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邻避研究”的中国图景

2016-11-26王刚宋锴业

社会观察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界设施大陆

文/王刚 宋锴业

“邻避研究”的中国图景

文/王刚 宋锴业

近年来,邻避运动的频发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其研究可概括为三个向度:包括侧重于邻避属性、邻避设施及邻避运动概念阐述的本体论向度;侧重于邻避运动定性、肇因诠释、治理逻辑的认识论向度及侧重于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向度。但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还存在“镜面逻辑”、“质类不均”、“局域关怀”等局限。未来的邻避研究需要进行“视角续扩”、“反教条化”等方面的突破。

邻避研究的划界梳理

近年来,国内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呈现长足发展,掀起相关研究热潮。以中国知网文献检索结果看,以“邻避”为篇名的文献在2006年开始出现,截止2015年12月,已有相关文献462篇,主要涉及行政学、环境科学、政治学等领域。从研究层次看,主要包含社科基础研究(164篇),社科、自科类政策研究(83篇)或行业指导(95篇)等。可以看到,自2006年国内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伊始,社会科学对“邻避”的研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且主要是社科Ⅰ辑的研究。何艳玲(2006)最先以J市邻避运动作为个案阐释了邻避基本理论,而直到2009年李晓晖才从自然科学领域着手探索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技术手段,从此自然科学开始参与到邻避研究中。与上述相对,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是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环境科学占主导,相关分支学科以政治学、环境管理为主。

关于邻避研究的本体论向度

本体论原是探究世界本源的哲学理论。Gruber界定了这一词汇的非传统哲学含义,提出本体论是描述事物本质的概念性的精确描述。笔者以为,邻避研究的本体论向度即是侧重于邻避属性分析、邻避设施及邻避运动的规范阐释。

(一)邻避设施的本体厘清

在邻避研究中,“邻避设施”是一个核心概念。何艳玲认为,邻避设施指“一些有污染威胁的设施,它们可能会带来生活便利,但也可能引致负外部效应”。陶鹏、童星将邻避设施划为污染类、风险积聚类、污名化类及心理不悦类设施。通过Springer数据库以“NIMBY Facility”为检索词,索引到相关文献673篇(其中,环境科学相关288篇,社会科学相关203篇)。而大陆学界的邻避设施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中国知网收录的以“邻避设施”为篇名的期刊有45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3篇(自然科学占10篇,社会科学占3篇),且可粗略划分为自然科学流派和社会科学流派。

(二)邻避运动的内容关怀

Dear M认为邻避运动是“社区居民面对在他们社区附近拟建的不受欢迎的设施时所采取的行动”。国内大陆学者认为邻避运动主要指“在某一区域内所建立的设施为大部分居民带来利益,但设施周边的居民却承受设施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引发这部分居民的抗争行为”。另外,按邻避运动是否发生,可划分为事后追究型和事前预防型邻避运动;依照“预期损失—不确定性”的分析框架,可划分为污染类等四种类型;采用强度和目标两个维度为标准,可将邻避运动划分为单一目标温和行动、单一目标激进行动、多元目标温和行动和多元目标激进行动。而邻避运动的特征,除何艳玲总结的“利益高度集中、高度群众动员以及跨区域性”,还呈现出本土化的特色,如抗议层级呈螺旋式上升,邻避议题难以扩展等。

关于邻避研究的认识论向度

认识论原是探讨认识发生、发展过程及规律的哲学学说,它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笔者以为中国图景下邻避研究的认识论向度即是侧重于对邻避运动的定性、发生、发展和治理逻辑的探究。

(一)“邻避运动”的认知争议与本土化定性

自邻避研究在国外引起热议,学界对“邻避运动”的正当性探讨已持续了十数年。一方面,Gillroy、Kraft & Clary对邻避持批评和否认,将其阐释为个人狭隘自我利益驱动和共同利益忽视下的一种态度。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则对邻避运动持肯定和主张态度,如Freudenberg & Pastor认为邻避运动“是一种累积的社会学习过程,促进了协商民主的进步”。而国内大陆学界在“稳定压倒一切”的语境下,通常将“邻避运动”视为一种消极现象。囿于中国特色语境的影响,直到2013年左右才出现“邻避运动”的辩证观点,即陈宝胜所认为的,邻避运动是公民权利意识发展、政治空间默许鼓励的结果。

(二)“邻避运动”的肇因诠释与整合性归类

关于邻避运动的肇因诠释涉及四个主要论域:

