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资企业“双覆盖”的4种类型

2016-11-26广东省外资企业党建工作课题组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6年2期
关键词:出资人党组织党员

□广东省外资企业党建工作课题组

外资企业“双覆盖”的4种类型

□广东省外资企业党建工作课题组

从1998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连续多年占广东省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值比重超过50%,是推动广东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深入推进,广东外商投资企业高速发展,企业从业人员规模和素质不断扩大,加强和改进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当前广东乃至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期视野为《广东外资企业党组织“两覆盖”问题探究》这一调研报告的节选,调研组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江门、东莞等7市,分别选取了港澳、台、日韩、欧美等四类共24家企业,深入开展案例调研,总结出4种覆盖类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类型1港澳资企业党组织组建案例

佛山市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党委通过推荐党员职工担任企业管理层,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企业走出金融危机的困境;同时利用工建促党建,街道在组织企业工会开展职工活动过程中,使管理层了解企业党员情况,并在活动中发挥党员的核心作用,让管理层了解企业党员情况,从而得到资方对组建党支部的认可支持。

工作优势:文化价值观的趋同性以及出资人交流沟通障碍少,决定了在港澳企业直接开展党建工作的可行性。

措施

一是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党建指导员制度。探索从组织、统战、商务、工商、工商联等部门选派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建立党组织与管理层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机制,主动加强与外方业主和管理层的沟通,注重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使他们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使中外双方形成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和谐合作关系,从而纠正企业主认为成立党组织会影响公司经营发展的错误思想,引导企业主树立起“党建就是生产力”的正确观念。

二是在企业中推行党企联席会议制度。企业党组织通过向企业外方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文化,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形成既有我们自身的精华又吸收外方先进管理经验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文化,逐步从目标融合、利益融合发展到更高层次的文化融合,为真正的相通相融、长期合作共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抓好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定向培养外商投资企业党务工作者,研究制定党组织书记赋权机制,为其履职创造条件,推行交叉任职,加强“双向培养”工程,即把党组织书记培养成企业高级经理人,把企业高级经理人中的党员培养成党组织书记。对于没有党组织负责人合适人选的,探索建立企业党组织后备书记库,开展后备书记常态培养,在必要时采取由上级组织从书记库推荐或企业外聘的方式,解决党务人才匮乏的问题。其次要定向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党员,探索每年制定外商投资企业党员发展计划,按一定的比例安排外商投资企业党员发展名额,把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防止失衡发展和“关门主义”,为党务人才库补充新鲜血液。

类型2欧美资企业党组织组建案例

广州市萝岗区企业党委通过举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恳谈会,并采取动员、典范示范、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强与业主沟通交流,使捷普电子(广州)有限公司(美资)出资人和企业高层对成立党组织从疑惑到理解,由认可到支持。

工作优势:欧美出资人讲法律讲原则,只要按照法律规定开展党建工作,欧美资企业基本都不干预或反对。

主要困难:一是出资人态度:一方面认为企业就是依法生产经营,照章纳税,设立党组织没必要;另一方面担心党组织会影响劳资关系,带动党员、职工维权对抗资方。二是组建主体缺位:管理层中党员较少,有的甚至没有,缺乏带头人。党员也多为流动党员,且心存顾虑,担心亮身份、参加活动会影响工作。三是初期活动经费投入较少,无固定活动场所。

措施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和直观,并且从几何上可以证明,即使改变纵横向的作图比例也不影响最终的结果。但两口井不能相距太远,否则会因地层的厚度和倾角发生较大改变而影响结果。

一是注重出资人宣传引导。上级党组织要在教育引导出资人方面承担责任,积极作为。通过走访企业主动谈、召开恳谈会对面谈、举办学习论坛公开谈、举行示范现场会同行谈等措施,采取集中广泛谈与单独深入谈的方法,加强与欧美出资人的沟通协调,宣传《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党新时期、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地方推动党建工作具体政策等,使他们从思想根源上逐步打消疑虑,真正理解支持党建工作。

