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君应是千古事
2016-11-26张佐香
张佐香
识君应是千古事
张佐香
识君应是千古事
只要一见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兰亭序》的影印本,我就会顿生愉悦,身心熨帖,纷扰顷除,顿觉有明月入怀,清风出袖。定睛细赏:笔迹修长,轻盈妍美,形态宛如清风吹拂,茂林修竹,行迹连贯如璎珞,环佩相衔,行云流水般洒脱自如。更令人叫绝的是,《兰亭序》字字逶迤曲折,顾盼牵连,浑然一体。目光沿着笔迹移动,你会惊叹王羲之是如此精通空间运动上的方向、速度、力感的对峙和化解。
我崇仰书圣,主要在于艺术自身。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另外的空间和时间。艺术家园,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场所。纯精神的爱,因为摒除了外部条件的干扰而分外强烈、集中和执着。这种内心的投合与需求,使我想跨越空间,想亲近他并牵住他的衣襟同行。翻阅史料,我循着历史的时空隧道叩开他与众不同的千古襟怀。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 (公元303年)癸亥七月十一日,王旷夫人于琅琊郡临沂县 (今山东临沂)江南洛社家内生下第二个儿子,取名羲之,字逸少。王羲之出生之时,可谓伴随着乱世的腥风血雨和残酷的历史记忆。但是,王氏家族的高墙深宅阻挡了这一切。他在安宁和谐风景如画的田园和钟鸣鼎食中读书、作文,跟随被誉为 “过江书画第一”、文武全才的叔叔王廙练习书法。“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沈尹默语),美妙的书法艺术令王羲之这个沉静的少年心醉神迷。
王廙不仅善书,而且艺术思想极为深刻。他曾经说过两句极有见地和新意的话:一曰“书乃吾自书”,二曰 “学书则知积学可以致远”。这两句话强调了艺术家的个性创造和学问修养,字外功夫。这两句话时时刻刻影响着王羲之一生的书法实践和创作。
家学渊源还让王羲之从小接触到了许多书法史上的名家名作。十二岁那年,王羲之目睹了父亲收藏的蔡邕的 《笔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笔论》强调书法家只有抓住了自己的生命体验,感悟了宇宙万物万象充满矛盾统一的运动整体,且通过自己的笔墨表现出来,才真正称得上是艺术的创作。
在王羲之学书的生涯中,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白云先生神妙莫测的书法作品令他刻骨铭心。他在 《记白云先生书诀》中写到 “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文中的那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的气势,“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的气息,“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的气韵,是物质形态的,也是精神形态的,具有了形而上的哲学意义。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王羲之舒散怀抱,在书法时空交叉的线条世界里临习古人法帖,与那些书家、逸士、才俊揖让周旋,议论笔法、章法、技法、气势、风韵。王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王书 “出于天成”的境界,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反复锤炼与体悟中修炼出来的。王羲之之前的书法作品都是一副厚重拙朴的相貌。王羲之改变了书写时的对立关系,下笔轻重分明,疾徐有别,字型由方调节为修长之姿,其行笔运动过程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奇正相补,疾涩相生,充分体现了美感的广泛性和丰富性。
王羲之所在的簪缨世家,有过 “王与马共天下”的经历,其出任过右将军。政务之余,他和具有相似生命气息的朋友结伴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灿若云霞却又澄澈如水的佳作,在流连山水中汩汩而出。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上巳节,俗称 “三月三”,天宇格外清朗,太阳在兰渚山上空朗照着。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趁着和煦的春风如约而至,聚集于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树木青翠细长的枝条,在透明的空气中悄然兀立,煞是美丽。碧绿的枝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微妙的层次,裹着湿气的轻风飒飒吹来,树叶悄然絮言微语,轻轻荡漾起来,脚下绿丝绒似的草儿和五彩缤纷的野花牵绊着众人的脚踝。一阵阵酷似葡萄酒的芬芳,在柔和的春天的气息中弥漫开来。溪水叮叮咚咚地流淌着,流经清幽的山谷,带着车前子、蒲公英和野菊花的芳泽与甘甜,带着林间的晨露和雾蔼的优雅,一路欢歌而来。众人参差错落,溪边列坐,看顺水漂流的酒杯在谁处停留。酒杯留恋谁处,谁就取饮赋诗。不能诗者,罚酒三斗。一杯又一杯,一首复一首。美酒与好诗相伴,笑语欢声响遏行云。不知不觉中,红日西沉。
