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人本意蕴”的现代价值

2016-11-26李双印苏丽亚李润杰

长江丛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世界历史现代价值

李双印 苏丽亚 李润杰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人本意蕴”的现代价值

李双印 苏丽亚 李润杰

【摘 要】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人学立场、四大人学维度、人的发展和现代人本价值的视角出发,进一步廓清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的人本意蕴,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时代化、全球化、大众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世界历史 人本意蕴 现代价值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人学立场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马克思提出人的实践和历史发展是有机结合的,在历史和人的关系中明确了其人学立场。由此出发,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分别论述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取代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使命和作用。马克思在《经济学笔记》中提出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一过程,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从人学立场的角度划分为三种历时形态,即人的依赖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类社会阶段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共产主义只有融入世界历史的进程当中,所有国家民族都被卷入国际性的交流合作中之后,它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才能得到保留,精神财富才能得到弘扬。”[1]世界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结果,其发展必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

马克思在说明了人类创造世界历史的一般之后,对于其特殊存在和发展的方式进行了探索。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理论,设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从“民族的历史”向“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转变的向度和途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事实,突出强调了两极性的世界分工和文明的相互借鉴,从而形成了历史发展的跳跃性机制,为中国这样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2]在此过程中,马克思始终本着减轻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的人学立场,探讨如何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人的解放和发展阶段。无论是东方社会落后的俄国、中国、印度,还是欧洲的英、法、德等发达国家,都在经历着人对物的依赖和物对人的奴役导致的人的异化,忍受着从肉体到精神的巨大痛苦。即使作为剥削者的资本家阶层,也难逃拼命赚钱最终“累死”的异化生存境况。因此,马克思提出世界历史发展的理论,其目的就是要消除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人学维度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从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人”出发,将人的异化、自由和解放,看成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和价值标准。马克思在唯物的阐释世界历史理论时,始终本着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降低和减轻人类的灾难的原则,寻求早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以此为基础,从人学主体论、目的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的角度,阐释其世界历史理论的人学维度。

世界历史的主体性维度。马克思从推动世界交往主体的视角出发,对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创造世界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类本质”进行批判,还原了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对世界历史的形成和推动作用。“马克思人学在实践的论域内实现着需要和对象化的理论诉求。因为对象世界是人的需要和人的实践的确证,人是在对象世界中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身的需要的。”因此,马克思肯定了作为现实个人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合力作用,对于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世界历史的目的性维度。马克思以世界历史的存在和发展为切入点,明确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实践具有内在一致性,世界历史是人类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走出人类异化依赖于社会分工和国际交往的普遍发展,逐步消除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世界现状,从民族的地域性的社会主义走向全球化的共产主义,实现真正的世界历史目的,实现人完全的全面发展。

世界历史的实践性维度。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世界历史产生、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人学通过实践把握人的生存,实现了人学的革命性变革,使人学找回了具有双重生命本性的现实的人和由人参与开拓的现实生活世界。”世界历史是人的历史,更是人类改造自然界为我所用的历史,是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也是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了世界交往进一步深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实现了世界地域性历史向全球共同史的转变。

世界历史的价值性维度。世界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共产主义意识的觉醒,明确了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就是通过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进而实现社会共同体的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始终。马克思人学价值观实质上是从人的个性发展出发,力图解决人在现实社会中所出现的异化问题,实现人权,解放人,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个人的异化状态的消除,必须是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制度改革,逐步消除社会分工、私有制和地域性限制,使人真正地实现全面普遍的类本质回归,实现人类社会从必然走向自由的共产主义价值理想。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人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目的诉求、根本要求和评价标准。人本视域下的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立场、发展向度和价值诉求,就是把人看成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和成果享有者,实现发展是人的物质实践创造。在物质创造中,不断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实践,不断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解决,促使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相互适应,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保障。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发展就是要彻底实现人的发展,实现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必然被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所取代。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通过阐释世界历史的前史,描述了人类历史发展从孤立的、地域性的单线发展,为人类历史进入整体化、多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世界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大工业共同催生了世界交往的愿景,形成了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东方发展中国家为边缘的世界格局,展现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历史发展轨迹。