第一,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转型的冲击、公民权利意识和环境意识觉醒、风险感知差异、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匮乏等4个主要诱因。胡象明等提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包括邻避设施在内的新开工程较多,因而更可能引发邻避运动”。陈宝胜则指出在公民权利意识匮乏的情况下,无论邻避设施对居民权利如何侵犯,也不易形成邻避运动。第二,邻避运动是利益博弈的结果。范少虹认为“邻避设施所产生的收益由所在城市居民共同享有,但产生的成本和风险却由设施附近的公众承担,从而产生不均衡、不对称的成本—收益结构”。任炳强也认为“邻避运动产生的实质是风险、成本和收益之间不平衡分配的结果,必然使选址地附近公民产生邻避观念”。第三,政府决策的封闭非公开、公民参与不足等因素也易诱发邻避运动。邓君韬指出“政府参与的多数项目主要依据专家的封闭决策,地方政府往往很少面向公众有效宣传并主动释疑,直到项目公示实施后,民众面对这种‘决定—宣布—辩护’的模式产生抵触”。俞海等指出,政府和公众在重大项目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易引致公众怀疑和不信任。第四,从制度和法律因素来看,Mitchell & Carson早就指出产权模糊等制度因素是邻避运动的重要诱因。金通据此阐释,在现代代议制民主制度下,由于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决策原则,产生了多数人获利却由少数人来承担成本和风险的不对称,而当这种不对称在某种条件下变得不能被少数人所容忍时,反抗就成了必然结果。

(三)“邻避运动”的治理逻辑与政府性视角

国内大陆学界对邻避运动的治理方法探究,主要基于制度理性和技术理性。制度理性视域的邻避治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多数学者认为可通过完善公民参与决策机制与经济利益补偿回馈机制实现对邻避运动的治理。如王立剑认为“在邻避设施项目规划前应征求民众意愿,尽量让每个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所谓经济利益补偿回馈机制包括税费减免等金钱补偿与医疗保健服务等非金钱补偿。技术理性视域的邻避治理主要基于邻避设施选址,试图通过科学、合理的设施布局回避邻避运动的社会危险性可能。Simsek et al.采用定量分析工具,研究开发了基于GIS基础的技术,试图帮助决策者进行设施选址,避免邻避冲突。赵小燕提出要通过技术手段对邻避设施进行科学的布局。可以说,“技术的进步在解决邻避问题上必将释放出更大的空间和生命力”。

关于邻避研究的方法论向度

方法论是一种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的哲学概念,通常涉及对某一问题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笔者以为邻避研究的方法论向度即是邻避运动研究方法的归因性探究。

(一)规范分析方法下的工具性依赖

国内大陆学者以规范分析方法分析邻避议题多借用了现有理论框架,尤以风险社会理论和社会运动理论为主。一方面,社会心理因素涉及社会转型导致的危机加深;公民权利、环境意识觉醒;风险认知差异;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匮乏等诱因,这些都是风险社会在文化、制度等视域的不同表征。因此,借用风险社会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颇具意义的参考和工具依赖。另一方面,邻避运动的肇因诠释也较多借鉴了社会运动的相关理论,比如政治过程理论及政治机会结构视角等,如曾繁旭对邻避运动的研究聚集于“社会运动在运动方式上的扩散”。值得注意的是,运用社会运动理论阐释我国民众的社会运动现象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弹性化的理论框架决定它很难对大陆学界邻避研究得出刚性结论。

(二)实证分析方法下的定量与比较

国外学界的邻避研究,“规范分析并不占据主流地位,实证研究较为常见”,如Esaiasson通过实证研究指出,邻避设施选址的优选结果受到它所辐射的周围居民的知情同意的影响。而大陆学界,实证研究也呈现出勃兴之势。其中,定量分析工具和比较研究方法逐渐成为一种“风尚”。一方面,一些学者试图借用模型建构和数量分析来研究邻避运动可能造成的社会风险。如谭爽等以核电站为例,建构了“邻避型社会风险中公众行为选择模型”和“社会稳定风险模型”,证明风险认知与居民对抗行为间的强正相关性。另一方面,一些大陆学者通过比较研究探讨邻避运动的解决之道。如侯璐璐等以番禺垃圾厂选址事件为例,与1980年代日本类似设施选址案例进行比对,发现了公众参与的无效力。

中国图景下的研究堕距与前瞻

邻避研究的最初引介者引入西方学界及台湾学者对邻避运动的研究后,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就逐渐分化出本体论向度、认识论向度、方法论向度或多向度的聚合研究,形成了邻避研究的“第一波”。但囿于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此有必要做一个厘清和进一步探讨,并就邻避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展望。

(一)邻避研究堕距

1.“镜面逻辑”:简单嫁接与映射探讨

相较而言,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呈现出“镜面逻辑”倾向,以邻避概念的简单嫁接和本土邻避运动的映射探讨为表征,即利用“邻避”这面镜子对国内相关社会民众抗争现象进行解释,缺少本土化的机理探索。而随着理论嫁接的增多,相关研究堕距也逐渐显现,其中较突出的是邻避相关概念界定的混乱。以“邻避运动”的表述为例,大陆学者赋予了丰富的称谓,诸如邻避效应、邻比冲突、邻避抗争等。在这一论域下,对邻避研究的未来探索,需加强理论规范与进一步实证探讨。另外,对于邻避运动的“正当性”议题也不能只在中国特色的稳定语境下考量,进而将其简单视为一种社会秩序的破坏者。

