列组合上获得新意等等,使得诗歌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但在语言的美感与统一性上,便顾及不暇。这也恰恰是对当下诗歌创作的一个有利借鉴,对于文化趋同的全球化进程,诗歌创作如何在保证自身文学与审美的独特性上,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协调统一,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正如周梦蝶在《二月》中所写,“这故事,是早已发生了的/在未有眼睛以先就先有了泪/就已先有了感激/就已先有了展示泪与感激的二月”,这诗意,是早已存在于广阔的人世,只等得诗人发现的眼睛,用文字去展现、去记录、去沉淀这一切。

[1]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周梦蝶著,曾进丰编.刹那[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谭亚南(1990-),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济南大学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梦蝶外来文化余秀华
The Poet on Earth
超拔
荷塘美
无耻当有种
余秀华的慢写作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雪 山
浅析日本动漫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