二是强化党建主体建设。通过实施“双培双推”工程(在管理人员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管理人员;把党务工作者推荐进管理层、把管理层人员推荐为党务工作者),从管理人员党员中挑选出合适的党建带头人。对内部没有合适人选的,通过上级选派、公开招聘等方式推荐人选,切实解决党组织书记缺位,党员不亮身份等问题。

三是强调服务和谐发展。发挥党组织在维护各方权益方面的作用,是打消欧美企业出资人思想顾虑,取得其理解支持的关键。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的外商投资企业劳资纠纷呈现多发态势,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应对本土事件能力不足,往往会酿成全国性的群体事件。而企业党组织在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协调企业和政府关系上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欧美资企业党建工作要找准这一结合点,高度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将员工关怀、劳资关系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发挥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以有为赢得地位,使党建工作成为欧美资企业发展所必需。

类型3日韩资企业党组织组建案例

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党委重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通过当选为工会主席和委员的党员积极发挥沟通外方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党员在职工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和出色表现,赢得了外方的尊重和信任。党委结合企业自身文化,探索出党工团一体化开展党务工作的方法,通过加强对群团工作指导,积极协助推进群团建设,形成遇到问题共同协商讨论,大型文体活动共同策划开展的好做法,让员工在日常生活中也感受到党组织的作用。

工作优势:一是比较注重法律规范;二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且与我国文化相近,一定程度上愿意接受建立党组织的制度安排。

主要困难:在于出资人的顾虑:一是担心党建会对企业文化产生不良影响;二是担心企业在本国或其他国家会因企业党建工作受到政治歧视,影响经营和地位。

措施

一是加强文化宣传。加强宏观层面的文化宣传,以打造党建文化的阵地和窗口为导向,通过展示外商投资企业“双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职工创先争优的精神风貌,展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文明成果和优秀政治文明、政党文化和基层党建文化,消除企业本国及其他国家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政治误解,降低来自企业本国的政治阻力。

二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党组织既要把党建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又要把企业文化吸纳到党建工作中。要针对我国与日韩文化的异同,结合融会突出“学”和“和”的日资企业文化、奉行“彻底第一”的韩资企业文化,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大胆吸收、各取所长、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企业本地化属性、艰苦创业精神同外方的管理制度、经营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模式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建文化植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总结、提炼符合企业特点和实际的企业核心文化和党建文化,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

三是开展党群共建。依托企业工青妇群团优势,围绕企业文化,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切入点,将党建工作延伸到日韩企业。针对企业担心党组织直接介入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党组织可以通过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来协调劳资关系,以解决劳资纠纷的实际成效推动党建;并根据外商普遍重法和讲法的特点,把依法办事同加强企业的监督有效结合起来,以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的“三带”活动,党、工、团共建组织、共建队伍、共建阵地,实行计划共订、遇事共商、职位互兼、活动联办、责任同担,既壮大党建工作力量,又保证群团组织正确的建设方向。

类型4台资企业党组织组建案例

东莞欧旻集团党支部以助推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与企业工会组织紧密联动,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以“稳员工队伍、听党员心声、促企业发展”为出发点,借助“欧旻学院”,组织开展了大规模培训活动;设立“党员接见日”积极听取党员职工的心声;开展以“欧旻是我家”为主题的献计献策活动,发挥党员及员工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优势。支部还积极开展创建“五好”党组织、“党员先锋岗”、“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科技标兵”等主题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工作优势:一是注重文化建设,且文化上与大陆同种同源;二是一部分蓝营出资人很支持党建。

主要困难:一是台湾不同阵营执政对出资人态度影响较大;二是绿营出资人基本持反对态度;三是部分蓝营出资人主要顾虑企业在台湾的政治立场受到误解,担心在企业建立党组织会影响其在台湾的经营、地位或其他政治利益。

措施

一是加强出资人宣传引导。针对台商的特殊性,建立与台商联系沟通机制,充分发挥统战、台办、工商联、对台商协会、台属联谊会等部门和民间组织的作用,结合举办台商座谈会、新春团拜会、台商联谊活动等,加强与台方出资人和管理层党员沟通,宣传党的对台政策,增强台商的民族认同感,逐渐消除疑虑。

二是发挥党建工作渗透作用。针对台资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掌握着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比较重视企业的生产秩序的特点,注重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发挥中方党员员工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以工作渗透的方法加强党建工作。