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初期的殖民侵略和旧式帝国主义扩张的失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张资本主义的全球一体化,推行美国的“人权高于主权”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帝国主义控制策略和手段。美国用政治高压、经济技术控制和军事打击的手段,使全球各国接受其价值标准,成为其盘剥的附庸。与此相对应,“反中心主义”的发展中各国,主张世界历史发展全球整体化、多极化,认为民族的、地域的发展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现实和发展意愿、自由选择发展方式,彼此尊重、互相包容、合作共赢,共同进步。

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对于世界历史的前史来说是进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资本因为追求剩余价值,大搞效率崇拜,使得剥削变得无所不用其极,人被符号化、工具化,成为机器的部件和生产过程的环节,完全与人实现自由自觉地本质相违背,人成了物的奴隶,被万物商品化所奴役。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不得不说自己“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更加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消除人被物异化的状态,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须经过无产阶级革命、生产资料公有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实践,“在这样的社会里,社会的每一进步都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从前那种以牺牲人的代价换得历史进步的局面最终地结束了”, 彻底实现共产主义全球整体化视域下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人本价值

首先,认清我国的最大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设想的实践和发展,虽然在设想的实现途径和发展方式方面超出了马克思的逻辑推理范围,但是却是对这种设想的实践和丰富。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底子薄、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少。我国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就必须以现实国情为基础,凝聚人心和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其次,走绿色、低代价发展之路,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合理的代价补偿机制。我国虽然经过改革开放GDP世界第二位,但是人均水平不高。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政治制度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文化水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攻坚难度越来越大,人的发展愿景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难以弥合。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技术含量低,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高排放,造成没有能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在全球整体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发展必须走高效率、绿色低碳的环保模式,兼顾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问题,建立建构合理的社会发展代价补偿机制。

再次,探寻全球化语境下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出路,关键是在全球化实践过程中实现人的现代化,拓展人的全面发展的世界视域。我国实现现代化,须是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成为普遍的历史情况下,才能是社会基本矛盾从民族性、地域性向世界性转换,最终实现人类一体化。这需要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以人的创造性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为衡量尺度,以现实中的个人对于整个世界的掌握程度为评价标准。马克思认为“只有将‘世界历史’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前提,共产主义才能具有普遍的逻辑合理性。”我国的改革必须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的现代化为根本,以世界历史的人本视野,寻求世界定位和世界交往的方式和途径,促进现阶段的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在全球整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以“中国梦”为统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共识。我国的世界历史进程,必须通过我国原生态的精神文化动力和民族共同的发展诉求来推动和实现。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直接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化动力和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屈辱历史,我们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中扮演着被欺侮、被奴役的角色。没有谁比我们更加深刻体会过这种濒临亡国灭种的感受,也没有谁比我们更加迫切的需要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不仅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共同诉求,更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发自内心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全体社会成员团结奋斗”,用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凝聚民心,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能够为我们国家改革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推动我国社会更好、更快、更优的科学发展,成为引领世界历史前进的开拓者。

五、结语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人本意蕴的现代价值,能够深化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世界历史定位,引导社会大众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合理性;探寻全球化语境下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出路,探索如何在全球化实践过程中实现人的现代化;拓展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视域,在发展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实现其现代化、时代化、全球化、大众化。

参考文献:

[1]倪娜.世界历史视阈的转换——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全球化的哲学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0(6):30~33.

[2]詹洪波.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全球化的相关问题[J].前沿,2009(13):6~8.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作者简介:李双印(1979-),男,河北雄县人,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苏丽亚(1980-),女,河南许昌人,法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资本主义非形态化的新变化研究;李润杰,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市级社科规划一般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140705。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现代价值
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左翼力量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几点思考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廉政思想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考
乌托邦思想、工程及其命运
全球化背景下中原华商文化的现代价值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解读中国道路的普遍性意义