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枪击案频发,美国政府为何不控枪

2016-11-26阙维杭

清风 2016年3期
关键词:枪击案枪支社交

文_阙维杭

枪击案频发,美国政府为何不控枪

文_阙维杭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圣贝纳迪诺市(San Bernardino)2015年12月2日发生特大枪击事件,导致至少14人遇难、21人受伤;这是美国继科罗拉多州的“美国计划生育协会”发生枪击案后,又一起大规模袭击事件,再度使得全美社会聚焦枪支泛滥现象,枪支管制的争议此起彼伏,莫衷一是。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在科罗拉多州枪案发生后引用统计数字报道指出,截至2015年11月底,美国在当年的334天中已经发生造成4人以上受伤的枪击案351起,平均每天发生约1.05起枪击案。

美国枪支管制问题几乎每隔一阵或者遭遇特大枪击案后都会成为社会焦点,但舆论的热烈、民众的关切与政客的冷漠依然成为鲜明对照。奥巴马总统和白宫推动的强化枪支管制法案终难获得共和党把持的国会认可,国会山庄内照例上演民主党人与共和党人旷日持久的对峙大戏。

控枪还是人权,安全还是自由的社会分歧难以一锤定音,美国照旧有无数人在为此拉锯。2015年以来,美国已陆续发生南卡罗来纳州黑人教堂枪击案、俄勒冈州乌姆普夸社区学院枪击案等多起恶性枪击事件,奥巴马多次呼吁美国选民把枪支安全作为“当务之急”,敦促代表自己选区的议员推动控枪政策。白宫多年来呼吁并且推动的控枪计划包括禁止购买攻击性武器等,但在庞大而桀骜不驯的拥枪势力反对下,控枪几乎陷于毫无建树的停滞状态。

拥枪势力的强大和背景坚挺,在媒体舆论战中也可见一斑。《纽约时报》在2015年12月5日罕见地在头版刊登社论,抨击枪支泛滥现象及其弊端,却立即招致保守派大加挞伐。保守派广播节目主持人和RedState.com网站编辑艾瑞克森在当月6日强烈地表示不赞同,艾瑞克森甚至开枪射击一份《纽约时报》,随后把布满弹孔的报纸照片上传至社交网站。艾瑞克森还号召粉丝们模仿他的行为,他鼓动道:“我希望每个人加入行列,将布满弹孔的《纽约时报》贴到网上,表达你的响应。”艾瑞克森声称,反对《纽约时报》的社论,是因为该社论主张没收“所有守法公民”的枪支。他写道:“美国遭受9·11恐怖攻击事件以来最严重的恐袭,《纽约时报》的反应却是要拿走所有守法公民的枪支,这是要我们在面对武装分子时坐以待毙,而且这家报纸武断地认为,这些极端分子能够得逞,是美国自己造成的。”

其实,《纽约时报》的社论并没有提及上述主张,仅仅只是要求不要让部分武器和弹药合法化,例如加州枪击案所使用经过改造的突击步枪即为应该受到限制的枪械,但如此温和的要求与表述,也触动了拥枪势力和保守派阵营的神经,他们势必要为捍卫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而战,却宁愿无视社会上每天都会发生的枪击致命案。

民主党总统初选参选人之一的前国务卿希拉里在圣贝纳迪诺枪击案发生后在个人社交网站指出,她拒绝接受枪击案在美国不断发生已是常态的说法,美国现在必须要采取行动,停止枪击暴力事件。希拉里的党内竞争对手、联邦参议员桑德斯却说,美国已变成天天有大型枪击案发生的国家,这种令人厌恶且丧心病狂的暴力事件必须停止。共和党总统初选参选人川普则祈祷前线执法的警察能顺利逮捕到凶手,另一名共和党参选人卡森向枪击案中受伤害的民众表达慰问,但他们却都对是否该加强枪支管制避而不谈。

分析人士指出,奥巴马要求严控枪支的情绪表达几乎不会影响改变华盛顿的政治因素,实际上大多数共和党人和部分民主党人都坚决不同意采取措施堵上枪支展上的背景调查漏洞,限制弹药分销,或禁止销售某些种类的半自动武器。比政客微妙的态度和立场更微妙的是,圣贝纳迪诺枪击案发生以后,全美各地枪店顾客猛增,受到惊吓的美国人比之前更急于买枪武装自己,谁让政府和社会对平民的生命安全如此难有保障?

奥巴马总统2015年12月6日在白宫椭圆办公室发布重要演说,对南加州大规模枪击案发生后美国应对恐怖威胁以及如何打击极端组织做出说明时,也特别呼吁硅谷科技企业与执法部门联手合作,共同解决激进组织利用社交媒体和电子通信来策划和宣扬暴力所构成的威胁,以便让恐怖分子更难以利用科技躲避法律制裁。他说,圣贝纳迪诺市枪击案显示,“恐怖威胁已经演变至新阶段”,因为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利用互联网荼毒潜在的袭击者。奥巴马认为,随着社交媒体从言论自由“越过底线”,成了“策划恐怖行为”的平台,科技企业有必要同执法部门合作。