三是利用工建推动党建。由于台资企业党组织在目前海峡两岸政治现状的情况下,不宜公开正面发挥作用的,也可以通过指导工会工作的方式,间接发挥党组织两个作用,减少对企业的政治影响。通过培养管理层在党组织、工会交叉任职的做法,用好企业中、高级管理层中党员工会委员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由他们代表党组织的指导思想,渗透党组织意图;通过加强党组织对管理层的政治影响,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同时又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利用他们在沟通劳资双方的天然优势,潜移默化地改变出资人的偏见和怀疑,从而实现党组织“无为”胜“有为”的工作模式。59%的受访者认为,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最受欢迎的党建活动方式是“党群组织共同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党组织还可以通过工会组织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使企业管理层、外籍员工逐步认可党建工作和党员作用,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特点

企业和党组织、党员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以港澳台企业为主。

党组织覆盖率整体不高,单独组建率仍然偏低。

党组织以隶属街道(乡镇)党组织管理为主,大多数能发挥作用。党组织规模普遍较小,党员平均数少、流动性强。

思考

四个层面入手,破解“双亮”难题。

1.要加强监督考核,从制度上解决不愿“亮”的问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健全省、市、区、街道各级“两新”组织党工委上下联动协作工作机制、工作问责和监督机制,坚持与基层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指导、同推进、同总结。同时,在设定考核指标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原则,不唯党组织覆盖率、单独组建率、隐形党员亮化率的排名通报而论,要充分考虑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不平衡、外商投资企业类型、党组织发展质量、党员流动率等因素,鼓励各级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机构应统尽统、应报尽报。

2.要加大党建工作力度,从体制上解决不能“亮”的问题。一方面要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系,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建立健全县以上地方党委“两新”工委及其办事机构,做到有人员编制、有经费保障。乡镇(街道)要落实专人负责,有条件的要建立“两新”组织党工委。其次,要采取“跨党政系统、实体运作”的模式,由省、市、区、街道的“两新”组织党工委整合组织、纪检、宣传、统战、市场监管、经信、财政、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统领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全面建立起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横向责任联合体,形成各部门目标一致、责任互融的齐抓共管局面。

3.要创新工作方法,从措施上解决怎么“亮”的问题。要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党建“两个覆盖”从有形向有效提升,首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推动“双亮”,进一步破解企业底数亮不准、党员身份亮不明、党的工作亮不清的问题。一要明确有效覆盖标准。由于统计口径和统计时滞的问题,无论是商务部门、工商部门还是组织部门的统计数据,外商投资企业数、从业人员数都出现了数据“打架”问题,因此我们建议采用更贴近实际的统计口径,如到社保部门缴纳社保的企业数和员工数等,确保底数亮得准。二要全面建立动态信息数据库。要联合统战、工商、商务、工商联等部门,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党建信息数据库,把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底数、党员基数、党建工作情况台账做实做准做全,纳入组织的动态管理,彻底消除覆盖盲区。

4.要完善服务保障,从制度上保障长效“亮”的问题。一是建立“双亮”工作经费专项保障制度。按照“财政拨一点、党费给一点和党员捐一点”的经费保障思路,以财政和组织拨付为主渠道,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在建立党组织、党员亮身份、聘用党建指导员等方面给予一定经费保障,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建组织。二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管理。搭建省、市、县(区)、镇(街)四级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拓党员服务内容,运用对外来务工党员入户加分、开展外来务工党员专项培训,开展就业指导、法律援助服务、扶贫关爱,建立社区党建网站以及QQ、微信等外来务工党员网络服务平台等手段,吸引隐形党员亮身份。三是探索流动党组织建设。对“证信齐全”的流动党员,指导其纳入属地管理,对亮明身份但“证信不齐”的流动党员,按照其所属行业、园区、楼宇、乡缘、社区和职业等特点,探索建立非建制流动性党支部进行管理服务,推动流动党组织、流动党员“两落地”。

猜你喜欢

出资人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党员之家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我国隐名出资人权益保护之探究
试析隐名出资的特征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实体型”开设赌场罪的司法认定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