四十一人得诗三十七首。谢安提议为此盛会编个诗集,大家公推雅望隆重、文思敏捷的王羲之作序。他欣然提笔,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久蓄于胸的人生感慨与生命激情刹那间被唤醒。书法艺术强调 “意”与 “气”贯通起来,几十年如一日砥砺的艺术素养伴随着如泉涌的文思,以及不可遏止的创作激情,倾注笔下。王羲之取流水为其笔法,以行云作其笔势,引清风徘徊其间。文洒点画,墨凝辞章,潇洒之间,一气呵成 《兰亭序》。书法的兰亭与文学的兰亭相得益彰。其字笔力遒健,态致萧散,气韵清朗。其文辞章优美,意境闳深,酣畅淋漓地抒发出了千古之情愫襟怀。《兰亭序》因文华墨采相映生辉,成为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传承于世的代表作 《兰亭序》,以及《快雪时晴帖》、《平安帖》、《得示帖》、《二谢帖》、《孔侍中帖》等,弥漫着 《经史子集》的气息,浸润着魏晋名士潇洒蕴藉的风度。渗透于王羲之作品中的精神气质,是他的创新、博爱、刚正的人格特征。王羲之把中国书法推向高峰,成为了极致的典范。各种风格的书法家都从他的精神粮仓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书法元素。人们在振荡时间之摆时,仍然虔诚地谛听纯正的艺术之声。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羲之的书法传之千古而不朽,并且将继续滋养着我们的创造精神。
尽管千年时光像流水般逝去,我的脑海里依然清晰地浮现出王羲之挥毫晃动的身影和深思的面容。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会留下一个宽敞通透的空间,让飘逸着灵性和激情的王羲之的古典翰墨安然回归。
梨魂
春天的气息被梨花洁白的翅膀摇荡着,像轻风摇荡着铃铛,金色的声音一波波涌动,像漫漶的水流将汛期肆意张扬。
春天里,我常常在一株株梨树下站定,凝望那如膏如脂的梨花。铁褐色苍劲的枝干托举起莹似白玉的花朵。那枝杆间涌流着的是天地日月的精华。散散落落、高高低低的一丛丛花朵静静地盛开着,开出了一朵朵尘世绝唱。和煦的阳光照耀在洁白纯净的梨花上,那俊美的花瓣更显得蜜意层叠,鲜明的光谱在片片花瓣上柔情流转。大片大片的梨花集体绽放,显得开阔弥漫、晶莹透亮,又是如此从容宁静和疏落孤绝。梨花含笑的表情里,包含着大地的关爱、阳光的温暖与雨露的润泽。我站在梨花前,贪婪地只想将它们看个够。我多想让那些洁白的花朵印进心灵融入血液。洁白的事物看得多了,会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洁白是梨花的灵魂。久久伫立,细细凝视着朵朵盈盈素花,我的心里好生感动,梨花洁白飘逸的情怀如晨露的微光泛漾心田。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位男子,一位有着黄钟大吕般人格气韵的北大人——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先生是十七岁的秀才,二十三岁的举人,二十六岁的翰林,仕途可谓一帆风顺。1898年,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变法维新的结果以六君子喋血、康梁远逃而告终。知识分子富国强民的愿望落空了。这一声失败的警钟,敲碎了许多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的美好梦想。蔡元培先生在这一年的秋冬之交,离开了宦海投身教育。先生先就职绍兴中西学堂,继而任教于上海南洋公学。1916年,蔡先生旅欧归来,他带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八字方针出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上承诸子百家纵横捭阖的春秋战国,兼包欧洲大陆飙发电举的文艺复兴。蔡元培麾下聚集了大批新学和国学的领军人物。他把一生的才情抱负,淋漓尽致地发挥到最大限度。将一个被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摧残下的旧思想旧文化的营垒,转变为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的策源地,为五四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输送了先进的思想和人力资源。
