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路径研究

2016-11-26张晴晴陈颖辉

长江丛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创新创业教育

张晴晴 陈颖辉 高 伟



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路径研究

张晴晴 陈颖辉 高 伟

【摘 要】当代青年的使命,决定了他们必须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以责任意识为切入点,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依托,研究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可行性,剖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成效体现为社会责任意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内在要求相互关联;探索提升路径,提出通过改革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机制、优化教育路径来增强“双创”教育对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黏合力和固着力、认知力和内化力多重渠道。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路径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使命,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拥有强烈的责任感。

毛泽东同志说过:“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也成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也将是社会持续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一、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意义重大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内涵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是指个体能明确自身在一定环境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并转化成自觉的行动,认真地去履行。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主动发挥自身能力和作用,对国家、社会、集体、家庭、他人和自身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具体可分为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自我的责任。[2]

(二)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青年的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专业知识完备,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载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而责任意识就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来源。以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为着力点,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认识到个人成长成才,个人目标的实现和自身使命的关联,自觉承担成对国家和民族、对社会和集体、对他人和自己的责任,在行动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一)“双创”教育中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缺失

目前的“双创”教育中主要重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但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价值观教育却未过多涉及或着重凸显,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缺失,这使得大学生过于重视自身所得,而忽视了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大学生整体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当代大学生虽普遍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但并未很好的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没有将个人目标的实现和国家梦、中国梦的实现联系起来,故而也谈不上有所行动。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局面,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的冲击下,大学生出现了责任意识淡薄,甚至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2]

(三)其他责任意识薄弱

由于受社会转型过程中思想观念的影响,当今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集体责任意识、他人责任意识及自我责任意识也相对薄弱。家庭责任意识中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对亲情的珍爱意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集体责任意识弱化,个人自我意识较强,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态度不强;他人责任意识缺失,过多地关注个人需求,忽视他人价值;个人责任意识薄弱,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不思进取,诚信缺失。

三、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可行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要素涵盖了社会责任意识

除了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创新创业品质的教育,包括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所追求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相关知识、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大学生通过“双创”教育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和全方位的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责任能力,可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更多的重任,奉献更多的力量。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成效体现为社会责任意识

1、创新创业是大学生社会责任行为的直接体现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宣言称:“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只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不应只具备个人发展的求职力、就业力,更应该发挥自身的创新创业本领,为社会劳动力市场提供更多的职位需求和开拓更加广阔的就业前景,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2、创新创业意识有助于激活社会生产力

大学生创业除了能极大的促进就业机会,创业者本人得到全方面挑战和锻炼提升外,还能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也为我们创新性国家的建设提供一股强大的新鲜力量。通过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和能力,赋予传统的人才质量观以新意,使高校的人才质量更加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有效的激活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腾飞,实现大学生的价值。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开放创新式的教育理念,本身也是一种新的生产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内在要求相互关联

1、社会责任意识多角度的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内涵

社会责任意识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是个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发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并引导学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际行动的过程。社会责任意识从社会价值、精神财富、志愿服务等角度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个人价值的实现,创业财富的积累都离不开对国家、社会对创业的环境保障和制度保障。

2、创新创业教育多维度创新了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践行

创新创业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载体、教育过程几个维度都创新了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教育理念上摒除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育,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深入认知和自我教育,进而践行;教育载体上除了对第一课堂的占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从实践操作层面让学生在各类赛事、各种项目孵化中认识到社会责任意识对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内化;教育过程中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抓好显性教育,依托新载体侧重隐性教育,更大的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成效。

四、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路径探索

(一)改革教育理念,发挥“双创”教育对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1、“双创”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感染力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通过向大学生讲清我国当前的形势,讲清树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与个人成功创业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自主创业的自就业观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大创业观,使他们成为有眼界、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青年。[3]

2、“双创”教育授之以实、导之以行,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吸引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虚实结合,既要讲授给学生必要基础又实用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又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造多重平台让学生得到真实环境的锻炼和磨砺。讲授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要身体力行加以引导,通过率先垂范,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吸引力。

(二)完善教育机制,增强“双创”教育对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黏合力和固着力

1、在“双创”教育中提高学生认知,发掘自我需要

创业需要是创业者积极创业的动力源泉。杰弗里蒂蒙斯创业需要观点认为,人们创业主要受三种需求的激励:对成就的需求、对权力的需求、对归属关系的需求,即获得社会认可的需求。[4]“双创”教育中要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大学生奉献青春、服务社会的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创业者认识到要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有所作为就要勇于乐于承担社会责任,从而起到通过“双创”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黏合力的功效。

2、在“双创”教育中调动学生情感,实现自我激励

在教育中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勇气,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多方宣传渠道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积极动员组织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赛事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不断自我激励。

3、在“双创”教育中坚定学生信念,坚持自我保障

坚定执着的信念是大学生取得创业成功的内在保障机制,在“双创”教育中通过利用政府政策和社会多渠道的保障,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享受到各类政策优惠和制度扶持,体悟到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和引领,在个人探索成功的道路上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固着力。

(三)优化教育途径,聚集“双创”教育对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认知力和内化力

1、充分发挥“双创”教育课堂主渠道作用

以创业教育选修课、KAB创业基础课程、学位后等课程为抓手,教育目标上,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创新创业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上,创业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教师要改进课内教学方式,摒弃填鸭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打造创业育人环境,将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教学内容上,增加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相关内容和创业案例,侧重互动的方式带动学生共同探讨寻找成功的创业模式,发现其中的核心动力,让学生体悟到社会责任意识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认知力。

2、注重显性教育和实践感悟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结合

责任教育是外界力量逐步促成责任内化的渐进教育过程,内化的过程需要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实践活动得以实现,显性教育是基础,实践感悟是催化剂。创业本身是一门实践学科,创业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校内课堂,而要让学生“走出去”,需要学生真正去动手实践。大学生要紧跟社会热点,把握时代契机,通过“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谷、创业沙龙、众创空间等载体,深化大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责任主体情感,在实践中感受到责任意识对个人及国家和社会的意义,逐步强化大学生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化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2]陆成成,刘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升[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5):5~7.

[3]任拓.论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D].长沙:中南大学,2012.

[4]姚德明,查引娟.人学生心理健康与创业教育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型辅导员培育工作室》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晴晴(1982-),女,山东淄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创新创业教育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