2.“质类不均”:质量偏低与类型单一

前已述及,截止笔者索引日期,中国知网收录以“邻避”为篇名的文献433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13篇(占比26.1%)。而笔者基于移动学术平台“壹学者”以“邻避”为关键词检索的文献有103篇,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收录10篇,收录系数约为0.09709。综上因素初步表明,国内大陆学者邻避研究的相关文献质量整体偏低。另外,就文献类型来看,国外的邻避研究自1990年代就有相关研究专著,Brion发表专著《基础产业与邻避现象》,而国内的邻避研究以论文为主,并没有相关研究专著,缺少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成果展示。

3.“局域关怀”:选择视窗与偏重研究

对于邻避运动,大陆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局域关怀。主要体现在邻避样本范畴的局限和对某一研究向度的偏重。一方面,邻避运动的具体实例多聚焦于对垃圾焚烧厂、核电站等邻避设施的兴建所引发的邻避运动。但随着公民风险认知的提升,邻避运动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研究范畴,其中尤以公众反通讯基站建设的邻避为多,出现了“宁可没信号,也不建基站”的口号;另一方面,从大陆学界的具体研究倾向来看,多偏重于某一向度研究的局域关怀,缺少整合的全景式分析和宏观关怀,其中以邻避运动肇因诠释与治理方法的非对称为主要表现。部分学者着重对认识论向度下肇因诠释进行分析,另一部学者则“醉心于”治理之道,着重治理策略的探究总结,形成了一个整合研究路径上的断层。

(二)邻避研究前瞻

1.“视角续扩”:多维视阈与外部激励

所谓“视角续扩”,即立足于多维视域与外部激励下的研究视角持续扩大。一方面,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应在继承前人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整合“泛同质化”的研究思路,推动研究范式的变迁上升。另一方面,邻避研究的未来探索不能忽视外生变量的刺激(例如爆发性的社会问题,新增的基金项目)。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爆发,邻避运动层出不穷,政府所面临的问题逐渐增多,需要我们促进邻避研究成果与中国现实相结合。

2.“反教条化”:过程研究与差异实践

对于中国图景下的邻避研究,笔者以为还可从以下方面努力:其一,立足中国本土化的“差异实践”。一方面,邻避研究应扎根于中国语境,去掉“标尺化”的映射研究;另一方面,加重比较研究作为邻避研究的一个本土图景的工具选择。其二,立足中国图景下实践性的“过程研究”。一方面,应鼓励“过程性的探索与追踪”,有必要从邻避者视角出发,研究其心理逻辑;另一方面,过程研究主要针对过程性邻避运动,即“发生在非城市社会及非严格意义的邻避设施引起的邻避冲突”,这类邻避运动以江西港口镇抗议炼铅厂污染为代表,乡镇等非城市社会可能成为邻避运动下一个“爆发地”,需要学界重视。

3.“政治过程”:内生组织与内生网络

邻避运动与社会运动的具体内涵虽有所区别,但本质上都是非制度渠道表达的集体抗争行为,故笔者以为,社会运动理论可作为未来邻避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而其中又以政治过程理论最为重要。政治过程理论主要强调了扩张政治机会、内生组织强度以及认知解放的耦合促生了社会运动的兴起,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领域对扩张性政治机会和认知解放都有涉及,而对内生组织的相关探讨则鲜有涉足。我们认为,运用“内生组织”理论对邻避运动研究的深入推动十分重要,一定程度上内生组织和内生网络是邻避运动的源动力。由此,对邻避研究的未来展望,基于政治过程理论基础上的内生组织与内生网络的探究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4.“治理图景”:主体植入与多元共治

前已述及,大陆学界对邻避运动的治理多趋于制度与技术耦合,而这实质上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型治理模式。囿于中国现实语境,大陆学界的相关研究也多是针对这种政府强制型的治理逻辑进行方法论探究,即多以政府为第一视角、第一主体,但这种方法因其浓郁的政府强制色彩,往往会引发更强烈的社会反弹。同时,强制型邻避治理方法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理念,故而我们认为中国图景下的邻避研究治理方法论视域有必要植入政府以外的其他主体视角,倡导实施多元主体下的邻避共同治理模式。

(王刚系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宋锴业系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生;摘自《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原题为《邻避研究的中国图景:划界、向度与展望》)

猜你喜欢

学界设施大陆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论近年来英语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