蔡元培先生代表两种最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诚如罗家伦的赞语:“如大海容纳众流,不厌涓滴,是先生的包含。汪汪若万顷之波,一片清光,远接天际,是先生的风度。慈祥恺悌,谦光中流露至诚,是先生对人的感化。”先生温柔敦厚、慈祥恺悌的性情中亦包含着坚忍不拔、风骨崚峭的因子。五四运动后,北洋军阀横施压迫,先生拍案而起,发表了光焰万丈长的 《洪水与猛兽》。文章主张疏导新思潮的洪水,驯服北洋军阀的猛兽。一日,先生到南京,时任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部长的汪精卫与先生共进晚餐。蔡先生苦劝他改变以往亲日行为,推进抗战的国策。那一刻,在场的同行者目睹先生的眼泪滴在汤盘里,和着汤一道咽了下去。
1936年,一群自发组织起来的北大师生,用民间集资的方式,每人拿出一份微薄的数目,一起为这位 “为国家,为学术劳瘁了一生,至今还没有一所房屋”的两袖清风的老校长建造一所房屋。他们在给老校长的信中这样说:“我们希望先生把这所大家奉献的房屋,用作颐养、著作的地方,同时这也可以看作社会的一座公共纪念坊,因为这是几百个公民用来纪念他们最敬爱的一个公民的。我们还希望先生的子孙和我们的子孙,都知道社会对于一位终身尽忠于国家和文化而不及其私的公民,是不会忘记的。”走笔至此,我的眼眶已有热泪潸然而下,我一遍遍反复品读这段文字,我钟爱读这段文字的感觉,那是一种清冽、纯净的感觉,如同那一朵朵洁白的梨花。面对他们,我的精神被他们的精神所熏染,心灵更加渴望洁白。透过洁白的梨花,我仿佛听到了蔡先生的心声。世俗的尘埃,名利的霉素,永远无法污染他洁白的心灵。他明白,只有心灵属于自己,而生命属于心灵。他的生命,他的精神,就像一片莹似白玉的梨花,存在于天地之间。
蔡元培先生纤尘不染的情操,将永永远远弥漫在文化的宇宙间,清洁着世世代代人们的心灵。透过片片状若飞雪的梨花,我仿佛看见了先生端肃凝重的面容。
精神的火种
鲁迅是优秀的作家们永远的精神供给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崇高无畏的独立思想与耿介不阿的高洁人格、勇敢尖锐的批判精神,铸成了鲁迅先生独特的魅力。鲁迅先生以他独特的魅力震撼了中国,照亮了中国。他的精神嵌入了中国的大地山河,他的精神在所有读者血脉中流淌。
阅读鲁迅,人们才会想到文学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了挽救民族的精神,为了改造国民性。鲁迅先生认为,文学就是 “为人生”和 “改良这人生”的。在鲁迅的作品中,我读的最完整、最彻底的是 《阿Q正传》。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窗外飘着片片雪花,我第一次邂逅了这本心仪已久的书。我静静地读着这本书,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先生的精神气质,感受到了文字真正的力量所在。后来多次捧读这部作品,它在我的灵魂深处一次次注入新的力量与光芒。阿Q是一个本能的蒙昧的人,他既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又不能正确认识所生存的世界,糊里糊涂,浑浑噩噩,失败时靠精神胜利法化失败为成功,得意时又趾高气扬,欺侮弱者,一生都在 “瞒和骗”中寻求圆满。阿Q这个艺术形象是面镜子。鲁迅先生塑造这个精神典型旨在启发他所挚爱的中国人民,要从朦胧昏愦的迷梦中醒悟,挣脱出 “瞒和骗的大泽”,敢于直面人生,正视面临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实境。从 “本能的人”提升为 “自觉的人”、清醒的人,做真正意义上的人。
鲁迅先生用如椽巨笔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杂文,抨击并批判来自封建制度的伦理道德,以及被传统思想僵化了的人的心灵。鲁研界用“反抗”来概括鲁迅精神,而当代著名哲学家邓晓芒先生则主张用 “反思”。鲁迅先生的反抗精神之所以是那么坚韧老辣,是因为他的反思是深刻清晰而透彻的。所有重视精神生活的人们,都会在鲁迅的作品中找到精神的火种,在火种的烛照下寻觅到锤打灵魂的力量,激发内心的思考,重新审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确立崭新的精神标准,成长为一个有更高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理想的人。如何唤醒人之为人的应有的内心深处的人的自信、人的尊严、人的精神、人的理想,是鲁迅先生一生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先生为了这一崇高的人类理想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在当代中国,我们仍然需要鲁迅先生这种深刻的反思精神和人文理想。
