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6-11-26李建彬

长江丛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阴阳古人万物

李建彬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李建彬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道法自然”,其宗旨是通过上观天文、下查地理、内省自身的方式,总结利弊,合理地改造自然。古代生态文化内含道家生态文化,我们应结合现代科学知识,深入研究古人的生态智慧,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拓展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这是研究古代生态文化的价值。

道家 易文化 生态 启示

古人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无论是生态保护或是测绘勘察,遵循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它的理论应用是古代人们世界观的一种反映。

当前,生态文化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研究。古人关于自然的认识包括天文和地理这两个核心要素,《论衡》有“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礼记》曰:“天生有时也,地理有宜也”,研究古代生态文化目的就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不违背天时,不破坏地利,因地制宜,择居生活、发展生产。当今,由于生态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研究古代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宝贵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一)道家的生态思想

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处于动静变化的环境中。《黄帝四经》曰:“下会于地,上会于天。得天之微,若时者时而恒者恒,地因而养之,恃地气而发也,乃梦者梦而兹者兹,天因而成之”。吕思勉的《中国史》中指出,古人认为“宇宙间的物,同出于一原。所以虽然散而为万物,其根源仍是‘同一’的。这个根源,便是天。”宇宙混沌状态产生“一”,再生“二”,天地形成,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

以“道法自然”为准则。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宇宙初生为阴阳二气,从生态的角度看,阳与阴代表天象与地形,“阴即进为阳,阳即退为阴,阴阳互相对立转化无穷”[1]。《说文解字》曰:“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二,地之数也,即太极阴阳。三,天地人之道也,三元,物元,体元,质元”。“德一含三,是万物生成与发展的自然法则。万物离开了德一进入了二的状态中,人类对万物的是认识停留在看得见的有相物质世界,而将看不见的无相物质忘在背后,只有执一以为天下牧,知白守黑,才能认识万物本质。”[2]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古代生态文化应用实践的核心思想。《黄帝四经》曰:“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通过“法”,引得失,明曲直。人法地二,地二法天一,天一趋于道,是返璞归真的过程。

(二)易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自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自然的变化是地理的变化,也是日月星辰的变化,总归是时空的立体变化,在古人看来,这些变化是互相统一的。《易经》曰: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在天地定位的状态中,位于四正四隅的万物有不同的属性和变化。

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古代圣贤通过观察自然,如太阳月球、极反、暑寒、雌雄等现象,探索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用文字符号诸如乾坤、甲乙表述,形成独特的易文化体系,这也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周易》曰“仰以观于天文,附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幽明即阴阳,观日月星辰的运行,查水土草木的枯荣,因此便知阴阳变化所以然之理”[3]。先贤通过观察天文地理,由近及远,以求人与万物和谐的理想状态。河图曰:“天三生甲木,地八乙木成之”,“奇数代表天,偶数代表地,反映着天与地这个宇宙整体的统一对应关系” 。[4]生成之间也阴阳之分,甲阳乙阴反映的是自然之道。“在阴阳哲学中,阴阳之道代替或解释了原始宗教中这样的拟人的神,阴阳之道虽然也比作男女之道,但是已经被理解为完全不具人格的自然力了”。[5]

二、古代生态文化的启示

(一)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我国地处大陆,自古是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山地的构造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面貌、交通运输等社会生活。古人认为地形能够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山为积德,川为积刑﹍﹍土地各以其类生人。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瘴气多喑﹍﹍皆象其气,皆应其类”[6]。古人也非常重视保护水资源。江河湖海的形成与山脉联系密切,老子曰:“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距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水的分布情况关乎万物的生存。“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7]。“天一生水,水分阴阳,治水,阴水取阳,涤阴增阳。上善治水,上德治无,其理相通。命体依赖水而生存,命体内百分之七十是水,地球上也分布着大量的水,也大约占百分之七十,内外环境均有治水的问题,外环境治水是使民众能够安居乐业。人体内环境治水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肾主水,壬阳水为先天之本,癸阴水为后天之精,肾水枯竭,则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水为最佳载无之品。”[8]

(二)敬畏自然,遵循其规律

客观存在的物体都是有性情的,这是敬畏、爱护自然的一种反映。《吕氏春秋》曰:“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此天地之数也”,“必顺其时,乃因其类”。在这个“有情”的世界中,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前,秋畜疏食,冬伐薪蒸”,[9]“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就是要对自然存敬畏之心、爱护之心,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国家要引导人民依地理时节的变化,调整生活生产方式,才能达到天地人和谐的状态,这种观点对我们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有一定启示意义的。

(三)倡导人的内省与自我修养

以人文本,强调人的重要作用。天地有德,哺育万物,人们更要规范行为,才能对自身有利。老子曰“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在当代,运用新技术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合理勘查开采和综合利用,是“俭”与“不敢为天下先”的反映,“故能成器长”。“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家之理,细于毫末,高于九台,只有从自身最小做起,体悟天地之大恩,自我改正,才能长久。

三、结语

党和政府把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贯彻的基本国策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融合,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地理条件下发展形成的,深刻体现出儒道文化的包容性和持久性,我们应当结合现代科学,深入研究古人的生态智慧,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扩展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这是研究古代生态文化的价值。

[1]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M].山东:齐鲁出版社,1986.

[2]熊春锦校注.老子德道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M].山东:齐鲁出版社,1986,41.

[4]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M].山东:齐鲁出版社,1986,425.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38.

[6]陈广忠,陈青远,付芮.淮南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71.

[7]耿振东.管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211.

[8]熊春锦校注.老子德道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37.

[9]陈广忠,陈青远,付芮.淮南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38.

(作者单位:甘肃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阴阳古人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法于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