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与品德教育整合案例探讨

2016-11-26陈晓玲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师节品德教育贺卡

文/陈晓玲

小学信息技术与品德教育整合案例探讨

文/陈晓玲

本文结合合肥师范附属小学的一些实例,对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渗透小学生品德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我所教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从他们身上我看见了品德教育的不足。所以我觉得把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

信息技术;品德教育;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科目,表面看来不能进行品德教育,其实只要教师从教材实际、当前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就能使思想品德教育附着于知识的教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促进道德内化。根据这些特点,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中,从多角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探索。现将我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结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课堂常规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向学生提出一些常规要求,让学生明确,在机房上课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要求学生要有序的进入机房,要爱护机房设备,强调操作机器时的注意事项,遵守课堂纪律,不大声喧哗等。我还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了醒目的《微机室管理制度》,以督促学生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每节课下课后我会提醒他们把鼠标键盘放好,凳子要整齐的摆在桌子下方。刚开始学生们总忘记在机房不应该做什么,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喧哗,还有的串坐,下课后很少有学生把凳子放回原位等。后来我每节课都强调一遍微机室管理制度,渐渐地时间久了同学们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教学经验使我明白: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这样才能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律。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在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键盘指法、电脑画图、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图像处理和网络知识。在这几部分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发掘许多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其内涵,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教学任务设计中的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极富创造性、明显时代特性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很适合这一课程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因此,“任务”的设计和编排非常关键,既要贴近学生又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例如:在第五册第二单元演示文稿中制作成语故事,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故事的制作方法。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在掌握PPT的基本操作后,围绕2008年汶川大地震制作数字故事,同学们此时怀着对汶川的祈福和众志成城的心情进行创作,在成功的完成了数字故事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小任务,用一张幻灯片做有关交通安全的宣传画,也教育学生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应该如何安全的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

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还要注意联系实际。例如:讲到“制作节日贺卡”时,刚好是教师节。上课时,我播放了一张教师节贺卡让同学们欣赏,学生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老师,明天是教师节,祝老师节日快乐!”又有同学说:“这么好看的电子贺卡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也想做出来送给老师。”他们的创作积极性高涨。学生对贺卡的喜爱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制作出了多幅优秀作品,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也圆满完成了,学生既学习了知识,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2.利用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在教学中我还尝试利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例如演示文稿制作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素材的搜集、整理、图片的加工、版面的设 计、色彩的搭配等许多知识与技能。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程度、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差异,如果让其单独制作很难出精品。针对这个问题,我决定采取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通过讨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组内首先确定主题,然后按每位同学对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工,搜集资料、设计版面、录入文字、处理图像等工作,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各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又通力合作,一个个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又独具特色的数字故事赫然出现。通过合作的方式,同学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合作精神的重要。

3.抓住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认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起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教学任务、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制作节日贺卡”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我认为本课是可深入挖掘的。在上课时,我出示了一张教师节贺卡,让学生观察贺卡的组成部分,同时强调“自由发挥,自选主题”。不一定要做教师节贺卡,十几分钟过去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造型各异,主题鲜明的贺卡。随后我请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同学看到他人的作品之后,马上萌生了更大的创作热情。又过了十几分钟,学生的作品基本完成,并且这些作品都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色。就在下课前的两分钟,我突然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认为‘电子贺卡’只能做成现在这样吗?”问题一出学生们先是不解,随后我展示了三幅事先准备好的与前面风格截然不同的贺卡,并告诉学生这是留给他们的小小“挑战”。学生带着问题下课了,有些学生在家中的电脑上进行了尝试,并且挑战成功。

三、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网络上的信息错综复杂,尤其对小学生来说,网络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特别是网络上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加强,使他们有效地抵御各种诱惑,促进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

(1)结合网络上爆出的一些实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网上新闻事件很多,教师选取典型的青少年违法违纪事件,重点剖析,指导学生辨别是非,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意识。

(2)结合音乐和图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信息技术课上,既掌握了必要的网络知识,又提高了个人的思想素质。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一小)

猜你喜欢

教师节品德教育贺卡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新年写贺卡
叮咚,你的教师节攻略到了
今天是教师节
教师节
新年贺卡
中秋贺卡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又是一年教师节
贺卡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