中国历来讲究文如其人,才德兼具。鲁迅先生堪称是德艺双馨的楷模。先生的文章不朽,他本人也是一位崇高而伟大的大写的人。先生是文学青年的领袖和知音。他无私地帮助青年人,引导他们、启发他们不断地创作与思考,提高文学素养。很多文学青年在他的帮助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用自己的智慧、思想和人生经验,去点燃人、照亮人。我一边读着郑振铎、夏丏尊、郁达夫等一大批文学家回忆先生的文字,一边想象着先生召集朋友们吃饭,为留宿的朋友铺设床被,为朋友们呕心沥血地修改文稿……我仿佛依稀看见了先生左手托着烟袋,右手微提着垂地的长衫迎来送往的样子。先生无私地给予文学青年的物质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鼓励,是多么珍贵和难得。许寿裳曾赠先生一联曰:“皜皜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动烈若秋霜。”此联是鲁迅先生道德文章的真实写照。
鲁迅先生抱着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生理想,为了国民而写作。梁实秋认为 “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人生的精髓就在我们的心里,纯正的人性在理性的生活里得以实现。”先生为了唤醒人性中对光明、正义和真理的向往追求,而耗尽了毕生的心血。精神的火种在先生那里已经点亮,我们须负起责任,在我们的手上,不能让它黯淡下去。愿先生那曾经在暗夜里闪耀着清洁灼目的光辉的精神的火种,能够世世代代相传,永远照耀着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
洞箫独吹
一卷 《丰子恺评传》在手,让我将这位漫画大师兼作家的一生整个旅行一次。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和散文,翻着翻着便有泪盈眶。
丰子恺先生用与天地造化之心同样深广的心灵去看天地间的一切物类,他所见的世界是一视同仁的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灵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给予真挚的同情和热爱。丰子恺先生心灵深处自然生发出的感恩天地、体恤万物、品味生活、爱恋世界的情感真真切切、一笔一画地深印在他的艺术作品中。
这位艺术赤子一生都在以艺术激发人性美,提升人的品格和灵魂的境界。如果我们这个国家的气质和日常生活能多染有一点丰子恺的味道,该有多好。
我的书桌上常放丰子恺的画册,用来酝酿美好的阅读和写作的心境。丰子恺先生漫画,人物形象生动简洁、气韵万千,花鸟风景也赋予诗意和生命,传至今日依然那样鲜活,仿佛听得见其时其地的心声。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歌。每一幅画中都包含着醇厚蕴藉的人间情味。
丰子恺的成名作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画中的题字尤妙,寥寥数字,便抓住了整幅画的全局,余味无穷。先生只画了室内友人曾经相聚的一角:几上,茶壶和杯盏似乎还飘散着诗文的墨香和禅画的逸气;一弯新月用亘古如斯的皎洁之光在天与地之间铺成了长廊。凝视着这样的画面,我的头顶脚下身前身后笼罩着月光。我的身体里灵魂里氤氲着月光。一种透明的从灵魂深处荡漾出来的奇妙感觉让我觉得生命的存在是一件多么美好而幸福的事情。
丰子恺先生认为月光有一种特质,对月的崇拜,会给人以真善美的感受,月又能使人产生爱。他曾经借月抒情:“心的爱的世界的状态,可以拿月夜的银灰色的世界来代表的……因月的感化,足以维持纯洁的精神,这泛爱的月真是慈母似的祈愿了。试看瑞烟笼罩的大地上,万人均得浴月的柔光。这正是表示月的泛爱,且助人与人的爱。”丰子恺先生提醒人们,这个世界上,值得用心灵的眼睛欣赏的东西很多,天空的日月星辰,大地上的绿水青山……切不可背着一身的担负郁郁一生,却没有想起来去欣赏天顶的星空和月光。
《挑荠菜》图,又是另一番人间景象:三位女孩儿或蹲或跪,手握小铲在绿丝绒似的草地上挑荠菜。不远处,环绕着草地的蜿蜒曲折的小路上有两个过往的行人的目光被女孩儿缠住了,正引颈远眺,痴痴恋恋地看,仿佛入了定。一些女孩儿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草儿,一丛丛、一簇簇、一团团正全神贯注地沉浸于自己的小小心事,酝酿着田园诗意。女孩儿洁白的手在风里打着手势,她们俯下身子爱怜地抚摸绿草和荠菜的面庞。女孩儿的背后一株垂柳还保持着 《诗经》里上古植物的芬芳和摇曳身姿。我久久地端详着这幅画,久久地沉浸在挑荠菜的女孩儿纯真的容颜和她们所触摸到的天地的空灵之心以及她们的诗心。这里,不仅仅有植物对于人的亲和恩,更有人对于自然的贪爱。人与自然相亲相谐,融进了彼此的血脉。
