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的问题对策研究

2016-11-26文/刘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医养筹资

文/刘 舒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的问题对策研究

文/刘 舒

“医养结合”是应对接下来老龄化加剧的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在“医养结合”这个新的模式下也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未能建立长效的医养结合筹资机制、医养结合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支持、强化政府职责、协同推进医养结合、不断加强专业人才和队伍的建设,来整合现有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不断推动新的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

养老模式;医养结合;对策

医养结合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统筹规划下,调动社会各部门力量参与,整合服务资源,对进行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对半失能、失能、慢病、癌症晚期等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生活照料、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为一体的服务。医养结合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养服务的类型是根据老年人的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日前,政府在改善原有的养老公共设施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的情况,医疗机构也增加了养老病房,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为我国医养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变化大多数是因为养老机构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随着国家对老龄化进程的不断重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多部门多方面参与的新机制,也会极力促成“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一、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医养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医养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这是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的很明显地一个问题,例如:对于养老与医疗服务的监管,我国主要是以部门的规章、政策文件为主。现在的政策条件的下,一些医院是没有资格来设立养老床位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医院设立了养老床位,从一方面来说,是游走于合法与非法的边缘,而在另一方面,又没有政策的允许下,医院要获得医保报销和抵御风险方面会受到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所以,就增加床位的例子,同样的例子也有很多,对于养老机构在开展医疗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

2.未建立有效的“医养结合”筹资机制

传统的养老模式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在筹备资金方面,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和相对来说稳定的筹资来源。然而,对于医疗和传统养老模式的结合来提供服务的话,就出现筹资空缺,会“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发展。虽然,从政策上对筹资的模式有一定的相关规定,但是,在现行社会保障的体系下。制度衔接和实际操作以及筹资风险方面不断遭遇到的新挑战,这个对于医养结合的筹资模式初探也产生了一定不好的影响。

3.医养结合专业人员不足

医养结合照护的专业人员不足、技能的方面质量不高、缺乏训练有素的照护人员,是医养结合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我国,对于老年照护存在很多误区,很多人认为从业者只需照顾老年人的日常起居而已,缺乏对于照顾老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重视,当前只是有少数的关于照护培训的服务在开展。

在人才培养的方面,国外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有老年照护的本科到硕士甚至是到博士的这个阶段,然而,我们国家高校方面在老年照护的领域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因为观念的原因,自愿来从事养老服务的年轻人很,认为这个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专业技能,在另一方面,因为医疗水平、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需要照护的老年人数不断增多,照护的时间要求也越来越长了。

二、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策

1.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持

完善“医养结合”相关法律是保障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各个国在法律上在对老年人的权益和养老支持方面明确了保障。在美国对于老年人除了有相关的联邦政府的法律、政策外,各州根据自己的老年人情况制定政策。1997 年日本也正式颁布了《护理保险法》。

在我国,应该根据老年照展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出台相关法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法规,从而不断完善的医养结合的相关法律,以法律的形式,将医养结合纳入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保障我国医养结合制度的顺利实施,规范医养结合市场的运行,使医养结合的各主体机构的权益能得到法律的庇护。

2.强化政府职责、协同推进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也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这两个领域的跨界合作,推进这项制度的建立,其政策的协调方面和制度完善的方面具有很大的难度。因而,政府在建立医养结合发展进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政府的职责,要做到不缺位,但是强化职责不等于可以越位。这也是政府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政府必须做好自己的角色。

3.强“医养结合”养老的人才队伍建设

无论是在养老行业还是在医疗行业,人才的缺乏是限制行业发展的问题。在目前,我国在老年医疗、护理、康复机构方面,存在着从业人员数量上不足、人才质量上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不能满足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的,人才和市场供需失衡突出。

因此,长远的角度考虑,我国亟需从现在开始,应在高校(特别是医学院)中增设一些与老年相关的护理专业,平常培训的过程中增加老年护理的专业训练,还要充分利用高职高专、中专等职业教育的体系,加大对老年人职业教育、老年护理学科和培训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和拓展人才的培养来源,不仅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照护人员,还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

[1]曹婷.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

[2]龙颖毅.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障碍及消减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

[3]陈淑娜.青岛市城市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4]张慧雯.养老社区共生型合作供给模式构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5]张春芳.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投资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6]费秦茹.合肥市公立医院推进医养结合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5

刘舒(1990.6—),女,蒙古族,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4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医养筹资
医养当兴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