科技的进步似乎正呈现一把刀的两面利刃。激进组织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和加密即时通信软件散播激进思想及招募人员,白宫也不得不呼吁科技界伸出援手,限制激进意识形态在网上传播。如何辨识社交媒体被用于传播恐怖主义,势必将成为政府部门与科技界合作应对的挑战。奥巴马甚至说:“那是受到深切关注的底线,我们认为人们在某些情况是不应该接触社交媒体的。”

加州枪击案的女枪手曾在脸书(face book)宣称效忠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最高领导人巴格达迪。巴黎恐怖袭击的袭击者则曾利用加密即时通信应用程序Telegram来联络、策划袭击、发布消息等。Telegram后来屏蔽了78个与伊国组织有关的频道。

美国有关当局希望简化可供公众使用的加密技术,以便当局更易于监控通信内容。这个建议自然遭到科技企业和保护隐私团体的强烈反对,因为较弱的加密技术会增加重要数据被黑客窃取的风险,降低互联网的整体安全性。

奥巴马呼吁科技企业加入反恐阵线的观点,罕有地获得共和党人支持。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吁请奥巴马就“遏止恐怖分子使用社交媒体”的策略提供更多细节,并承诺将提供必要的支持。

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希拉里也说,科技企业必须阻止恐怖组织利用社交媒体招募人员、策划袭击和传播暴力。“我们会需要脸书、YouTube、推特的帮助。它们须协助我们删除这些消息发布与招募人员的号召。”

高科技的最新应用,事实上已经融入即将启用的新的恐怖威胁警戒系统。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2015年12月7日宣布,为了有效适应反恐的“新环境和新现实”,揭开“全球恐怖主义威胁”的某种神秘面纱,更充分地将美国面临的恐怖威胁及时告知公众,该部门将很快启用新的更为敏感的恐怖警戒系统,取代自2011年以来使用的两级式国家恐怖警戒系统(NTAS)。

约翰逊说,美国除了阻止恐怖分子从国外策划恐怖袭击,还需阻止由恐怖分子极端思想煽动导致的恐怖袭击,后一类恐怖主义行为的实施者也许并不在美方情报雷达监视范围内,更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作案。

NTAS将威胁分为“升级威胁”和“迫近威胁”两个级别,以往只在美国面临“具体、可信”的恐怖威胁时才启用,由于启用标准“过高”,以至于现实中从未启用过,仅仅于2002至2011年使用“五色警戒系统”,以绿、蓝、黄、橙、红5种颜色指代不同的恐怖警戒级别,却被外界诟病“提供的信息过于含糊,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约翰逊说,新系统将会把“情报机构看到的信息、要采取的行动和需要公众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及时充分告知公众,系统将包含一个“中间级”的预警级别。他强调,受恐怖分子极端思想煽动的恐怖主义行为发生时间很短,可能只有很短的前期预警或者根本没有事先预警,所以美国需要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暴力极端主义。

联合科技界、使用高科技手段“遏止恐怖分子使用社交媒体”,正是美国乃至全球反恐的一个新亮点,一个转折点。

链接》》

美国宪法保护民众持枪

从历史上看,16世纪第一批欧洲人来到北美大陆时,面对广袤的荒野,不时要和保卫家园的印第安人作战。当时的社会松散,政府难以提供有效保护,可以信赖的就是自身的力量,而枪支在保障人身安全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随后的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民兵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又为持枪增加了神圣的意味。正是民兵在莱克星顿打响了第一枪,为独立战争拉开序幕。在许多美国人看来,最初美国之所以能够获得独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手一支枪。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为了确保北方的胜利,大力鼓励武器生产和武装北方的民众,从而进一步确立了枪支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所以美国有独特的涉枪法律。根据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公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虽然说如今的社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视宪法为“圣经”的美国人,对宪法这项规定却没有随便“与时俱进”,而是很珍惜。

利益集团从中作梗

之所以控枪如此之难,除了历史文化以及“杀人的是人,而不是枪”的观念之外,在枪支交易中获得好处的利益集团不断阻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其中以“全国步枪协会”最为典型。

“全国步枪协会”成立于1871年,现在拥有约400万名会员,美国前总统里根、老布什和小布什都是该协会的终身会员。该协会资金雄厚,仅2010年从枪支制造商和经销商中得到的赞助就多达2.53亿美元,其他年份也都不下1亿美元。

对保守派政治运动颇有研究的美国学者保罗·瓦尔德曼说,“全国步枪协会”拥有“超乎寻常的政治能量”,它手握大量资金并拥有广泛的基层组织,可以影响选举结果,政治人物更以获得它的支持为荣。

而且美国人口三亿多一点,枪支却有2.8亿。这既是民间拥护持枪权的基础,也与经济利益有关。

政客不敢得罪选民

此外,“持枪权”也是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向来支持加强枪支管控的民主党为此付出过沉重代价。由民主党控制的国会1993年通过对手枪购买者实施背景调查的法案,1994年又通过禁止私人持有攻击性枪支的法案。结果在1994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失去了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时任总统克林顿曾表示,这两个法案可能是民主党选举失利的原因之一。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尽管枪击事件层出不穷,但对于美国政府和美国社会来说,控枪仍然是难于上青天的一件事。

(据《羊城晚报》《楚天金报》)

猜你喜欢

枪击案枪支社交
大学枪击案
购物中心枪击案震惊丹麦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纽约地铁突发枪击案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巴西成为全球因枪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美国连续发生两起校园枪击案
“枪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