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2016-11-26梁保洲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情境

文/梁保洲

浅谈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文/梁保洲

思想品德课教学强调联系生活,课堂上融入同学们熟知的社会生活现象,促进学生感悟、体验、思考和成长,就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理论只有实践,才可能产生行为,才可能知行统一。将思品课堂与变化、动态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激活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途径。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社会生活

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素材,适时加入身边生活资源,创设有价值和内含问题的情境,让多姿多彩的生活走进课堂,能拨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

一、激发课堂:巧妙导入

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任何公民身体和住宅不受非法搜查,是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中的内容。如何让学生认识这一知识并在实践中遵守这一规定,我用肢体语言和自述方法设置了课堂场景:

三分钟的情境:同学们,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事情——昨天在另外一个班上课,我发现有个同学上课看手机,当他看到我时,一下把手机藏到课桌书包里,我说,上课不注意听讲,看手机?这位同学说,老师,我没看,不信你搜!说着他摊开了双臂。

同学们:

①我会搜吗?②如果我是公安人员,能搜吗?公民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被搜查?③超市保安怀疑你拿了物品,马上搜查你,这种行为对吗?如果你遇到了,怎么办?假如你确实偷拿了超市物品,保安要搜查,可以吗?你又该怎么办?

情境用时三分钟,简洁、真实、目标明确、梯度明显、诱惑力极强。学生瞪着眼睛听我叙说,他们的心一下子被牢牢地抓住了,激发了强烈的探究愿望,快速打开了探究知识的大门。

真实,产生了强大教育力量!

二、探究研讨:自然引入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理论性强,学习这一内容,让身边的文化现象走进学生视野,在感受中体味、理解。

如火如荼广场舞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近年来,追求身心健康的“广场舞”风靡全国,就连我们小县城也受影响,很多家长参与其中,学生感知颇深。2015年4月,天长市茉莉花节暨全民健身运动会在体育场隆重举行,盛况空前,成为热议话题。学习时及时带入这一热议的话题,再现这一盛况的情境。

第一步,视觉冲击:播放多家媒体综合报道的天长茉莉花节视频。

第二步,分组讨论: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广场舞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什么内涵?②列举本地、本校优秀文化实例,体会这些文化现象对自己成长的积极影响。③和爸爸妈妈交流,参加广场舞对他们的精神、情绪有何积极变化?将他们的感受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④广场舞对促进文明天长、和谐天长建设,对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何现实意义?⑤今后你怎样用自己实际行动为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出力?第三步,课外拓展: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和爸爸妈妈共同制定一份广场舞规则并和同学交流完善。

三、课堂展示:巧妙介入

课堂是动态中生成的过程,教师预设不可能反映每位学生的思维,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只会陷于“满堂灌、满堂跑、满堂问”的传统课堂窠臼。

一节课的际遇:

背景:学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问题:列举自己家庭生活因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改善实例。同学们纷纷上台板演描绘家庭生活的变迁:

我家盖了二层小楼,大客厅,大书房,光亮的卫生间,阳光充足的阳台,还有沙发和平面彩电。

爸爸今年买辆奥迪,上班开着它,周日带我兜风,别说有多神气!

我家去年买了一个大套房子,100多平米,爸爸对我说:现在改革开放,我家富了,买得起房子,你放心,不会影响你学习。

……

突然有一位学生画了个低矮的小瓦房!说这是他的家。我有些失望,台下的学生在窃窃私语。当他停笔后,我问:“你家就住这样的房子?”学生们哄堂大笑,他红着脸说:“我家就住这房子,爸爸做小工一天50元,妈妈是气管炎,一个月除了吃的,没有用的,我没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

这是教学设计中没有的环节,始料不及。沉思片刻,我借机说:针对这位同学家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共创和谐伟业”——媒体引入“安徽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继续扩容,实施33项民生工程”时政材料,组织学生对照民生工程项目,讨论解决像这位同学家庭情况的条款,鼓励学生就“改善民生与建设和谐”进行交流,提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这位同学家的现状将妥善解决。

身边现象使同学们真切地认识到关注民生与建设和谐的深刻关系。“民生工程”知识的引入,完美对接课堂突发事件,拨去了学生心中的迷雾,点亮了迎接美好生活的明灯。

四、及时评价:情感渗透

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让课堂有浓浓的人情味,让学生主动加入学习的氛围,更好地领会、理解知识。

优化设计评价情境。学生发言过程中,及时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眼神,一个奖励的微笑,这是无形的评价情境。尤其对那些对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的学生,用耐心、关心和尊重对待,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让他们情境中体验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迎接各种挑战。

学习《依法保护隐私权》时,学生诉求:妈妈经常以关心为由翻查书包、查看邮件、查寻通话记录和短信。妈妈的做法违法行为,有的同学非常不满又无可奈何。倾诉是向老师求援的心声。

课堂上,我用同情的眼神,悲悯的语调说:老师理解你的心情,老师也遭遇过这样的“不幸”,老师愿意站在你们一边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尊重,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正常交往、自觉进步、健康成长,父母就应当尊重我们,这是你的权利。我们就来探讨怎样正确解决吧。孩子们很快从我的诉说中找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而产生共鸣,产生归属感,快速融入探讨的心境中。

[1]《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1.

[2]《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中国教育出版社,2011.

[3]李葆华,刘芬.《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江西教育[J],2007(02).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护患情境会话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