面对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谐的天然质朴的纯净之美,丰子恺先生将一颗诗心回赠。他捧出了一首饱含着情感之露和灵思之美的富有诗意的画,献给这些美好的植物,献给大自然,其实是献给从大地上一茬茬走过的岁月,献给了一代代人类。
《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中呈现出人类对动物的怜惜,弥漫着爱的温馨。在幽暗的雪夜,大嫂倾听着鹿行雪地的微响,她的脑海里浮现出小鹿天真黑亮的眸子。那纯洁的双眸里只有一片晴空和小溪的倒影,那是没有被污染的大自然的眼睛。它们还没见过这个世界上猎人的枪口。想到这儿,大嫂趁着天色未明,自温暖的被窝里起来,找来一把大扫帚来到门前雪地上,将鹿印一一抚平。天明时,猎人再也寻不着鹿的踪迹。大嫂用一把扫帚给了小鹿生的希望。她内心深处浸润着温柔的体贴和同情,透露出人性的善良和博爱。
丰子恺先生在画这幅画时,心中一定涌动着爱的潮水。他希望人和动物、植物互相帮衬,互惠共存。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另一幅画面:被大嫂搭救的小鹿在小溪边咀嚼着佩戴露珠首饰的青草。它们带着欣赏和感恩的神情尽情地品味大自然的礼物。在寂静的山涧,它们饮几口溪水,然后枕着凉荫进入无梦的睡眠。阅毕此画,我的心灵里似乎也充盈着露水的纯洁和青草的芳香。丰子恺先生创作的这一幅画,让我想起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创立者和实践者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教导:“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穿越浊世的丰子恺先生将童心顽强地葆养了一生。因此,他这一生拥有的是纯真意义上的超越阴暗和苦难的,不被时代之弊干扰的聚精会神的生活。他对万物的爱,对美的追寻,对生活的肯定和积极乐观的修复态度是如此坚不可摧。每当画笔无法分担他的情思时,他便仰仗文字。于是,便有了语语动人、字字情真的丰子恺散文。
爱和童心是丰子恺先生散文创作的重要题材。儿童的游戏、儿童的逻辑、儿童的爱憎,让他深深痴迷。丰子恺先生认为,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孩子有着天地间最健全的心智。他在 《儿女》一文结语写道:“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和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对于丰子恺先生在随笔中表现出来的童心,赵景深说:“卢梭曾喊过 ‘返于自然’,子恺恐怕要喊一声 ‘返于儿童’。”丰子恺先生的内心永远深藏着十分丰富的童心世界。他在 《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慨道:“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 ‘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的事啊!”
丰子恺先生的随笔中大多数选取自己熟悉的儿童生活题材,取其片断,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他表达了一个重要观点:捍卫童年。童年概念是与成人概念同时存在的。儿童应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童年生活。家庭和学校教育不能为儿童未来而牺牲儿童的现在,不能将童年生活当作成人的预备时期生活。儿童在成长期,应尽量为其提供与之身心相适应的生活。
丰子恺先生深谙音乐、美术之道,又笃于人伦情义,他的漫谈身边琐事和描述风物的散文清雅如无垠的蓝天,质朴如无涯的大地。在现代散文园地里,丰子恺用清朴自然的如诗如画的美文树立了巍巍擎天的丰碑。郁达夫说:“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他的画笔之上。”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笔端就有一种诗意的语调和风韵。丰子恺先生的散文隽永质朴,有自我的格调,这是他的性情、才学与生活相融合的缘故。
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是我心目中好艺术家的标准。好的艺术作品和人生,都实践着这一点。丰子恺先生曾经在 《渐》一文中这样结语:“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丰子恺先生就拥有这样的 “大人格”和 “大人生”。
