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艺阁在日治时期的演变
2016-11-26汪晓婷
汪晓婷
台湾艺阁在日治时期的演变
汪晓婷
艺阁,又名抬阁、台阁,是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即舞台造型艺术。就是将舞台造型缩小在方桌一样大小的面积上。它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民俗技艺表演,与阵头合称艺阵,常见于迎神赛会,亦传至日本。一般由小孩子装扮成各种历史人物,坐在制作精美的阁子里,由人抬着或搭载于车子上游行街头。另一种是古色古香的传统式花车,车上由真人扮演各种神话、戏剧人物,并布置有花草树木的亭台楼阁,借此呈现民间传说或小说戏曲之故事情节。举凡地方上有迎神庙会、庆典活动,常见艺阁参与游行。本文以台湾的日治时期的艺阁的发展为脉络,分析探究了艺阁的起源、入台,以及其在日治时期的发展、演变,希望能为两岸的历史文化的发展研究增添微薄之力。
艺阁 台湾 类型
一、艺阁的起源
艺阁源自于汉代的上元点灯。汉明帝时,诏令上元节必须“点灯放夜”,以表示佛法大明,此后由于历代仿效,逐渐成为民间习俗。到了唐宋,订定上元为灯节。不过“点灯放夜”只是一种静态的展示;唐代开始,民间出现了“山车”和“陆船”的动态表演形式,即如今的艺阁。宋代的“讶鼓戏”及“肉傀儡”是艺阁的其中两种表演形式,《武林旧事》、《梦梁录》等诸书均有纪录当时“台阁”出现于庙会迎神之盛况。明代时,“迎台阁”成为当时迎神庙会最普遍流行的活动。清朝时,山车和陆船逐渐开始发展成为民间迎神庙会的重要游艺阵头,因其外表颇似楼阁,故又被称“艺阁”。
二、艺阁的入台
郑成功驱逐台湾人后,大量福建、广东客家人移民台湾,将艺阁文化带来台湾。最初传入类型有“装台阁”“蜈蚣阁”艺阁出现在台湾庙宇举办的迎神赛会活动最晚为康熙中叶。台南地区是艺阁的起源地。艺阁入台后,表演形式以装扮故事为主体,名称上出现变化,但是总体上和福建广东地区没有太大差异。
三、日治时期艺阁的时空演变
台湾艺阁的发展日治时期为最高峰。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原因:日本政府台日同化措施。台湾经济不景气。文人改良。(2)分布:整体上北部>中、南部。城市次数最多。北部-大稻埕>中部-北港、南部-嘉义。(3)特点:主题和造型走向创新,出现“雅化”、“商业化”“政治化”,艺阁走向多元发展的趋势。
四、四种新类型:
(一)文雅化的诗意阁
连雅堂受台南大天后宫与汉学思想的影响参与传统艺阁改良。石学文与“镇南妈”。主张诗意除了取诗意诗句外,也要有古今的事迹,不可随意杜撰,一定要有所依据。在选定主题后,对人物、衣物必须加以细究。文人参与民间庙宇迎神活动,负责艺阁主题设计、评比工作,除满足自己审美要求外,让一部分民众多了解汉学,提升审美品位,趁机发挥教育文化功能。传统艺阁在日治前期的文雅化诗意阁的原因是受汉学勃兴、文人雅士增加的影响。由台南开始,特别是大稻埕地区。
(二)商业发展与改良艺阁
1910年起,城市商家多将迎神赛会视为振兴商机的一种方法,商家利用艺阁活动发挥广告效用。商家将自家商品编为故事装扮艺阁,参与迎神活动,达到宣传效果。借机展示自身财力与地位。艺阁活动的评比能提升商家的知名度,炫耀商家财富地位。由商家出资的艺阁比赛成为商家角逐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这种比赛对于艺阁品位的提升有所助益,促进艺阁主题与造型的不断创新,提升了艺师的名气。
(三)官方活动与政治化艺阁
1900年起,日本官方有关活动、庆典中开始有艺阁参与。1923年台北、台南两地恭迎皇太子盛会有大量艺阁参加后,艺阁参与日本官方集会庆典成为一种风潮。原因主要是由于台湾绅商冯迎吹捧日本统治者。这时期的艺阁因出现的场合不同,促使其性质改变,部分艺阁在主题、造型方面有所改变,更特别强调与台湾本土、日本和庆典活动性质有关的题材,与其他艺阁相比,更具特色。战后在国民党的“去日本化”“党国化”的“党国权威体制”下,弘扬“党国文化”,排挤压制台湾本土文化,日治时期的政治化艺阁被迫逐渐消失。
(四)驱邪除疫与蜈蚣阁
蜈蚣阁是闽台独特的民间游艺活动,旧时用于迎神赛会的化装游行,蜈蚣阁是艺阁的一种,又叫“装阁”、“龙阁”、“凤阁”,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中已有明确记载。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成为民间宗教性的阵头之一,具有驱邪除疫的宗教功能。蜈蚣阁日治时期北部地区活动概率较高,属于民间游艺民俗活动的一项展演活动,并不具备驱邪除疫的宗教功能,战后在台湾西南地区神圣化,具备驱邪除疫的宗教功能。在城市活动中蜈蚣阁很容易因为找不到人力抬杠而被迫放弃。
五、结论
艺阁起源于中国大陆,清代随汉人移民传入台湾,日治时期蓬勃发展,战后沉寂一段时间,随着政治日趋安定又开始缓慢发展。艺阁在传入台湾后因时空改变,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下,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不断发展出属于台湾本土的特色,其样貌与传统艺阁已有很大的不同。
注释:
①该文由张一平教授指导完成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汪晓婷(1992-),女,汉族,湖南常德人,硕士,学生,研究方向:南海区域文化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