先生已逝,但他的千古文心还在字字情真中,噗噗跳动,他的情思仍在画境里缭绕。我一次次地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和散文,好像午夜高楼,谛听清风飘来的洞箫独吹,余音袅袅挥之不去。
字养在心里
友情之与人生,就像诗家寻找的彩凤之翼,灵犀之明,同声则相应,同气自相求。我与张爱萍女士相交十余载,每每与她相聚,与之晤谈如读经典书,与之闲语如吟东坡词,与之畅叙如品西湖龙井茶,总能领略到 “兰亭之会,竹林之欢”的超逸。
可以用朱黛犁然来形容张爱萍女士笔下的小楷,纯净、整洁、简劲、幽雅、酣畅,仿佛宇宙初萌,天山上盛开了一朵朵雪莲花。她的书法作品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在还原了。什么叫还原,就是回到事物的本原,见素抱朴吧。自从打开了书法这扇神奇的艺术殿堂的大门,她就踏进了生命的春天,在鸟语花香里,在美轮美奂的梦想中,用笔墨润泽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那是一个柔软、平静、轻盈与无比和谐的天地。
书法是一门 “达其情性,行其哀乐”的传统艺术,既要讲究 “笔法”、“字法”、“章法”和 “墨法”等技法,又要追求“技道双修”、“中和之美”的境界。先天的禀赋之于书家,至关重要,确有禀赋,又勤而行之,不断修能者,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张爱萍女士自小操觚而书,三十余载从未中断,近年来更是处于沉迷的状态。仰望大师研习经典,这是她最乐意的事情。她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心力和智慧,或摹写或临写,或读帖或背帖,忙得不亦乐乎。每至她的书房,常见案头铺展王羲之的 《尺牍》、褚遂良的 《雁塔圣教序》、文徵明的 《南华经》、赵孟頫的 《赤壁赋》……这些书法家及其作品是她的精神夸父。她喜欢赵孟頫、姜夔和文徵明的书法作品,与之有一种血缘性的亲和与呼应。她将赵孟頫的和顺、温润、娴雅,文徵明的清俊、遒媚、淋漓,姜夔的刚劲、典雅、脱俗之气,糅进了自己的笔墨,呈现出劲健婀娜、深邃娴雅、清光照人的气象。
任何书坛巨子,要摘取艺术王国里的皇冠,必须要有其独特的 “艺术符号”。“克隆”大师的工匠,附着于乔木上的攀藤,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的。书法是有血有肉的。书法的血肉是精神,是情感,是思想,是气息。科学是光谱分析,是逻辑推演,而艺术是光合作用,是灵性归纳。张爱萍女士的书法作品是她心灵里流淌出的思想情感的 “晶体”,也是她的心灵史。她的书法作品中氤氲着大自然无边风月的情韵和古典诗文的楚楚动人的文心诗境。她喜欢到大自然中散步,时而欣赏无数垂柳,轻甩水袖,舞出万种风情;时而谛听松风天籁最原版的记录;时而端详兰花媚人的姿态……大自然中令人悠然神往的一朵朵鲜花,一株株生机盎然的树木都是她访问的对象。她有个习惯,每天睡觉前,阅读唐诗宋词和 《古文观止》等经典名作,待身心在文字之光的烛照之下,有了甜味和暖意,再入眠。
松窗明月梦梅花,眷恋良辰美景,流连朗月清风。在笔墨文字的肌理中,大自然的无边风月与深厚的文学素养,在有限的方寸之间似乎顿获无限之效。张爱萍胸中有丘壑,心灵中跃动着磅礴的情感。她很珍爱这些感悟,怀抱着,孕育着,直至铺开素净的宣纸,手执狼毫,沉吟片刻,定格在神清气爽时,那些感悟如同春蚕吐丝一般虔敬而又深情专注地化作笔下的功夫绵绵不绝地流淌出来。那些曾经在大自然中吸纳的自然之气,收藏的百鸟之声百花之态,那些融入血脉中的诗文的书卷之气高贵之气,沙漏一样点点滴滴地从宣纸中渗透出来。
张爱萍女士 《庄子内篇》、《南华经》选抄等作品五次入选全国书法篆刻展,其中 《金陵文选》、《了凡四训》选抄分获全国第七届新人新作展和全国首届小品最高奖。这些书法作品具有清莹澄鲜之美,或隐或现地突出了清洁感脱俗感。书道有多种趣味:清趣、古趣、雅趣、拙扑趣、野犷趣……理当以清趣为至高品味。张爱萍女士书法的洗练高洁,使得一点一线间清灵爽朗,通篇畅达酣畅、沁人肺腑,清逸之气扑面而来,足以涤除尘世的纷扰。
张爱萍女士的书法作品是流动的音韵,是酣畅的情感喷发,是高洁的心灵情趣。她的内心时刻都有灵魂的清越之声在激荡,这是生命赐予追梦人的最崇高的现世享受。她把文字养在心里。欣赏张爱萍女士的书法作品,我心中的平静喜悦也无限地华美悠长。
张佐香 女,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语文报》全国首位签约作家、江苏省 “333工程”培养对象、文学创作二级。近年在《萌芽》、《散文选刊》、《散文》、《北京文学》、《作家文摘》等发表作品150余万字,曾获老舍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吴承恩文学艺术奖等。著有散文集 《亲亲麦子》、《鲜花照亮了我的房间》等。现供职于江苏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